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 宁王
    此时,cALt还不是后世上市后的宁王。

    没有被各路产业资本、产业基金疯狂追捧、疯狂造富。

    各路资本顶多知道有一家叫cALt的电池企业。

    没有伸手摘桃子的欲望。

    目前,cALt还不是桃子,它只是补贴政策催生出来的1\/1500。

    09年1月,“十城千辆”项目启动。

    1个月后,监管层公布补贴标准:

    混动最高5万\/辆;

    纯电最高6万\/辆;

    10米以上的混动和纯电公交享受42万-50万\/辆的优惠。

    这样大力度的补贴政策,前所未有。

    正是这样的巨额补贴政策,激发了人性贪婪,引发了疯狂投资,导致市场资源错配。

    因为电池是电动车最为核心的零部件,政策实施短短一年,市场冒出1500多家锂电企业。

    这1500多家企业,今天吹嘘研发出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破除了国外垄断;

    明天宣布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引领技术风向……

    而实质,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到土地和低息贷款的空壳公司。

    “cALt想在技术研发上继续积累和深耕,资金上有缺口。乐子,有兴趣吗?”江志诚问。

    “曾总,你们公司想赌三元锂电池?”常乐问曾玉群。

    “是的。”曾玉群点头:

    “虽然当前国内磷酸铁锂是主流,但我们认为三元锂电池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在技术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技术是向上的,我们想往这个方向发力。”

    曾玉群把研发大体思路向常乐说了一遍。

    涉及到专业技术领域,免不了大量专业术语,常乐听不太懂,但是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

    当前,动力电池已经明确了两条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前者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循环寿命长,但是能量密度低。

    这条技术线路,国内大部分企业涉及,有一定技术积累,所以在国内是主流。

    后者工艺不够完善,成本高、循环寿命短、安全性有欠缺。

    但是能量密度高,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北美3m公司、阿贡实验室,荷兰优美科,德国巴斯夫等企业和机构手里。

    这些企业机构又将专利授权给中游的松下、LG化学和三星SdI等日、韩企业,形成实质上的技术垄断。

    当前,也就是2013年,国内在三元锂电池方向,几乎没有技术积累。

    “你需要多少钱?能给多少股份?”常乐听完曾玉群的话,直接了当。

    “常总,10%的股份怎么样?1个亿,太多股份给不了,我们要为下一步融资留下空间。”曾玉群谨慎说道。

    “我就一个要求,ALt那15%的股份必须退出来,由我们承接。”常乐说。

    “……”曾玉群怔住了,委婉说道:

    “常总,ALt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供应商”

    “那是你们的问题。”常乐将话说死:

    “曾总,你应该知道,新能源政策已经上升到国策,政策扶持力度一定力度很大,产生的政策红利不能也不可能被外资拿走。”

    “我只有这一个要求,你如果同意,我可以安排人来签协议。”

    “常总,这么大的事情,我需要回公司组织人研究讨论一下。”曾玉群拿不定主意。

    “没有问题,我可以等你答复。不过,我明天就回江州了。”常乐说。

    “常总,我晚上就给您答复。”曾玉群不想把时间拖太长,免得夜长梦多。

    “行!”

    “江书记,谢谢您的关心,我现在要回公司一趟。”曾玉群说对江志诚说。

    “好,你去吧。曾总,不要考虑我的因素,我只是搭个桥,怎么有利于企业就怎么来。”江志诚说。

    “明白!”曾玉群点头。

    曾玉群离开后,江志诚对常乐说:

    “乐子,本来我想晚点再和你说这件事,但是下午我要下市州调研,几天后才回来。而你们明天就要回江州……”

    “没事,爸,我还要谢谢您,介绍这么好的公司给我们。”常乐说:

    “我们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已有布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缺少下游产业端。”

    “cALt这家公司,我很看好,有技术背景、有技术野心,有可能的话,还是非常愿意投资的。”常乐说。

    “那就好,其实我个人也非常看好这家公司,自从经你介绍后,我经常会去调研。”江志诚说:

    “每次调研,这家公司都能给我带来不小惊喜。”

    “所以,我非常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你们的资金护持,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发展。”

    “东海,虽然地处沿海,但是相对于其他沿海省份,能拿得出手的民营企业还是不多。”

    “前提还是他们能够答应我们的要求。”常乐说。

    “15%的股份应该无伤大雅吧。”江志诚说。

    “爸,一般情况确实无伤大雅。”常乐说:

    “但是新能源领域,监管层政策扶持力度会越来越大。”

    “一旦我们入股cALt,他们就会成为我们布局的重要一环,所以ALt这颗钉子必须拔出来。”

    ……

    晚上,曾玉群赶回海州,在一家大排档和常乐见面。

    他脸色有些疲惫,想来决策比较艰难。

    “常总,已经没有问题了。”

    “好,稍等一下。我介绍一个合作伙伴过来,给你认识。”常乐把刚刚结束酒局的郑鹏叫了过来。

    曾玉群几乎第一眼就认出了郑鹏:“您是复兴资本的郑总?”

    郑鹏在业界名气比较大。

    主要原因是,复兴资本创立以来,不断投资并加仓白酒类股票。

    凡是在市面上有点名气的白酒,从国酒、五粮、水井坊,到酒鬼、泸州、古井贡,几乎投了一个遍。

    而且一旦持有,无论涨跌、纹丝不动。

    正因与此,复兴资本被业界冠以酒业资本的名号。

    即便,今年国酒因为业绩下滑、监管加强,股价几乎腰斩,复兴资本逆势而行,强势加仓,视亏损于无物。

    郑鹏还多次在媒体上唱多白酒股,宣称白酒股任何时候都是底部区域,买入就是抄底。

    这种言行一致的投资人,深得白酒企业管理层的欢迎。

    郑鹏因此成为数十家白酒企业的座上宾,买原浆酒、年份酒那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