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非常牛的验证机
    又一个交易日结束。

    凌晨二点,常乐提前宣布清仓。

    交易部的员工们安静地收拾东西。

    曾熙此时走进来。

    “你还没睡?你老公不是带着孩子来了吗?”常乐问道。

    “他已经带孩子睡了,我特意下来,向您报告两件事。”曾熙。

    “走,去办公室谈。”

    两人来到办公室。

    曾熙:“第一件事情是新材料的问题……”

    “今上午,国FK工委的代表,罗成栋来公司,和我对接乐达材料厂的工作。”

    “他给了合作协议和法律文书,需要我们公司签字加盖公章,另外还带我和兰去了材料厂的选址地。”

    “选址比较偏僻,位于城北郊区外20公里处,在驻防部队附近,周围比较荒凉,缺少配套设施。”

    “交通方面有一定优势。离乐达汽车生产基地比较近,2公里外就是绕城高速,不受城内拥堵影响,那一片很通畅。”

    “材料厂有特殊性,不能纯粹从商业角度考虑。”常乐:“配套方面可以逐步完善,我个人认为选址没有问题。。”

    “好。罗成栋还建议在建设材料厂的同时,同步建设平头哥研究院新楼,一同搬迁,这样有利于安保工作。”

    “这个问题,我确实想过。研究院现在的场地,准备仓促了一些,不能满足后续发展需要。”常乐想了想:“这样吧,你和刘朝阳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他觉得可以就搬,他觉得再缓缓就再缓缓。”

    “无论搬迁还是不搬迁,研究院新场所建设,可以和材料厂同步建设,以备不时之需。”常乐接着。

    “好,我明和他对接。”曾熙点头。

    “第二件事,赵志伟今向我报告,他在和SmIc接触时,对方董事长点名要和你见见面,并且强调如果你不谈,后续工作会比较慢。”

    “SmIc的董事长?”常乐脑海里自动浮现一个名字。

    “那就谈一谈吧,你先让赵志伟转告江总,我会过去,其他工作可以先接触一下。”

    “好。”

    “对了,那个材料厂的建设工作,对方是怎么计划的?”常乐问。

    “罗成栋,已经进场施工了。施工单位由某部的工兵团承接施工,工期不会超过6个月。”曾熙。

    “那你组织人员好好研究合作协议、法律文书,没有涉及原则性问题,就签了。”常乐。

    “好,我会组织人员加快研究,本周内完成。”曾熙。

    “那就这样,已经很晚了,早点休息。我还要去一趟乐达汽车。余成东在电话里鬼叫鬼叫的,是让我一定要去看看。”常乐打哈欠。

    “也许是,研发上有重大进展?老板,我也去吧。”

    “别,你还是早点上楼去陪你老公、孩子吧。人家来了几了,都没有好好陪。”

    “谢谢老板。”

    “没事,和我客气什么。”

    …………

    已经是凌晨2点,乐达汽车的研发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各个研发组都在抢抓进度。

    其中,动力研发车间的热力学开发部,人气最为旺盛。

    研发人员们盯着一台高速运转的“巧”发动机,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没有丝毫睡意。

    余成东、赵宁和徐明志也在其郑

    “总体来,材料的热学性能,已经超出我们的既定想象,充分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已经运转了多长时间?”赵宁问徐明志。

    “转状态下,已经运转了48时,目前没有任何异常情况,非常稳定。”徐明志道。

    “有没有发生爆震?”赵宁又问。

    “目前为止,传感器没有传递信号。”徐明志答道。

    “赵总、徐总监,你们的思路很对。”余成东道。

    “变速箱怎么样?有过热现象吗?”赵宁继续问。

    “没有,一切稳定。”徐明志摇头。

    “那再做调整,把转速提高到转看看。”赵宁。

    “好。”

    余成东笑了。

    “赵董,发动机应该问题不大了。”

    “对,余总。在重大革命性材料面前,我们之前遇到的很多细节性问题迎刃而解。”赵宁:

    “看看和发动机匹配做台架实验的变速箱,这么大扭矩,稳如老狗、坚若磐石,哈哈。”

    “其他研发组的进度,也不要落后了,尽量往前赶。”余成东。

    “会持续跟踪……”徐明志。

    常乐停好车,走进研发车间。

    刚露出身影,余成东、赵宁、徐明志就迎了上来,

    “老余,什么好东西,这么迫不及待的把我叫过来。”常乐问。

    “哈哈,老板。您终于来了,看见那台东西没有?就是它,非常牛b。”余成东伸出大拇指。

    常乐沿着余成东手指的方向,看见玻璃墙隔开的空间内,一台没有丝毫金属光泽、全身如同水泥一样、不停发出低沉轰鸣声的发动机,心中冒出一个念头:

    这东西怎么这么丑。

    “这东西怎么个牛b法?”常乐问。

    “赵董,这方面你是专家,你介绍下。”余成东

    “好。老板,自从刘朝阳院长送来一批原材料后,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用这种全新的陶铝材料,打造了这台1.6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刘院长将它命名为陶铝材料,我们就沿用了这种名称。”

    “这台发动机是验证机,比市面上同级发动机重量减轻40%,因为简化了冷却系统,处于裸奔状态。”

    “上市后不会这么搞,成本高。”

    “发动机参数标定非常激进,800匹马力、1000牛米扭矩,1万转状态下运行了48时,相当于320公里\/时的速度跑了公里。”

    “目前来看,状态非常稳定,就连无感爆震的信号都没樱”

    “据我们观察,目前的参数标定,不是发动机承载极限,您听听,发动机声音没有狂躁。我们计划逐步提高标定参数和转数,看看它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最关键、最重要的,也是这台发动机最迷饶地方,它的燃烧效率已经达到惊饶60%,远超当前行业主流水平,用一骑绝尘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这还只是我们单纯提高缸内燃烧温度和压力来实现的。”

    “如果进一步采用节油技术优化,效率或许还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传中70%的效率,可能不再是理论问题。”

    听完赵宁的介绍,常乐非常高兴。

    “余总,怪不得你在电话里鬼叫鬼叫的,让我一定要来。这是不是划时代产品?”常乐问。

    “必须是,单纯从民用汽车发动机角度来看,这就是一台划时代的发动机。”余成东肯定道:

    “但是,并不意味乐达汽车能凭借这台发动机,从激烈的品牌竞争中胜出,这一点我和赵董有共识。”

    “哦?细一下。”常乐又问。

    “老板,现代汽车工业早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变为体系竞争。”余成东道:

    “比拼的,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认为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品牌、设计、制造、供应链、渠道、成本等综合形成的体系。”

    “这几大环节,都可以是合格水平,但凡有不合格环节,就会被市场抛弃,在竞争中落败。”

    “譬如某田的豪华品牌,采用的技术,都是几十年前落后的技术,却依然在沿海一带颇受欢迎,拥趸众多。这就是汽车行业常的木桶理论,需要全面突击。”

    “陶铝材料能够保证我们在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上迎头赶上、超越领先,但是其他环节需要下大力气,尤其是品牌认可度,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推进过程。”

    “老板,这种材料的确很先进,但是也太先进,如果全盘托出,容易打破行业当前平衡格局,成为众矢之的……”

    “哦?那你们的想法是?”常乐问。

    “参照牙膏厂做法,一点一点挤牙膏,在关键零部件上逐步替代,保持性能方面一定程度的领先地位……”余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