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章 分红
    对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给刷成博士,张志鹏还是比较满意的。</br>他微笑着说:“志鹏听从老师的一切安排!”</br>郑敬之笑着点点头说道:“这个书稿你再拿回去看看还有没有修改完善的地方。”</br>“我这边呢,跟校长说一下,跟学校出版社那边打个招呼,争取能够在春节之前就把你这本书给出版了。”</br>张志鹏拿着自己的书稿回去再做修改完善。</br>而郑敬之则是去跟校长董浩明商量了一下。</br>董浩明听完郑敬之的讲述,欣喜地说道:“博士论文就能写到这样的高度,实在令人惊叹!”</br>“我跟学校出版社那边打个招呼,等志鹏同志把他的专著修改完善之后,马上就把他这本书给出版了!”</br>“嗯!以后,咱们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学生,都要把它当做一门课来学!”</br>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志鹏的第一本专著就开始走出版的流程。</br>西工大出版社将这本书列为了开年最重要的学术专著出版计划。</br>到1992年的1月下旬,张志鹏的这本《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专著就被印刷出版了。</br>首印只有3千册。因为学术专著终究只是一个小众的书籍,看的人不多。</br>首印3千已经不能算少了。</br>这本书出版之后,校长董浩明就先拿到手了一本。</br>他认真地阅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十分的感慨:不愧是天才之作啊!</br>这书好好学一学,是绝对有很大收益的!</br>于是,董浩明就让自己的秘书钱一舟从出版社要了几十本,他将这些书邮寄给了航空工业领域的一些大家名家。</br>其中自然是包括不少著名理工科大学的教授以及系主任的。</br>国防七子的相关专业的名教授名专家人手都要寄一本。</br>董浩明这是要显摆一下。</br>本校出了这样一个天才,写了这样一本好书,不能独乐乐,还是要众乐乐才成。</br>董浩明也希望其他学校能够把这本书当成教材来用。</br>不过,为了保护张志鹏的身份起见,这本书仍然是用了张志鹏的化名“龙长志”。</br>哈工大航天学院,院长张友松的办公室。</br>张友松刚刚接到了老友董浩明寄来的一本书。</br>张友松拆开了包裹,包裹里除了一本书之外,还有一封信。</br>董浩明在信里告诉张友松,这本书是本校一位青年天才撰写的博士论文,书写得非常的好,内容扎实,实践应用性很强。</br>董浩明希望张友松好好读读,如果觉得本书还不错的,可以在哈工大尝试着推广当教材使用。</br>张友松看完信,他拿起了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br>书名就很是吸引了张友松:《战机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br>这个书名可就太大了点儿。</br>而且,不太可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br>一般而言,博士论文不会选这么大的选题做文章。</br>张友松心想,老董这是有王婆卖瓜之嫌疑啊!</br>一个学生,能把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给搞透彻吗?</br>他还是尝试着开始读这本书。</br>张友松这么一读啊,他就被这本书给吸引了。</br>他感到非常的震撼。</br>因为,这个专著它内容非常的新颖,提出了不少的新而有说服力的理论。</br>这真是一个博士生写的?</br>张友松很是有点儿疑惑。</br>他开始全身心地阅读这本书。</br>他花了三天时间,把这本书给粗略看了一遍。</br>看完之后,张友松合上书本,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真的是天才之作啊!</br>早就听说西工大的郑敬之团队攻克了铼单晶叶片的批量制造难关。</br>看来,这位年轻的博士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br>这本专著,的确是写得非常好!</br>已经是超过绝大多数的航空领域专家教授的水准了!</br>张友松心想,用这本书来当教材,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br>真是羡慕人啊!</br>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没出在我们哈工大呢?</br>张友松抓起了办公室桌子上的电话机。</br>他开始给董浩明打电话。</br>此时,在他办公室的窗外,大雪正在纷纷扬扬飞舞落下。</br>电话打通了。</br>是董浩明本人亲自接的电话。</br>张友松向董浩明表达了祝贺:“老董啊!祝贺你呀!伱们学校又培养出来一个天才啊!”</br>董浩明笑道:“谢谢!老张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书了吧?”</br>张友松笑道:“我都看完了。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br>“你在信里说得没错,这本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的确是写得太好了。”</br>“简直是无以复加的好!”</br>“非常适合当教材!”</br>“而我们也已经决定,把这本书作为我们相关专业所有大二学生的教材来使用!”</br>“当然,其实它更适合研究生的课程!”</br>“这样吧,你给我们先印个3000册吧……”</br>就这么地,董浩明又成功地让哈工大把张志鹏的这本专著当成了教材。</br>为啥加了一个“又”字呢?</br>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南航、北航等学校都已经做了回馈,都觉得这本专著非常适合当教材,所以,他们决定要把这本书当做教材。</br>因此,张志鹏的这部博士论文专著《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刚刚出版印刷,就连续加印了两次。</br>总印数达到了3万册!</br>这对于一本学术专著来说,是真的相当成功了。</br>而在董浩明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张志鹏这本书的同时,张志鹏也接受了一次秘密的博士论文答辩。</br>他顺利地通过了答辩拿到了博士论文,就此博士毕业了。</br>张志鹏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董浩明跟张志鹏谈了一次话。</br>他笑着说:“志鹏同志,你的博士论文这次可算是大获成功了啊!”</br>“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是有十多个学校准备把你的这本专著当教材使用了,学校出版社高兴坏了,之前的时候,他们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一本学术专著,短时间里印数达到了3万册之多。”</br>张志鹏微笑着说道:“能为学校争光,我很高兴。”</br>董浩明说:“谢谢你给咱们学校争得了这么多的光彩和利益!”</br>“我是真没想到,龙芯公司竟然在过去的一年盈利达到了5个多亿,这也太厉害了!就按照志鹏你定的分红比例,拿出2个亿出来分红。”</br>“咱们学校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竟然也能分到4千万啊!这对咱们学校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br>龙芯公司在过去的1991年可谓是十分的红火,它生产的芯片畅销全国,营收突破了8个亿,净利润5个多亿!</br>就这个成就,已经在国企序列里属于很牛的存在了。</br>当然,龙芯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算是纯血的国企。</br>因为,张志鹏本人也拥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嘛!</br>张志鹏笑着说道:“校长,以后啊,咱们学校会分到更多的利润!8个多亿的年产值,只是才刚刚开始而已!”</br>董浩明笑道:“我已经很知足了,你知道吗?我们去年拿到的办学经费也不过才3000多万而已!”</br>现在这个时候,各大学的办学经费都还是比较少的。全国范围内,办学经费能超过一个亿的一个也没有。</br>西工大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重点大学,其年办学经费才不过3000来万。</br>也正因此,董浩明对于学校能够分到4000万的利润分红,那真的是满足到不得了。</br>有了这笔钱,学校本来计划却没钱建设的基建项目现在也已经可以上马了。</br>张志鹏笑着说道:“校长,再过几年,等到咱们龙芯公司真正开始迅猛发展的时候,咱们学校很有可能拿到数亿的分红!”</br>“到那个时候,西工大将成为办学经费最高的重点大学!”</br>“我的目标其实也很简单,咱们不能甘于平庸,争取能够成为国内最好的理工科大学!把青华给踩到脚下去!”</br>董浩明听得张志鹏如是说,便摇头笑了起来:“那怎么可能啊?”</br>“青华可是用举国之力在打造的国内顶级大学。咱们跟人家没得比的!”</br>张志鹏笑道:“不要妄自菲薄!”</br>“只要咱们不断地拿出大成果来!咱们学校就有机会得到国家的重视!”</br>“大学还是要靠成果来说话,不是吗?”</br>董浩明笑着说:“那咱们学校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啊!”</br>“希望你继续加油,哦不!希望咱们一起加油,别说胜过青华了,先把长安交大给彻底赢了吧!”</br>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其实,瓜大一直都是力压长安交大一头的。</br>这一点,从办学经费上就可看出端倪。</br>比如,1991年瓜大的办学经费有3300多万,而长安交大只有两千多万,经费差距可是不小。</br>张志鹏笑道:“我觉得校长的这个想法有点儿太保守,哈哈!”</br>“咱们既然要当,那就当国内最好!嗯!甚至是世界最好的理工科大学!”</br>“罗宾、约翰牛家的那些大学,底蕴是有的,但是,你要说它们有多强,我真的不太相信。”</br>董浩明摇了摇头,说:“你这目标太高了,这要是真的成了,那可就太惊人了点!”</br>“志鹏,你现在也是博士毕业了,按照规定,学校可以给你发副教授的聘书,咱们早就说,希望你能带上几节课了,下学期,要不给你安排讲你的那本专著如何?”</br>“也不给你安排太多课,就一周一次课,每次两小时,成吗?到时候,咱们给搞成大课,在阶梯教室里上。”</br>这才是董浩明想要跟张志鹏商量的事情。</br>张志鹏笑着说:“校长安排,我当然会答应。”</br>“您让教务处直接排课就是了。”</br>担负一点教书育人的责任,张志鹏还是很乐意的。</br>毕竟,他也希望能够帮助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br>却说,龙芯公司打的要在1992年初分红两个亿的申请呈送到了赵炳坤那里。</br>一下子分红两个亿,这可不是个小事儿,之前这种事还没有过。</br>龙芯公司属于科工委控股的公司,按理说,赵炳坤可以直接做主批复。</br>但这笔钱数额有点儿巨大,他觉得自己不能擅自做主。</br>所以,他将报告打到了上面领导那儿。</br>这个事情还因此产生了一些争论。</br>反对者认为:分红数额巨大,国家建设现在到处需要资金,这笔钱不应该拿来分红,而是应该变成建设经费。</br>但支持者表示:龙芯公司是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当然是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行事!</br>既然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这个分红就应该进行!</br>不然怎么产生激励作用呢?</br>人家张志鹏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难道要出尔反尔吗?</br>最终,上面领导一锤定音拍板说:“按照之前签署的协议来!绝对不能寒了人心!”</br>这才算是把这次的争论给平息了。</br>赵炳坤接到批复之后,他也马上走了正规的流程,批准了张志鹏要求分红2个亿的申请。</br>按照这个分红标准,科工委一下子也成了盈利的单位了。</br>因为,他们可是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br>这次可以拿到分红8千万之多。</br>赵炳坤挺高兴的。</br>他这个部门,在众多科研单位眼里,就是财神爷。</br>全国各地众多的单位都想从他这儿拿到科研经费。</br>但经费其实是有限的,只能是挑选重点项目支持。</br>非重点直接就放弃了。</br>现在,有了这8千万的分红,又可以增加一些急需解决的科研项目的经费了。</br>赵炳坤很满意。</br>他立刻就给张志鹏打了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张志鹏。</br>张志鹏接到这个电话,他心里一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br>他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跟各股东方说了一下。</br>然后就是分钱了。</br>秦省主要负责同志张修武接到张志鹏的通知,他高兴之余,又有点儿严重的失落。</br>因为,当初安排的可是要给秦省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啊!</br>可张修武当时以省里缺钱为由,只投了一点资金进去,最后,他们只拿到了百分之五的股份。</br>要是他们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一次他们就能分到4千万了!</br>这对秦省来说,算是一大笔资金了。</br>现在倒是好,只能拿到四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万的分红。</br>张修武肠子都悔青了。</br>他跟刘秉越商量:“秉越同志,你说,咱们现在要是补足了当初他们要求的资金,咱们还能不能拿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br>刘秉越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看已经晚了。”</br>“原本决定给咱们的那百分之十五,现在已经变成激励股份了。”</br>“也就是这百分之十五被分给了全体员工,按照贡献的大小,主要的员工都会拿到一点分红股。”</br>张修武一听,就很是失望,也非常的后悔:“唉!当初我这脑子真的是有点儿糊涂了!”</br>“这么一笔好投资,竟然被我给错过去了。”</br>秦省是个穷省,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多。</br>张修武也是天天为钱而发愁。</br>如果能多拿三千万,那会对财政有一个极大的缓解。</br>可现在,后悔也晚了。</br>不过,能拿到一千万的分红,那也是极好的,毕竟,他们当初也就只出了500万的投资。</br>这才一年就回本还大赚了。</br>分红的钱很快就划拨完毕。</br>最高兴的,其实不是张志鹏、科工委、西工大这仨大股东。</br>最高兴的,是龙芯公司的员工。</br>因为,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中有百分之五被分给了龙芯公司的全体员工。</br>剩下的百分之十则留待后来引进的人才再行分配。</br>当然,他们拿到手的股份多寡是按照贡献度、重要程度等来决定的。</br>百分之五的股份分红,也就是一千万了,目前龙芯公司一共有员工三千多人,这就使得哪怕是最底层的员工,他们也能拿到一千来块的股份分红。</br>而像核心员工,股份分红拿得最多的都有五万块了。</br>(本章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