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章 告慰【求追读求数据】
    全部的试车实验活动结束!</br>国产新型ws-10发动机经受住了最严苛的考验,证明它是一款性能卓越而且稳定靠谱的飞机发动机。</br>“天呀!终于成功了!”</br>“太好了!我们终于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新型发动机了!”</br>实验试车的现场,一时间掌声雷动。</br>李瑞海这一刻,突然哭得像个孩子一般,他双膝跪倒在了地上,朝着某个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br>李瑞涵满脸泪水,嘴里说道:“老师,您看到了吗?”</br>“我们成功了!”</br>“我们终于成功了!”</br>“我们华夏人不是孬种!我们也能造出世界顶尖的航发!”</br>张志鹏赶忙问旁边的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br>该同志告诉张志鹏:李瑞海的老师陈冬生曾经主持过国产新型航发的研制工作。</br>那还是在1980年代初期。</br>不过,研究进行了两三年,最终陷入到瓶颈之中,没有进展。</br>后来,新型飞机发动机的研究被叫停了。</br>发动机研究被叫停没两年,陈冬生患上了绝症,没多久就去世了。</br>去世之前,哪怕是在病床上,陈冬生还念叨着新型航发一定要搞出来的事情!</br>他说:“买,买罗宾家的发动机是不靠谱的,它们在未来形势变化之后,必然会卡我们脖子!”</br>“我们如果自己不能研制生产,我们自己的新型发动机,我们的空军战机,想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恐怕是不可能的……”</br>陈冬生的遗愿要求把他的骨灰埋在105所附近的一個山头上。</br>他要亲眼看到国产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成功的那一天!</br>而李瑞海其实就是继承了陈冬生的遗志,这才发誓一定要把国产新型航发给搞出来!</br>这个故事,张志鹏自然是之前还从没听过的。</br>他听了之后十分的感动。</br>他来到李瑞海的身旁,将李瑞海扶了起来,说道:“李老师,陈老师一定看到了咱们现在的成功!”</br>“他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br>李瑞海擦了一下眼中的泪水,说道:“原来志鹏同志也听过我老师的事情。”</br>张志鹏说:“刚刚才听说。”</br>“哎!真不容易啊!”</br>“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受过太多的挫折。”</br>“这些挫折,有很多是不应该发生的。”</br>“李老师,陈老师那一代人,不容易呀!”</br>“要不,我陪您到陈老师墓前祭拜一番,如何?”</br>李瑞海很是感动地说:“谢谢你,志鹏同志!”</br>“如果不是你,我老师的遗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br>“如果我老师看到,今日之华夏有你这样的青年俊彦,他九泉之下也会高兴得合不拢嘴的。”</br>张志鹏就陪着李瑞海去了一趟陈冬生的墓前。</br>这个墓就修建在俯瞰105所的一面山坡上。</br>山坡向阳。</br>这里有松柏长青,有芳草萋萋。</br>有无名的野花在墓前开得烂漫。</br>“老师去世之前还在叮嘱我,罗宾这个国家不可信。”</br>“整个蜥方都是不可信的!唯有自力更生才能让我们更强大!现在看来,老人家的眼光看得不可谓不精准。”</br>张志鹏将手中的一束花儿放在墓前,用手清理着一些不和谐的杂草,说道:“是啊!陈老师这样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为国家为人民考虑的智者!”</br>“我们绝对不能再被某些买办耽搁国家的前途了!”</br>其实,就算是在如今这个时候,买办思想在某些人的身上仍然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br>那些买办,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却要出卖一个民族的未来!</br>这些人罪不可恕!</br>张志鹏看着墓碑上的陈冬生的遗照,深深地鞠了四个躬。</br>他心里默默地说:“陈冬生同志,您安息吧!”</br>“如今,您的遗愿已经被我们完成了!”</br>国产新型飞机发动机通过全方位的试车,研制成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所有高层那里。</br>赵炳坤和乔冠元第一时间就又重新赶到了105所。</br>赵炳坤看完了所有飞机发动机试车报告之后,一脸欣慰地说道:“好!只看这个报告的话,这台发动机的性能已经是超过了罗宾现役的f16战机发动机的性能啊!”</br>“这真的是个好消息!”</br>“宋立坤同志,发动机现在已经是造出来了,你的第一架歼十试验机什么时候能够组装出来?”</br>宋立坤马上笑着说道:“一个月内可以组装完毕!”</br>“保证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可以开始试飞!”</br>赵炳坤点点头说道:“很好!希望你那边能够抓点紧!”</br>“我希望咱们的歼十能够尽快实现量产并装备部队!”</br>“如今,罗宾在南边咄咄逼人,我们的空军应付乏力!”</br>“咱们不能再等待了!”</br>宋立坤一脸严肃地说道:“只要发动机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在最多一年之后就开始批量交付第三代战机!”</br>赵炳坤点点头,说道:“都抓紧时间吧!”</br>赵炳坤又转头看向张志鹏说:“志鹏同志,你们那边,铼单晶叶片也要加快生产的速度!”</br>“争取能够在飞机开始批量生产的时候不影响进度!”</br>张志鹏一挺胸说道:“放心!我们的生产正在稳步进行,一天生产两台发动机所需要的单晶叶片完全没有问题!”</br>赵炳坤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伱做事,我还是很放心的!”</br>“除了铼单晶叶片之外,你这边还要抓紧时间按照航空工业那边的要求,设计全新的空射导弹所需要的芯片啊!”</br>“咱们的第三代战机研制出来之后,那新型导弹的研究也要跟上来了。”</br>目前兔子最主流的空空导弹是霹雳-3,这款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1公里多,射程有点儿近,另外,制导系统也有点儿老了,采用的是被动红外制导,这种制导模式很容易被干扰,所以,属于落后的导弹。</br>而要研制新型的导弹,就需要全新的微处理芯片。</br>这又是张志鹏的任务。</br>张志鹏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问题!”</br>“我觉得,我甚至可以自己参与导弹的设计和研发,跟航空工业那边结合一下,这样能保证导弹的系统控制工程能够更合理更科学。”</br>赵炳坤笑道:“也可以!”</br>“反正我是忖出来了,你学习能力超级强大,学东西也快,学会了还能举一反三!”</br>“咱们目前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你这样的人才!”</br>“回头,你到京城来一趟,我介绍你认识霹雳系列导弹的总工程师钱伟峰同志!”</br>张志鹏笑着说:“好!我也跟着导弹专家学习一下,看看能不能为咱们国家制造更厉害的大杀器出一份力!”</br>至此,第三代战机的发动机、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问题都解决掉了。</br>第三代战机的生产、试飞已经是提上了日程!</br>试飞只要大获成功,空军方面验收满意之后,就将进入到量产阶段。</br>张志鹏在1991年的11月中旬,终于又回到了久违的长安。</br>他离开的时候,是夏末,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秋。</br>ps:今天更新完毕,推荐票再有240张加更,月票再有110来张加更,摆碗求数据了,走过路过的大佬支持一下小作者吧,抱拳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