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留学生
    在京大的留学生已经有上千人,郝强的英语基础很好,但是英语口语不太好,这也是国人学习英语的通病,书面哑巴英语比较常见,郝强随然词汇量和书面表达都没有问题,口语缺乏实际交流语境,也就是口头跟不上语言表达需求。

    这和他学习日语恰恰相反,日语学习郝强是从杨兰对话练习的兴趣出发,从口语到文字,所以交流对话反而最强。

    因此,本学期开始,郝强非常主动地创造机会到英语角,希望能够与其他留学生交朋友。

    郝强充满期待地走进英语角,他的主要目的是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提升自己英语口语水平,这也是拓展视野的好机会,能让他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

    郝强发现很多国人在面对外国人时,都有着很矛盾的心理。他们既有些自卑,又充满好奇。这种心理的矛盾,让他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显得有些拘谨和不自在。有些人害怕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会被外国人嘲笑;有些人则担心自己的文化背景与外国人不同,会产生理解偏差,造成误解。

    郝强他观察到英语很流利的一位外国朋友,对方口齿清晰,也特意放慢语速,照顾到英语角的观众,正在讲一个好玩的故事。他手舞足蹈,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围观同学们都能更好地理解。

    很多人主要在听,怯于开口,郝强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打破这种心理障碍。他主动向一位旁边的留学生打招呼,看样子这位留学生与讲故事的那位是一起过来的。

    郝强先问好,然后用英语介绍自己。郝强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那位留学生也友好地回应了他,并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国家。两人开始聊起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郝强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尴尬,反而感到很轻松和愉快。

    随着交流的深入,郝强发现那位留学生也有着和他类似的想法和感受。留学生们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也想努力尝试,通过和中国同学交朋友,以便更加了解中国。

    他们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学习生活,并互相鼓励和支持。郝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跨国友谊和坦诚交流,他明白,国籍和文化的差异并不会成为交流和友谊的障碍,只要有一颗开放和包容的心。

    在英语角的交流中,郝强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还结交到两位来自英国的朋友。他第一个交流对象名字叫史蒂芬,讲故事的那位叫杰森,后面也加入了聊天。

    郝强明白,只有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真正地了解和融入这个多元的世界。将来出国的机会肯定很多,他希望自己还在国内的时候,就能通过与外国人的交往,提前适应国外生活的语言交流节奏。

    郝强深知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不易,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他也希望能够通过交流和互动,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从此,郝强通过杰森和史蒂芬的引荐,经常参加各种留学生聚会和活动,用英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经历。他的英语口语进步很大,很快就变得流利而自然,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和亲切。

    此外,郝强也非常注重与留学生们的文化交流。他喜欢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传统,通过与留学生们的交流,他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文化知识和传统习俗。他也会主动向留学生们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熟悉之后,杰森和史蒂芬还受到郝强邀请,周末一起去了郝强石鼓胡同四合院的家,谢云招待他们吃了顿水饺,两个洋学生高兴地学习包饺子,学习中文,”谢妈妈!”郝强翻译“谢”就是他们的“thank you”和“thanks”,他们就称呼谢云“thanksmum\"。

    在他俩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跟着郝强去做客,郝强的自信和友好感染了许多留学生,他们感觉和郝强交流很舒服,没有那种拿他们当作外国人的疏离,纷纷与他成为朋友。

    郝强当然不会让他们感到优越感了,自己百亿级别的隐藏大富豪,说出来能吓死他们,都是来自国外的普通人,吃吃喝喝就当扶贫呗!

    谢云从一开始见到外国人的拘谨,几个月后随着见到来家做客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白的黑的黄的都有,也就见怪不怪了,熟悉了之后不神秘了,都是跟着自己学包饺子的学徒,和他们也学了些怪模怪样发音的外国话。记不清外国人的名字,谢云就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喊史蒂芬“小史”,杰森为“小杰”,入乡随俗,他们答应的很爽快。

    不管是不是英语为母语,留学生都以英语进行交流,郝强的英语水平也在与留学生们的交流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同时也开阔了他的视野和思维。

    遇到日本留学生,郝强也会用日语交流,地道的日语让对方赞叹不已,郝强也有些自得,都是杨老师的功劳啊!

    郝强通过一段时间与留学生打交道,深刻地体会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还可以拓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