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7章 观棋不语
    坐在一旁的丁绍道:“这俩孩子下棋可比我厉害多了,老爷子的棋艺可不得了,本来我坐在这里想给指导两下,看了五分钟发现完全没有我发挥的余地。”

    小宏移动棋子后不紧不慢道:“观棋不语真君子。”

    “小小年纪还挺有原则。”

    “丁爷爷和我们说的,牢牢记在心里呢。”

    丁老爷子欣慰的点点头。

    俩孩子聪明的不得了。

    李明清站在一旁没说话,一直等这盘棋局结束。

    孙佳雪则在厨房和陈念唠嗑。

    “上班第一天怎么样?”

    “挺好的,明清在供销社和我一块,不难。”

    “你别插手了,我一个人干就行。对了,我听说过两天明清去沪市,你自己一个人在家忙不过来就带孩子来家里吃饭。”

    “谢谢嫂子,想着让我娘忙完秋收过来住两天。”

    “那也行。”

    小宏在客厅喊道:“妈妈,回家啦。”

    陈念和孙佳雪一块出来。

    “着什么急啊,留在家里吃饭吧。”

    “嫂子我们先回去了,早晨的饭菜还剩下,再不吃明天就坏了。”

    “你俩快把苹果拎回去,一个得有半斤,指定不便宜,比供销社卖的大,也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丁绍说完把桌子上的苹果递给李明清。

    “村里什么都有,我家里还有不少,给大爷吃的。”

    李明清没接,和孙佳雪带着兄弟俩回去。

    没过一会儿妞妞也放学回来。

    “爸爸,我考试的成绩出来了,第一名。”

    “真棒,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妞妞高兴道:“西红柿炒鸡蛋。”

    “好嘞,回家吧。”

    小宏和小哲夸赞道:“姐姐真厉害,以后我们也要考第一名。”

    “好啊,等再过一个夏天正好去上学。”

    “妈妈,什么时候回奶奶家?”

    原本打算让李明方给李老婆子带话,但一听小宏这么说李明清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媳妇儿,明天我带他们回村一趟。”

    “行,我把包袱收拾下,明天正好带回去。”

    ——

    李明清骑自行车带兄弟俩回村。

    一人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一人坐在自行车的后座。

    三个人正好。

    以前一家人回村都是去路口坐车。

    “爸爸,我试着屁股硌得慌。”

    “马上到村了,等回来的时候让奶奶给垫上衣服就好了。”

    “要不我下来走吧,还有两步到村里。”

    “别折腾了,路这么平能硌到哪里去,你妈妈已经给绑上一层了。”

    李明清没停车,甚至蹬的脚蹬子更快了。

    不忘嘱咐坐在后座的小宏:

    “把腿翘起来,别被卷到车轮子里。”

    “爸爸,累的慌。”

    “马上到了。”

    他一口气骑到村口。

    下车之后就见小宏的小脚翘得特比高。

    怪不得累得慌呢。

    稍微翘一点,脚离车轮子远一点,只要保证不把脚插进车轮子里就行。

    脚都要翘到天上去了怎么可能不累。

    李明清笑着道:“儿啊,你这安全意识不是一般的高啊。”

    他说完把小宏抱下来。

    坐在村口的吴立国道:“怎么只有你们爷仨回来?你媳妇呢?”

    “上班的。”

    他说完这话,刘香立马跳出来。

    不可置信的问道:“上班?你们老李家的媳妇这是都去上班了?有这样的好事怎么不和我们通通气!”

    “对啊,好歹乡里乡亲的。”

    李明清笑着道:“你可以多去县城转悠转悠,自己的事自己上心。”

    周小双坐在那里小声和李老婆子说话。

    “婶儿,不会是你家儿媳妇跟人跑了吧?我早就提醒过你,又不是亲闺女不能对她那么好,你和明清没一个听得。”

    李老婆子忍无可忍。

    平常她脾气多好,被周小双这话说的直冒火。

    真是烂舌头。

    嚼舌根一个顶两个。

    “你怎么说话呢,真没数,你也是有儿子的人,我倒要看看以后你儿子娶了媳妇你得折腾成什么样。小的跟着老的学,你当人儿媳妇做到这个份上,等以后有了儿媳妇怕是也会和你婆婆一样被赶出家门。正所谓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周小双被怼的目瞪口呆。

    她嫁到李家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李老婆子这么能说。

    怪不得李明清能说会道。

    原来是遗传。

    “大娘,你咋能说这话呢,我可是为了你好。”

    “得了吧,任谁听了都知道你的心思,恨不能我们老李家没个安顿日子。”

    李老婆子说完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走了。

    吴立国不满道:“小双,胡咧咧什么,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嘿,吴立国你怎么回事,跟着外人一块欺负我,你是怎么想的,不帮我说话就算了,你还真是脑袋缺根筋。”

    “行了,赶紧回家。”

    他说完一个人在前面走。

    周小双不满的跟在后面骂,一直到家也没消停。

    李明清没想到他和两个孩子回来就被说三道四到这个地步。

    看来有不少人盼着他出丑。

    连媳妇跟别人跑了这话都能说出来。

    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

    “孙佳雪真的带闺女跑了?”

    “应该不会吧,我要是她肯定赖在老李家,哪会放着福窝窝不住非得去外面受罪。”

    “是啊,她又不是傻子。”

    “你们这群人啊,真是不盼人好。没听明清说吗,佳雪在县城上班。”

    “上班能是说上就上的吗?哪儿那么容易。”

    “大丫和丽珠也去县城上班了,佳雪上班有什么难得,也不看看明清是什么人,就是县长也得给他面子。”

    “说不定孙佳雪真的跟别的男人跑了。”

    “可能还把家里的钱全给卷走了。”

    ……

    嘀嘀咕咕的凑在一块特别小声的说话。

    生怕被李明清他们听到。

    又不是什么好话可得背着人说。

    听了这话的张翠花当真了,以为孙佳雪真的跑了,心思活泛起来。

    她闺女王大丫可是一直在家。

    要是王大丫和李明清能成她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越想越觉的可行。

    张翠花风风火火的来到老李家找李明清。

    “明清啊,忙什么呢?”

    “有事?”

    “我听说你媳妇跑了,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女的可不难找。听大娘一句劝,小宏和小哲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你是大男人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是重新找一个吧。”

    张翠花语重心长的道。

    她这话把李明清气笑了。

    一别三日还真是刮目相看。

    胡说八道的本事日益见长。

    “大娘,你听谁说的?我媳妇儿在县城好好地上班到底是谁造的谣?”

    “别硬撑着,大娘来又不是笑话你。”

    “这年头实话没人听,要不我把公社的人找来,我跟媳妇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非得造谣,破坏家庭团结,得让公社的同志来做做思想教育。”

    一听这话张翠花心里有点慌。

    按照她对李明清的了解他真的能把公社的人找来。

    “不是就算了,我没别的意思,你和我家大丫多般配啊,实在是可惜。”

    她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李明清真的不知道她从哪里看出来的般配。

    可能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

    亏得他这几年脾气好了不少,要不然得追着张翠花后面骂,骂到她家门口也不为过。

    李老婆子和李老头拿着铁锹从地里回来。

    “明清,我看大丫娘从咱家出去,说什么了?”

    “就是听见一些流言专门来求证的。”

    “这些人的嘴真是没个把门的,怎么只有你和两个孩子回来了?”

    “佳雪在供销社上班,我闲着没事就回来一趟,正好两孩子想回来。”

    李老头问道:“你不在供销社上班了吗?”

    “对,过两天我要去沪市,你们要是没空就去县城家里住几天,正好小宏和小哲没人玩。”

    “行啊,我去一趟。”

    刚忙完,地里也没多少活。

    就等两个月好种小麦。

    “爹,你也跟着一起去吧。”

    “你娘去就行,我在家喂喂鸡喂喂鸭,家里没人可不行。”

    “你哥哥嫂子他们回来就挺晚了,家里的鸡鸭鹅确实得需要人喂。”

    “那就娘去县城待几天。”

    “正好我也想大孙子和大孙女了,也去过过县城的日子,看看城里人是怎么过得。”

    李老婆子乐呵呵的说道。

    “老婆子看你这话说的,咱们老两口沪市都去住了那么几天,那可是大城市,怎么说的还像没出过村似的。”

    “别人家可和自个家不一样。”

    李明清笑着道:“没待够的话等冬天孩子放假咱们再去,下次去可以住在自个家里。”

    “花那钱干什么,去一趟观观景就行了,哪能天天去。”

    李老头不赞成道:“那我跟明清去,你自个在家吧。”

    “死老头子,我看你不知道自个姓什么了,净想着给孩子添麻烦。”

    “娘,爹,不麻烦,买两张火车票很方便。”

    小宏和小哲端着盆子从外面回来。

    在河边抓了四五只小螃蟹。

    “奶奶,我们去屋后喂小鸡。”

    李明清带着他们待到下午三点来钟就要走。

    他特意叮嘱道:“娘,来县城什么也不用带,空手来就行,家里什么都有。”

    “哪有空着手的,这事你别管了,快走吧。”

    大街上有不少人坐在靠墙的位置晒太阳。

    看着李明清推着自行车出来纷纷抻着脖子。

    中午来竟然下午就走。

    也没在村里住一晚上。

    以前他们回来都会留下来住一晚上。

    “明清啊,怎么这么快就走?”

    “回去接妞妞放学。”

    李明清随便说了个理由。

    “照我的意思小姑娘上一两年学认识字就行了,不用一直上。你家大妞几个女娃上这么多年学得花老多钱了。”

    赵桂英一脸心疼钱说道,就跟花的是她的钱一样。

    “大娘,这事就不劳你操心,没花你家钱。”

    他说完载着两兄弟走了。

    话糙理不糙。

    少管别人家的闲事。

    “李老婆子,你家明清这脾气谁受的了啊,我不过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听听他说的什么话,一点礼貌也没有。”

    “我家的事你非得发表意见,女娃怎么了,一样上学。”

    王麻子道:“你家这是被钱烧的吗,向东几个男娃上学就算了,女娃真没必要。按照我说,你还不如提前给相看婆家。”

    “是啊,学的好不如嫁的好。”

    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老婆子也没再多说什么。

    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不比强求。

    只要不是说的太过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就行。

    ——

    李明清来到供销社。

    孙佳雪正坐在那里写写划划。

    “媳妇儿,忙着呢?”

    “没有,就是闲着没事对对账,怎么这么快从家里回来?”

    “再不回来村里人得传我在外面欠账被人追债了。”

    “怎么了?”

    “我和这俩孩子回去,有人说你卷了我的钱跑了,连孩子也不要了。”

    李明清笑着道。

    听了这话孙佳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

    怎么好好地会传出这样的话。

    她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跑。

    “下次我可得和你回去澄清一下。”

    “我看行。对了,等会我去接妞妞,我先带小哲和小宏到隔壁饭店,等会下班直接过来。”

    “好。”

    “妈妈,我们先去等你。”

    周明站在那里听着一家人说话。

    他实在忍不住的道:“明清,你现在可没工作,觉得得劲吗?”

    “得劲啊,谁想上班。再说了,只要我想工作随时都有工作。”

    李明清一句话便让周明无话可说。

    说的绝对是大实话。

    不管是县医院还是首都的医院肯定都希望他能去任职。

    果然人还是得有真才实学的本事才行。

    像他就不敢说这话。

    “孙同志,你认识我媳妇儿?”

    “认识,之前在镇上就认识,好长时间没见。”

    “以后要是我媳妇过来你就装不认识,要不然得天天住在这里。”

    孙佳雪被这话尬住了。

    怎么装不认识。

    几个月之前刚见过,装不认识不可行。

    退一步说,她又没做亏心事,为什么要装不认识。

    她刚想说话就听见周明道:“算了,她基本不过来,要是真的过来肯定得和我闹着要来上班。”

    他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

    真是难。

    上班应付来买东西的人,下班回家应付家里人。

    不过这工作岗位本来就是周英子的。

    但交出去容易,要回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