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7章 没成想都是熟人
    “买不起就别装了,折腾我拿过来拿过去也不买。”

    销售员说完翻了两个白眼。

    继续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孙佳雪道:“看来沪市也就这样,怪不得人说沪市人眼比天高。”

    李明清听见这话笑着给她竖起大拇指。

    有进步。

    知道遇见不平事要反驳。

    “你知道这个书包多少钱吗,二十块钱,你买的起吗?”

    “你每个月工资也才三四十吧,按照你的收入你肯定是买不起,但这书包今儿个我们还就得试,买不买的起另说。”

    李明清讽刺道。

    “你——乡巴佬。”

    “我们是身正不怕影子歪的乡村人,主席说过尊重劳动人民,你算哪根葱竟然敢搞资本主义的做派,实在不配在这里上班,狗眼看人低。”

    这高度一上来,销售员支支吾吾一句话没说出来。

    她气不顺的把书包拿下来。

    妞妞背上试了试。

    正好合适。

    颜色非常的适合她。

    孙佳雪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极为爽快的把书包买下。

    刚要开口嘲笑的销售员差点憋死。

    竟然买了!

    二十块钱!

    这可是二十块钱。

    她天天在这里上班相中这个包很长时间但一直没舍得买。

    没想到从外地来的人却立马买了。

    一时之间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发什么愣,以为别人和你一样买不起吗?钱还收不收!”

    李明清说完这话销售员才反应过来收下钱。

    把单据开好。

    妞妞高高兴兴的背着新书包蹦跶着往前走。

    李老头回头看了一眼刚刚的商店小声道:“原来大城市的人也这么嫌贫爱富。”

    “是啊,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这样的事。”

    李老婆子一言难尽道。

    “爹,娘,大城市遇到这样的事才多,看人下菜碟。”

    “哎,是我跟你娘给你们丢脸了。”

    “咋说这话,是销售员的问题。”

    李老婆子和李老头彼此看了一眼,确实像从小地方来的。

    反观李明清和孙佳雪就不会给人这种感觉。

    “大妞,转悠了这么久,有想买的东西吗?小叔给你们买。”

    几个孩子纷纷摇头。

    看看解解眼馋就行了。

    他们也被书包的价格吓到了。

    如果没记错,自家爹每个月在厂子里的工资才三十来块钱。

    没必要买这么贵的。

    在县城或者镇上的供销社买的也一样用。

    一家人出商场的时候正好太阳落山。

    没有太阳天气总算凉快一些。

    李明清从兜里掏出来照相机。

    “来,站好,给你们拍几张游客照。”

    “我滴老天爷啊,买了相机就是方便,不用专门去照相馆拍照。”

    在经典建筑和平饭店前面每个人拍了一张。

    李明清一家五口也拍了一张。

    “咱们进去吃顿饭吧。”

    一听这话李老头警铃大作。

    “刚吃完饭撑得要命,等明天你和佳雪带着小宏小哲和妞妞来就行。”

    “这是干嘛,一起来的当然吃饭也得一起来。”

    “这里的东西肯定不便宜。”

    “没关系,你儿子我请吃饭的钱还是有的,出来玩就是为了高兴,别因为钱束手束脚,当了这么多年的医生攒了点小钱。”

    李明清安慰道。

    看来刚刚在商场里销售员给两老留下心理阴影了。

    孙佳雪点头道:“对啊,不怕没钱。”

    她可是知道李明清说的“小钱”有多少。

    就是在这里住一年也花不完。

    前两天在家算账的时候她都惊了。

    知道家里有钱但没想到家里有那么多钱。

    毫不夸张的说,在全国得数一数二。

    李老头咬咬牙道:“行,等明天就来这饭店吃饭,尝尝到底是什么味。”

    李明清笑了笑,“这就对了。”

    向东问道:“小叔,这饭店什么时候建的?”

    “一九二几年建的,欧式古典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外面看着气派,里面装修更豪华,历史沉淀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

    向西他们听得认真。

    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这次看到真的了。

    想到改天能进去吃饭就格外的激动。

    “以后我要把这里买下来”,小宏神叨叨的说道。

    被这童言童语逗笑了。

    “还真是有目标,你要是真的能买下来那我和你妈妈就跟你吃香的喝辣的。”

    “好,爸爸,我会努力的。”

    “努力吧。”

    这地已经上交国家了。

    从下火车见到繁华的景象再到现在,被沪市的繁华迷了眼睛。

    处处透露着精致。

    一家人回许家时,就见许建树和许老太太在门口散步。

    “怎么样?”

    “和北方很不一样,明天再去别的地方转转。”

    “我跟你们一起去。”

    许建树在家里待得浑身不得劲。

    他觉得自己生龙活虎,动了个手术完全没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去付钱。

    这可是救命恩人。

    花点钱心里舒坦,要不然老是觉得欠了李明清的。

    “行啊,我们刚来不熟悉,有你带路更好。”

    “可算有我的用武之地了。”

    许老太太道:“准备了下午茶,一起吃点。”

    李家老两口点头应和,“好啊。”

    然后小声问道:“明清,啥叫下午茶?”

    “在午饭和晚饭之间的用餐。”

    两人这才了然如心。

    这不就是吃零嘴吗,还整了个这么洋气的名。

    精致的糕点和醇香的奶茶。

    一进屋就闻到了。

    许老太太和蔼可亲的道:“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闻着就香,吃起来肯定更香。”

    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糕点。

    摆盘这么有讲究。

    不忍心破坏。

    “明清,我家老爷子刚来电话说有事去隔壁市得明天下午才回来”,许建树遗憾道,“你不知道,老爷子再三叮嘱我把你招待好。”

    “已经够好了,我们这么多人来家里打扰怪不好意思。”

    “我才不好意思。”

    “不过你是沪市人怎么会去我们那儿。”

    说起这事许建树可是来精神了。

    “一方面是去找你,另一方面是去见下我在国外留学的朋友。”

    去找朋友李明清能理解。

    但是去找他是啥意思。

    “找我?”

    “是啊,我打算跟你学医。”

    “额——是不是太草率了。”

    许建树不好意思道:“我也这么觉得,之前在国外学的是制药,只不过我听说了你的厉害特别是在知道你的年龄后,就想见见真人。”

    “那你还是好好制药吧,专业和家庭背景对口,事半功倍。”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还是有点实力的。”

    许建树胸有成竹的说道。

    好歹他也在外学了这么多年。

    就算没李明清这么出名,但还是可以的。

    “我听说你研发改进了止痛药,确实厉害。”

    “只是凑巧。”

    “我还是今中午出去的时候知道的,还真是虎父无犬子。”

    “过奖过奖。”

    像老许家这样家庭的底蕴注定许建树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恐怕从出生就开始培养。

    “你说来县城找你朋友?”

    “是啊,说不定你还认识。在省药厂上班,彭天华。”

    “彭天华?还真认识。”

    “认识?咋认识的?”

    “以前我在镇供销社上班,他媳妇是售货员。”

    “这不是巧了嘛。”

    仔细一盘算,原来大家都是熟人。

    李明清没想到绕了一圈全认识。

    恐怕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没有碰到在别的地方也会碰见。

    最后许建树的手术都得他做。

    不是他吹,这手术目前只有他有把握做。

    最后兜兜转转还是得找他。

    孙佳雪过来时两人聊得正起劲。

    “媳妇儿,他认识彭天华,真是巧了。”

    “赵姐对象?”

    “对啊,这谁能想到。”

    “我和天华合计干一票大的,希望你能加盟,一定事半功倍。”

    “再说再说。”

    ——

    次日晚上。

    许宏风尘仆仆的回来。

    “爸,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明清一家人都要打道回府了。”

    “身子怎么样?脑袋开瓢可不是小事。”

    “亏得明清,好的非常利索。”

    李明清从楼上下来就见神采奕奕的许宏。

    一看就是明显的大佬气质。

    许宏道:“这就是李医生吧。”

    “您好,我是李明清。”

    “不用这么客气,我之前还想请你来药厂一趟,听说你对中药颇有研究,想请你来研发部当顾问。”

    “不敢当,略懂而已。”

    “我听首都的人说你的中医非常的厉害,在军区医院做了好几台精细的手术。像你这种中西医都擅长的医生实在少见,要是来药厂绝对没的说。至于住的地方不用担心,给你买好小洋楼,直接来就行。”

    听见这话李明清笑了笑。

    这怎么第一次见就要挖他去药厂。

    不过出的条件确实好。

    不说些虚的,全是实打实的好处。

    许建树懵了。

    他爸还真是不含蓄,这条件真的太有诚意。

    沪市的小洋楼可不便宜。

    “许伯父,来这里工作就不必了,不过我可以写几个中药方子给你。”

    “好好好。”

    中药方子对于李明清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

    想当初那厚厚的一本中药方他背的滚瓜烂熟。

    许建树笑着道:“中药方可不便宜,爸,可得准备好钱。”

    “还用你说,要是可以做成药包,就给李医生分红。”

    这倒是李明清没想到的。

    这么大的药厂,就是分半成他也能赚的锅满瓢满。

    不过怕是很难真的实行下来。

    毕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私企混改到国企,这事不好说。

    李老头和李老婆子坐在那里听他们说话。

    心头一震。

    原来有本事还能白得一座小洋楼。

    他们知道李明清厉害,但没想到本事这么大。

    甚至觉得李明清应该答应。

    这么大的本事别回小县城了。

    许老太太道:“李医生,给老头看看。”

    “我身体骨好着呢,不用看。”

    “爸,赶紧让明清把把脉,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一阵推脱,最终许宏还是伸出手腕。

    李明清诊脉。

    没啥发问题,就是有些职业病。

    肩颈不是很好。

    “没什么大问题,我给针灸放松一下。”

    他上楼两分钟拿着银针下来。

    迅速的扎在许宏的脖颈处。

    “我的后脖子确实时常感觉到疼痛,还真别说,针灸挺舒服。”

    许建树和许老太太看他针灸看的两眼放光。

    太利索了。

    这得练多长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过了一段时间把银针取下来。

    许宏觉得神清气爽,一路跋涉的疲劳感消失殆尽。

    “果真名不虚传。”

    有点东西。

    动手术,针灸,药方,样样落不下。

    平常人但凡擅长其中一样就可以横着走了。

    更何况李明清不是擅长而是非常精通。

    吃过晚饭。

    李明清回屋就开始奋笔疾书。

    “明清哥,爹和娘找你。”

    “找我?有什么事吗?”

    “不知道”,孙佳雪摇摇头道。

    他放下笔去老两口住的房间。

    “娘,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不舒服,只是想和你聊聊,从你受伤好了之后就没让我们操心过,反倒是让你操心家里事。你三个哥哥现在有正经工作,能养家。我和你爹身子骨硬朗,在村里稍微干点挣点工分就够吃的。”

    李老婆子说的这话给李明清整不会了。

    怎么好好地开始忆往昔。

    “娘,这不都挺好的。”

    李老头叹了一口气道:“佳雪是会过日子的,三个孩子也大了,刚刚我和你娘合计了一下,要不然你们就留在沪市吧,多好的机会啊。”

    他瞬间明白了咋回事。

    原来是担心他的前程,担心家里人拖他后腿。

    “爹,刚刚你们也听到了,我只写几个方子就行,就是回去也不耽误我赚钱。”

    “不是赚钱的事,是觉得你在小县城屈才了。之前在首都有机会留下也没留下,沪市多好啊。”

    李明清笑着道:“我心里有数,真的没打算留在这里,过几年再说。”

    “你和佳雪好好合计合计。”

    老两口生怕他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以后后悔。

    “对,和你媳妇商量下。我们在村里有吃有喝不用操心,家里有你三个哥哥,你们就踏实在这里。”

    李明清非常感谢老两口对他说这些话。

    是真的为了他的前途着想。

    生怕因为他们而错过留在沪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