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你说董卓要火烧洛阳?开玩笑吧?
    忠…是什么?

    我蔡邕到底忠的是谁?

    蔡邕浑身一颤,内心不断对自己发问。

    一直以来他,他都是以忠臣自居。

    哪怕在董卓手下办事,可他心里也一直自诩大汉忠臣,但自己这忠的到底是百姓?还是皇帝?

    蔡邕心头陷入了迷茫…这是他第一次,对自己忠心之路的怀疑。

    不知不觉,蔡邕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苏云声音再度拔高:“怎么,岳父大人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蔡邕眼神躲闪:“这…”

    “呵呵,既然岳父答不出来,那便由小婿来说说,自己心中的‘忠’,到底忠的是谁吧!”

    苏云语气平静了下来,从怀里摸出一枚五铢钱自问道:

    “汉禄何来?我以为当是来自大汉子民!”

    “若无百姓,何来汉禄?岳父在说忠心的时候,可曾想过天下万民?”

    “董卓在倒行逆施,劫掠百姓时,又可曾想过最底层的百姓?”

    说话时,苏云一身正气,身上的痞气全消。

    仿佛自己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一般!

    “你以为黄巾之乱全是张角之祸?不不不,请岳父永远记住一句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朝是由千千万万百姓为砖瓦,堆砌而成!”

    “百姓会在乎你谁当皇帝?饿上三天方知饥饿乃是天下第一难事!他们只会在意谁让他们吃饱!”

    “王朝覆灭的祸根,在桓灵二帝时期就已埋下!他二人贪图享乐,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无数百姓被饿死,他们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这时…张角的出现让他们填饱了肚子,黄巾起义不是顺应天意,而是顺应民意!这是必然的!”

    “即便没有张角也会有牛角、马角出现,纵然岳父能呕心沥血为国捐躯,可天下百姓会记得你吗?”

    “不!他们只会记得,那个让他们吃饱的人!所以…岳父的忠心有用吗?”

    “在我看来,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到最后恐怕也只会在史书上落得一个…愚忠的评价罢了!”

    苏云话音落下。

    蔡邕噔噔噔踉跄后退,跌坐在地上。

    双目之中迷茫更甚,苍老的双手也开始颤抖。

    他坚持了一辈子‘忠’,在苏云的一番话语下,竟开始动摇。

    根据苏云所说,蔡邕将这些年的动乱全部理了一遍。

    脑海中思绪万千,他最终发现…失了民意才是根本!

    “呵…想我身为一代大儒,我竟还没有你一个武将,看得通透?”

    “好一个算国命!难道,在你眼里我大汉真的没希望了吗?”

    “难道我蔡邕的努力和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吗?”

    蔡邕自嘲笑道,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对方。

    苏云负手而立,徐徐说道。

    “一个王朝的结束,难道不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对百姓来说,也是新生!”

    “您所作所为谈不了对错,只能说不是百姓想要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所求的无非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罢了!”

    “想要的也不过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官员而已!”

    “所以岳父您是想做一个愚忠之人,还是想做一个百姓心中,忠于百姓的忠臣呢?”

    轰隆!

    这话一出,犹如晴天霹雳打在蔡邕头上。

    他的脑海里,只剩下了苏云口中的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蔡邕不断念叨这几句话,心头的坚守竟轰然破碎!

    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忠…居然忠错了对象?

    自己…身在高位,口口声声说忠诚,可自己…真的知道那些百姓过得多惨吗?

    看到蔡邕愁肠百结,眼中六神无主,苏云不再多说。

    他只是想打破对方的愚忠,并不是要逼死对方。

    他怕自己再说下去,会让蔡邕怀疑人生从而自杀…

    “岳父大人,算国命太过沉重,不妨我给你算算近日要发生的一切吧,如何?”

    蔡邕甩了甩头,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的躁动。

    “好!那你说来听听!”

    从苏云说出这番话后,蔡邕便收起了轻视之心,不再将对方当晚辈看。

    而是…当作一个心怀天下的大智者!

    苏云装腔作势的掐了掐指:“最近有三件大事,其一便是汜水关将被攻破!”

    “其二,董卓会因为惧怕关东军里应外合,而杀了袁隗一家!并迁都长安。”

    “其三…董卓与李儒,一把火将洛阳烧尽,将皇陵全部盗走!”

    这话一出,刚刚平复半分的蔡邕,心头再度大震!

    浑浊的眼眸猛然瞪大,不敢置信的惊呼道:

    “什么?汜水关将破?相国虽然把你调了回来,可是还有华雄镇守啊,几万大军在怎么可能马上被攻破?”

    “就是几万个面疙瘩,也能让联军啃上一段时间了!”

    “而且你说的迁都与火烧洛阳…这根本就是荒诞之言,董相国他岂敢冒天下大不讳干这些事?”

    蔡邕可是知道,华雄勇冠三军的。

    再怎么不济,也不会上任第二天就被破了城吧?

    这太扯了!

    再说了,迁都哪里是说迁就能迁的,这洛阳两百来万百姓,不要了?

    掘皇陵这种蠢事董卓若敢做,绝对被载入史册,留给后世一片骂名!

    董卓和李儒,还不至于这么蠢吧?

    不管蔡邕从什么方面分析,他都觉得苏云说的这一切,根本不可能会发生。

    就连埋头干饭的贾诩,都是愕然抬起头,看了苏云几眼。

    苏云笑了笑:“岳父大人别急,我算的准不准,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不过你可以先考虑考虑,若是董卓真干了这种事,你未来…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跟着他助纣为虐,还是另谋他路为百姓谋福?”

    “好了,时间不早,小婿就不打扰了,希望岳父多想想百姓们,没事可以出去走走看看!”

    苏云拍了拍屁股,起身朝外面走去。

    临走前,还不忘留下一声忧国忧民的长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看着苏云消失在原地,蔡邕浑身一震,心中一根写着‘忠心’二字的弦,被粗暴拉断!

    他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就这样站了良久,他才缓过神来,怅然叹息。

    “这小子…老夫原以为他空有一身蛮力,却不曾想竟是忧国忧民的英雄!”

    “能说出这番话来,足以证明他对王朝局势看得透彻啊!”

    “老夫…不如他!”

    蔡邕一脸羞愧。

    苏云的话,仍在他脑海不断回响。

    他将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了下来,裱好挂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用以警示自己!

    做完这一切,他来到了关蔡琰禁闭的西厢院。

    他决定,将这订婚一事告知对方!

    “老爷你来了,小苏呢?你们谈的怎么样?”

    赵五娘担忧问道。

    蔡邕抚须而笑:“这小子,我相当满意!不仅人品不错,更是胸有沟壑!”

    “老夫纵观朝堂这么多人杰,竟无一人能有他看的通透!”

    “爹,你们在说什么呢?”

    蔡琰笑着问道,她等蔡邕过来已经很久了。

    她只想将那位苏大哥送她的陋室铭,给她爹看一眼!

    蔡邕笑道:“爹给你找了位夫婿,虽然不是世家出身,可他凭自己能力位及中郎将,职位不低,比你爹也不遑多让!”

    “而且极有武力,又忧国忧民,长的也极为壮硕潇洒,对你也是极为真心!”

    “为了提亲,他可是花了一千金做聘礼,这几日会送来!”

    听到这话,蔡琰面色巨变。

    俏脸一片惨白。

    “爹…女儿不想嫁!”

    “不想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父已经答应对方了,由不得你不想嫁!”

    蔡邕面色一沉,极其严厉。

    蔡琰轻咬下唇,鼓起勇气道:“爹,女儿有心上人了,这是他送给我的礼物!您看!”

    蔡琰将陋室铭递上,蔡邕接过一看。

    当即面色变得凝重,眼中还有那么几分不可思议与赞赏。

    “嘶…这字,这骈文…乃何人所作?”

    “苏大哥作的!您看如何?”

    “苏大哥虽然没有什么官位,只是个小武将,但他品行真的很好!”

    蔡琰满怀期待,就希望她爹夸赞几句。

    但蔡邕却将惊讶之色全部收敛,沉声道:

    “哼!不怎么样!”

    “骈文浮夸!卖弄风雅!”

    “字也写的很丑,这骈文为父先替你收好,你自己做好准备吧!”

    “等为父挑个黄道吉日,便将你嫁入苏家!”

    说完,蔡邕也不管对方什么表情,转身离开。

    急得蔡琰在后面直哭泣!

    离开西厢院后,蔡邕再度看了看手里的骈文。

    眼中的赞赏之意,不加掩饰。

    “好文,好字啊!”

    “唉…若是早一天女儿你给我说这个事,你爹我便由着你了。”

    “奈何…爹已经答应别人,而且那苏云才是更好的良配!”

    “你要相信爹的眼光,莫要怪爹狠心,爹…也是为了你一辈子好!”

    感叹声刚刚落下。

    便有家仆火急火燎寻了过来。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相国发急令,说前线出了大变故让您火速进宫商议大事!”

    闻言,蔡邕眉头一皱。

    “这前线能有什么大事,不是前两天苏小子刚打退孙坚吗?”

    “等等…前线?难道…”

    蔡邕心头一突,脑袋里莫名想起苏云之前说过的,三件大事!

    不可能吧?不会这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