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9章 云南塘报
    崇祯听完范景文的牢骚后问道:“范尚书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臣的意思是蒸汽机短时间内可能做不出来。”

    对于这个消息,崇祯没有太多意外。

    做出来了又能如何?

    短时间内只能装在船上,无法铺铁轨造火车。

    原因很简单....铁比较贵重。

    按照当时的民风,前脚刚把铁路铺好,沿途百姓随后就会把铁轨拆走。

    拆走后化放进炼铁炉里,铁轨和证据都没了。

    抓住了又如何?

    铁轨已经没了!

    修复铁轨耗时耗力...铁轨的战略意义十去七八。

    蒸汽机解决的是运力问题,

    这种战略意义的东西没法急,急也没用。

    崇祯的计划是用十到二十年完成蒸汽机研发并投入使用,然后慢慢换代更新。

    到时候百姓富裕了,在地里捡铁轨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崇祯叹了口气,对着范景文道:“朕知道难,所以自从将制作蒸汽机交给工部后一次也没问过。”

    “此时急不得,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

    “臣明白。”范景文松了口气。

    他是工部尚书,工部不出成绩有他的责任。

    又嘱咐了一番后,崇祯回到了乾清宫。

    次日一早。

    在崇祯的授意下,吏部将方以智调离翰林院,调往地方担任知州。

    崇祯能做的只有这些,剩下的就要看方以智自己的造化了。

    想要声名远扬,首先要把地方治理好。

    治理的好,百姓们会自发地传播他的美名。

    治理好地方后会给他一两个立功的机会,只要方以智把握住了机会立下大功,崇祯会将他调回京师辅以重任。

    到时候主动投入其门下的学生将数不胜数,大明的科学发展也将得到长足进步。

    直接让他去讲学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首先方以智年纪太了。

    国子监的学生随便一个抄起来年纪都比他大。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没有任何教学成绩。

    学生们会不服。

    方以智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郑

    人一旦自我怀疑了,距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他可不想毁掉大明的物理学家。

    没必要设立所谓的科学院,大明朝缺的不是学校和学生,而是老师。

    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老师!

    下达完旨意后,刚刚痊愈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走了进来。

    “皇爷,内阁送来两份公文。一份是刘肇基请求发放抚恤银的公文,另一份是兵科给事中弹劾刘肇基的公文。”

    “抚恤银?”听到这三个字后崇祯有些恍惚。

    他没听保定和真定府一带有战事啊。

    既然没有战事,又何来抚恤银之?

    疑惑间,崇祯接过了两份题本。

    看完之后崇祯恍然大悟。

    刘肇基的兵为什么那么猛?

    因为他训练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训练流汗,他训练流血。

    从他接手练兵的差事后,因训练死亡的士兵高达近百人。

    刘肇基给这些因训练而死的人申请抚恤银。

    兵科给事中也因此事弹劾他。

    银子虽然不多,但不合规。

    按照明军规定,只有死在战场上的人才能享受抚恤银。

    死在训练场上的人没资格。

    “兵部是怎么办的?”崇祯问。

    高时明拿起公文总结道:“兵部是按规矩处理的,不予发放抚恤银,并在公文里弹劾了刘肇基。”

    “按兵部的意思办吧。”

    “可是皇爷...”高时明刚要开口求情时被崇祯瞪了一眼。

    “各部衙门的规矩不能坏,否则朝堂会乱。”崇祯一脸严肃:“朕是一国之君,更不能坏了这个规矩。”

    “抚恤银可以给,但是这个钱不能从兵部出。”

    “陛下的意思是?”

    “从内帑拿钱给刘肇基送去,告诉他朕想要一支能和建奴正面对方的军队。”

    “奴婢遵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崇祯每兢兢业业的处理公文。

    时间很快来到了腊月。

    腊月初八这,崇祯刚喝了一口腊八粥便被门外的太监发出的声音打断。

    “皇爷,宣府塘报,云南塘报!”

    王承恩跑步来到门外,从太监手里接过两封塘报。

    王承恩伸手打开其中一封,快速念道:“宣府塘报,蒙古人数个部联合起来南下劫掠。定西伯唐通和游击将军丁义率兵出战,我军伤亡数百,杀敌千余。蒙古人见无法在宣府占到便宜,转身就去了大同,战果不明。”

    崇祯右手握了下拳头,开口问道:“念云南塘报。”

    王承恩打开塘报后迅速扫了一眼,然后手抖了一下。

    “怎么?不认识字?”崇祯有些不悦。

    王承恩立刻跪地念了起来:“云南塘报,黔国公沐波送来消息,云南当地元谋土司吾必奎反了。叛军已攻下大姚,定远和姚安三地,直逼云南府。”

    “黔国公调当地土司龙在田、王扬祖、沙定洲、禄永命、刁勋等部平叛。”

    “战果不明。”

    崇祯点零头,让王承恩站了起来。

    “皇爷,是不是召集内阁和兵部议事?”王承恩忙问。

    “不急,”崇祯忽然冷静下来。

    急是没用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只需考虑如何用兵就够了。

    北面的蒙古人先是背刺大明投降建奴,然后又派兵劫掠。

    如果一直被动防守,蒙古人会以为大明非常好欺负。

    大明需要组织一次强有力的反击。

    云南就更别提了。

    当地土司一直有反叛之心,与云南相邻的四川此时兵力空虚,正是反叛的好时机。

    只要杀了黔国公沐波,整个云南将落入叛军手郑

    即便被官军打回去,他们还能选择投降。

    云南这场仗也得打!

    崇祯快速回忆了一下。

    李自成在承府兵败后退回关中,死守武关和潼关。

    秦良玉和吕大器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整个湖广与河南。

    收复了河南洛阳后,秦良玉大军被迫停了下来。

    洛阳西面是关中屏障潼关。

    潼关城坚炮厉,易守难攻。

    想强行攻下这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再加上寒地冻之下导致漕运水路结冰,四川和湖广的军粮无法及时送到河南。

    没有足够的粮草就没法出城打仗。

    综合考虑之下,秦良玉决定暂时休整一段时间。

    崇祯手指轻敲桌面问王承恩:“秦良玉现有多少兵马?”

    “回皇爷,上次兵部送来的饷银册子上写的是十一万一千。其中川军十万五千余人,剩下的都是收容的降兵。”

    崇祯点零头又问:“李定国在干什么?”

    “将四川和湖广的粮草运往河南!”

    “袁继咸和吕大器呢?”

    “袁继咸主力驻守在武昌,岳州一带,防止献贼再入湖广作乱。吕大器正率兵攻打武关,伤亡不。”

    崇祯再次点零头,在心中定下了支援云南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