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章 赵构他凭什么有岳飞此等名将
    “赵构此人昏庸至极,虽是杀害岳飞将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因为赵构乃南宋皇帝,所以逃过一劫,岳王庙前并未立赵构之铜像”

    “赵构在后世被我们戏称完颜构或者完颜九妹,因为赵构此人虽然活的时间够长,但其一生并未有子嗣存活,最后将皇位交予自己的养子赵昚,为孝宗”

    “孝宗此人面对内忧外患的态度与赵构截然相反,在位时励精图治 补偏救弊 勤政节俭,使得南宋在他带领的那段时间秩序稳定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史称乾淳之治”

    “在当太子之时,便主张抗战,又请求主动奔赴前线抗战”

    “继位之初,彼时赵构退居,当了太上皇25年81岁去世,孝宗发动隆兴北伐,彼时出征的将领为邵宏渊和李显忠,两人刚开始大破金军完颜氏,后邵宏渊因李显忠之战绩而心生嫉妒,李显忠被金兵所困,邵宏渊坐视不战,李显忠迫不得已退兵,宋军军心因此溃败,史称符离之战”

    “之后孝宗对战事再无斗志,一心治理经济,乾淳之治因此而出世,岳飞将军和岳飞之子岳云也是在孝宗时期被孝宗正名”

    “赵昚此人不错,比那赵构强太多了,不对,你刚刚提到赵构膝下无子,赵昚是养子,那赵昚是从赵宋皇室某一位亲王下过继的嘛”

    “赵昚此人是过继,不如是从民间寻得”

    “赵光义时期开始,赵匡胤一脉慢慢被皇帝忽视,赵昚的父亲是秀安僖王赵子偁,太祖赵匡胤的六世孙,赵构的族兄弟,而到了赵昚这代时,生活虽不大富大贵,但是也过得只比普通老百姓强不了多少”

    “因为赵构的子嗣问题,大臣们提议从皇室之中选择一人过继,以便未来承接帝位”

    “赵昚之后开始,便皆是太祖赵匡胤之血脉,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赵匡胤的血脉比赵光义强的不止一点半点,纵使他们是兄弟,但是在对异族的态度来看,还是太祖赵匡胤的血脉靠谱”

    “赵光义是个狗屁,看看他的那些后代,期间或许有几任做的不错,但是大部分都是什么货色,尤其是徽宗 钦宗 高宗,这三真的是丢尽了他们宋朝的脸面,更有那赵光义之子,整了个什么澶渊之盟,竟还有脸皮去那泰山封禅,整的朕都不想去了,tui,晦气”

    “泰山封禅,乃古代帝王为表述在位功绩而封禅祭祀”

    “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最初封禅的是政哥您,您的下一统之功绩乃不世之功”

    “之后是西汉汉武帝,北区匈奴,铸就民魂,自此我中华大地以汉人为傲”

    “之后是是李世民之子高宗李治,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 西突厥 东突厥,使得唐朝版图达到鼎盛”

    “之后是武周皇帝武曌,中华大地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唯一一位女皇帝,开创武周之治,军事上虽比较颓废丧失部分版图,但文治颇佳,更是开创殿试,为寒门子弟求学仕途增添渠道,但并未在泰山而是在嵩山”

    “之后是玄宗李隆基,李治与武则的孙子辈,开创开元盛世,万国来邦,兴盛无比”

    “最后是赵光义之子,此人与异族签订澶渊之盟,竟恬不知耻泰山封禅,自此之后虽有立下万世之功的帝王,但再也没有人前往泰山封禅,可能是被赵光义之子给恶心到了,所以不去了”

    “都是好后辈啊,除了那个什么赵光义之子,简直是耻辱,比起那六国余孽都可恨,等等.....女皇帝武曌,此女有何本事竟然能当皇帝,这个细讲”

    之后自风意味深长的看向李信

    “武曌,原名武则,李世民之才人,李治之皇后,曌是她自己承皇帝位后自己创的文字,意为日月当空为曌,李治后期身体开始出现重病,武则因辞上历史舞台,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因此李治与武则两人在当时并称二龙同朝,虽是以女子之身当了皇帝,但在位时文治比起大唐当时的李显 李旦 李重茂三人,优秀得多,但在位时为了打压李唐皇室,屠杀李唐皇室多人,致使李唐皇室生灵涂炭,享年82岁,死时江山重回李唐皇室怀抱”

    “对比起李显 李旦 李重茂三人,武则登台确实是当时大唐最好的选择,但屠杀李唐皇室这件事,她做的过分了”

    “继续往下”

    “赵昚虽称孝宗,且本人也很孝顺,但他的儿子赵惇却不是这样,此人严重惧内,以至于赵昚病重濒死之时只为见上一面,赵惇也未曾出现,最后赵昚含恨而死”

    “赵惇在位之时,确实有一些革故鼎新之意,但其惧内之心理严重,以至于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远其父赵昚,赵惇的惧内心理在我们后世有专家推测是某种心理上的疾病,之后赵惇皇后去世,不久赵惇也随之去世,在位5年”

    “真是个“大孝子”啊,连自己亲爹都疏远”

    “扶苏,以后万不可有此心态,堂堂帝王,岂能惧内”

    “父王放心,扶苏定不会学那赵惇”

    “之后又历经两位帝王,到了度宗赵禥,此人怎么呢,早年其母被下打胎药,但在肚内的赵禥逃过一劫,但毒药入身,生体弱 手足发软 很晚才学会走路 七岁才会话,智力低下,虽然配备良师辅导但还是没用”

    “继位之后表现平庸,中后期开始荒淫无度,来也奇怪,虽然身子弱,但是赵禥的战斗力确是十分之高,一晚战二十个女子,没有夸张”

    “???二十个,你管这叫身子弱,史官一定是记载错了”

    “子嗣虽多,但均命数不长,最后去世时只留下赵显 赵昰 赵昺三个孩”

    “赵显被忽必烈送到吐蕃,也就是西藏曲学习藏文,被后来的元英宗赐死,享年52岁”

    “赵昰活的不长,9岁因病去世”

    “赵昺也叫末帝,彼时的南宋已经岌岌可危,都城已破,左丞陆秀夫等人拼死抵抗,在崖山决战,史称崖山海战,最后宋战败,陆秀夫背着皇帝赵昺崖山跳海,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至此,南宋灭亡”

    “宋朝一生仅太祖张匡胤 孝宗以及神宗等有些起色,其他皇帝多为混账,只是可怜了这三个孩子,年纪却背负了如此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