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刻碑警示
    “都不话?那就听我吧。”

    张崇义清楚文武大臣的心思,这种可能置邺城于危难中的决策,只能由他来定夺,任何人都不敢作声,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杨千钟轻轻一咳,声道:“陛下,依制您该自称为朕,而不要再我。”

    “朕?”张崇义摸了摸身上的黄袍,左瞅瞅右瞅瞅,发出自嘲的笑意:

    “现在下四分五裂,已经有了三个皇帝,估计马上会有第四个第五个,我这自封的皇帝怎么看都像是笑话,就不要在乎这些繁文缛节,等到一统下再吧。

    抢永安城,我们赌了一把大的,不妨再赌一把,就赌邺城能够拖住三路兵马,不用太久,半年就行,为我们争取平定京兆府周边郡县的时间。

    杨千钟,写给各州郡的诏书都发出去了吗?”

    杨千钟奏道:“昨日已派使者快马发往各州郡,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收到回音。

    好消息是,左冯翊临汾郡王李易、右扶风武功郡王祖显先后派人来跟我接洽,似乎有归顺我朝的意思,如今使者就在我府上,陛下,不知此事您有何示下?”

    张崇义大喜道:“这是大的好事,你要好生款待使者,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诚心归附,不管是加官进爵,还是赏赐金银钱帛美人,你都一口答应下来。

    但凡我张崇义给得起的筹码,就尽量满足他们。

    不别的,这二十多我们搜索大旗王侯将相的府邸,从废墟下挖出了几十座保存完好的宝库,单是白银就超过上亿两,黄金也有近千万两,其他珠宝玉石堆积如山,暂时还没清点完。

    哼,真是好笑,当年金淳中带兵去讨伐范进,穷的无粮无饷,以致兵无战心,半年不到就被迫退军。

    我就奇怪大旗王朝建国二十多年,那些民脂民膏都到哪里去了?

    原来都被这些蛀虫搜刮到府里去了,宁愿埋在地下宝库发霉养虫,都不肯分出一些为国解忧,弄得大旗王朝土崩瓦解,三世而亡。

    别的府邸也还罢了,韩云山这位麒麟儿,明明是权倾朝野的无冕皇帝,竟也如此吝啬贪财。

    韩府里藏着价值几千万两的金银财宝,但凡拿出一部分去招兵买马,何至于闹得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父母妻儿、荣华富贵化为尘土。

    诸位都是大燕的开国功勋,务必要以此为鉴呀,钱财永远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钱财看的比前途命运还重要,最终无非是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我张崇义不愿步他的后尘,这些金银财宝,我会全部用来招兵买马,安抚黎民百姓。

    昨有人谏言,是皇宫经过中元之乱,很多宫殿被袭掠一空,古董字画陶瓷珍珠玛瑙翡翠荡然无存,要去采购一些宝物来粉饰太平,被大火烧坏的宫殿栋梁也要尽快修复,否则有碍观瞻。

    我断然拒绝,今日我当着文武大臣重申一遍,我张崇义有生之年,绝不会花一分钱修筑宫殿。

    被烧毁的宫殿但凡还能使用的,就继续使用,破损到不能使用的,就给我原样放在那里,作为警戒,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要让后世君臣亲眼看看,同时警醒世人,建国不易亡国易。

    张居贤,你给我在烧毁最严重的昭阳殿前树立一座石碑,记录下我今日这番话语。

    告诫张家子孙要克己复礼,厚德载物,崇俭戒奢,摒弃私欲,任何人都不允许大兴土木,残酷害民,如违此言,下共诛之。”

    文武大臣感佩于心,纷纷拜倒在地,山呼海啸万岁,缓缓退出御书房。

    大臣散去后,大内侍卫统领寇登送来一份密报,张崇义在案几上铺开一览,顿时狂抽凉气。

    这些从烧毁的大臣府邸地下宝库中,查抄出来的金银财宝已清点完毕,共计黄金一千七百万两,白银一亿三千万两,珠宝玉石、古董字画、陶器瓷器等宝物大约价值一亿八千万两,几近大旗王朝十几年的税赋收入。

    张崇义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文数字,半晌合不拢嘴。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算真正明白,为何历来改朝换代,各路诸侯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永安城。

    为何大旗太祖皇帝李正气的实力明明弱于大魏大楚,抢到永安城后一夜间就能转弱为强,横扫诸雄。

    什么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都是瞎扯淡,这些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才是乱世争霸的根本。

    有了这些硬通货,只要不发昏,扎扎实实地招兵买马筹粮,各地诸侯谁能抗衡?

    前日他刚登基,就诏令常羽尚修竹从速从快在关中各县招募兵马十五万。

    有钱好办事,短短两功夫就招了三万多人。

    据报名参军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一半是冲着镇北大将军仁惠爱民的口碑,一半是冲着这股千里外都能嗅到的财大气粗。

    走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无需再藏着掖着,什么韬光养晦,什么低调发育,什么财不外露,再也不能掣肘张崇义的手脚。

    如今他是下诸侯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若不迅速扩充实力,增强兵马,难道等着诸侯会盟,群起而攻之?

    张崇义的情绪许久才逐渐平复,缓缓合上密报,若有所思道:“所有金银财宝都装进户部府库了吧?

    给我调派五千重兵把守,让诸葛长虹看紧点,这可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不管是在京城立足,还是跟下诸侯一争长短,都得靠这些宝贝。”

    寇登不停点头,询问皇帝还有何吩咐。

    张崇义似乎神游外,顺口问道:“这两京城的形势如何?是否比前些日子安定些?

    我听自从四门重启后,着实乱了几,各种来历不明的势力在城里煽风点火,聚众闹事,扰乱治安,有没有弹压下去?姜夫人这些总是吵着要出城逛逛,你有没有问题?”

    寇登思忖片刻,面露难色道:“今日情况似乎好一些。

    前些日子卫将军派遣大批精兵强将潜入各城搜捕,在江湖势力的协助下,查出了几百号探子,有荆州的,益州的,兖州的,并州的,竟然还有河东郡河内郡的。

    听杀了四百多人,逃了三百多人,卫将军还在全力缉捕中,应该很快就能肃清这些敌对势力。

    不过眼下京城局势鱼龙混杂,各方势力无孔不入,陛下和夫人都是万金之躯,切不可犯险出城。

    不别的,昨日在御膳房就查获了一名兖州的死士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