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章 迂回进京
    在我的认知里,北京人最有钱,北京潘家园更是古董行内的圣地,就像朝圣者心中的耶路撒冷,但凡喜欢古玩字画的人,即使不买,到了北京也得逛逛潘家园,那是收藏界的信仰之地。

    话回来,潘家园鱼龙混杂,咱这都是真东西,拿到那,别人不得抢着要。

    可怎么去北京也是个问题,动车四个半点到北京,但218圆子的票价不是我们能承担起的,普通火车虽然便宜,但得12个时,不是怕坐车辛苦,而是漫长的旅途让人心痒难耐。

    还有一点,火车站得安检,一过安检都露馅了,不夸张地,带一瓶剃须喷雾都得被查出来没收,更何况我们这些不清楚来历的古董。

    要是坐客车,进京也有检查站,风险也比较高。

    我们研究了半,也没研究出来怎么过去,想过租车,但费用高,而且只赵悟空和四驴子有驾照,有驾照不等于会开车,何况赵悟空还是一个爱走底道的主。

    累了一晚上,我提议先睡一觉,但看到这些古董摆在面前,他俩都没有困意,心里话,我也不困。

    四驴子点烟道:“狗狗,你野路子多,想想怎么能去北京?”

    我咧嘴道:“这玩意有啥野路子,铁路是国家的,还能找人卖铁路呀。”

    话刚出口,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呀,有钱好办事,我兴奋道:“什么时候出发,我能让你们上火车。”

    “咋上?”

    “找红帽呀,就在火车站门口,一个行李箱十块钱,直接给你送上车,还过啥安检。”

    “卧槽,狗哥牛逼。”四驴子道。

    “啥时候走?”我问。

    四驴子笑道:“那还等啥呀,直接走呀,车上睡觉不就完事了。”

    走就走,当时走的沈阳站,我们三个的穿着,放在十年前就是卖火车站门口卖黄碟的,大长风衣加帽子,活生生的卖片大哥。

    进站前我又心生一计,迂回进京,先去津,然后再转车去北京,津离北京近,到时候怎么都能过去,重要的是去津不用二次安检。

    赵悟空排队买票,我和四驴子佯装抽烟观察着四周的情况,黑车司机在出站口揽客,红帽拉着拖车高喊“十块、十块、一件十块。”

    不多时,赵悟空拿着三张硬座票出来了,三个人太明显,赵悟空长相就像条细狗,加上戴着眼镜,不是大学生吧,也得是个衣冠禽兽,咱也不知道以赵母的奶水,怎么能把他喂成一条细狗。

    我和四驴子撤到火车站对面,赵悟空拉着行李箱在进站口附近徘徊,等待红帽的搭话。

    要不然红帽是专业的呢,没五分钟,行李箱就被红帽装上了拉车,我们的座位号是5车89-91,为了安全起见,我让赵悟空成了5车66-68。

    交涉完成后,赵悟空绕了一圈过来和我们会合。

    我的计划是等距离开车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再进站,这样万一有啥变故,我们也能跑路。

    估计是行李没凑够数,红帽拉着我们的行李箱在进站口来回走,旁边就是警察和武警,红帽哪是在路上走,那都是在我脑瓜仁上蹦迪。

    我们忐忑地看着红帽的一举一动,一旦有警察上来排查,我们直接撒丫子就跑。

    好在有惊无险,红帽直接从乘务员通道把我们的东西送上去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乘务员通道,反正就是火车站外面的一个大铁门,红帽和看门的直接打了声招呼就进去了。

    排队安检上车,红色的车皮尽显年代感,我们没直接上车,而是在座位旁边的车窗外抽烟,透过玻璃看着车内的一举一动。

    一直等到了乘务员催促,我们才上车,上车后我们也没去管放在66号上面行李箱,而是各自寻找座位,可能是淡季,车上没有多少人,我们随意分散而坐,只等待到达津站。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江湖规矩,也可能是火车上没有多少人,大爷大妈上车第一件事就是脱鞋,坐硬座脱鞋,把脚搭在对面的座椅上,加上泡面、蒜香肠,各种气味混合,那感觉就像是春时的酸菜缸,好一个酸爽。

    不过有古董在心里面支着,一切不利条件我们都能接受,现在是不困也不饿,反而有点亢奋,但还是佯装睡觉,眼睛是闭上的,耳朵却机灵的很。

    到了津站已经是半夜,刚一出站门口就有人喊“打车么兄弟...去哪呀,兄弟。”

    面对这些,我们选择了无视,其实我们是想打车,但是还没出津站就打车去北京,现在又不是旅游旺季,那不纯纯让人怀疑吗?

    津站前面是个广场,除了拉客的黑车还有一些询问住店的大姨,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穿着暴露的少妇一直跟着我们,问什么崩一锅吗?

    四驴子回怼我们连苞米都没带,拿啥崩。

    少妇骂我们傻逼后斜眼离去。

    一直在东北呆着,哪知道津方言,我问四驴子什么是崩一锅,四驴子告诉我是崩爆花。

    那确实崩不了,真没带苞米。

    津站对面是海河,旁边是解放桥和世纪钟,对面一排哥特式建筑,对于我这个土包子来,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大城剩

    太他娘的壮观了。

    ……

    多一句,2022年我还真留在津了,没事喜欢去解放桥摆摊卖叶紫檀,基本上卖不出去,不过眼前路过的都是白花花的大腿,我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套用津饶话,嘛钱不钱的,乐呵就完了。

    现在想起十年前少妇崩一锅的事,我还是会笑得前仰后合,谁能想到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在津桨崩锅”?哈哈哈,来津记得带苞米,要不崩不了。

    ……

    回2011年,拉着行李箱在海河边上徘徊了很久,光解放桥就走了七八圈,桥上还有人在卖唱,赤膊黑皮没有手的大爷在一旁乞讨,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烟火气。

    其实我们也想找个地方坐一会,但两两夜没合眼了,那是真困啊,万一睡着了古董被人顺走,我们连回去的车票钱都没有,那就得在赤膊黑皮没有手的大爷身边开分店了。

    熬到了凌晨四点多,正是狗都打瞌睡的时候,我们决定找黑车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