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9章 胡惟庸的野心,想谋权篡位?
    “呵呵......!”

    “既然燕王朱棣都不甘心,那么,他自然会有自己的办法和决心。”

    “这一点,燕王朱棣也许会向唐太宗李世民学习。”

    “我听说燕王朱棣非常喜爱读唐史,并且对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崇拜。”

    “当年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获得他大唐王朝太子之位的,不就是将自己哥哥弟弟全都斩杀了吗?”

    “并且,还将他大哥的子嗣,全部斩尽杀绝。”

    “如此一来,唐高祖李渊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只剩下李世民这么一个嫡子,只能认命其为大唐王朝太子。”

    “虽说唐高祖李渊多次答应,原本要立李世民为大唐王朝太子可一次又一次的食言了。”

    “由此可见,唐高祖李渊,其实并不想过早的退位让贤。”

    “他其实不是不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是想要多当几年皇帝。”

    “所以,他利用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抗秦王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是一个高手,他善于处理朝堂之上的平衡,让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形成了对立面,谁也奈何不了谁。”

    “可就是这一点,直接逼得李世民和李建成,从相亲相爱的亲兄弟,开始互相露出屠刀,争锋相对。”

    “最终,太子李建成忍不住,对秦王李世民动手,可李世民早就安排了探子在李建成那边,得到消息,将计就计,实行反杀。”

    “而现在,不正是如此嘛?”

    “陛下将手中的权力,全部都交给了太子朱标,必定会让秦王、晋王、燕王,内心不快。”

    “而燕王,年纪最小,势力最弱,最需要帮助。”

    “秦王和晋王,到时候鹬蚌相争。”

    “燕王则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太子朱标,活着,他是太子。”

    “那么,死了呢?”

    “或者,也来一场玄武门之变呢?”

    “主角,可以换成秦王、晋王,那么,燕王就没有了威胁。”

    “如若燕王是主角,那么,携带百万雄师,焉能大败?”

    “燕王原本最难登基称帝,我们却能够帮助他,登基称帝。”

    “那么,我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居功至伟。”

    “他之后也会更加依赖我等,我等的地位,岂不是更高?”

    “至于秦王和晋王两兄弟,现在太子还活着,他们自然不会争夺皇位,可如若太子死了,他们必定会大打出手。”

    “或者,诱惑秦王和晋王造反,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一些事情,是人做不到的。”

    “只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愿不愿意去思考。”

    “有些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胡惟庸冷笑一声,眼眸之中闪烁着金光,嘴角微微上挑。

    原先他就已经看出燕王朱棣有造反之意,因为他觉得自己也是皇子,为何没有能力成就太子?

    并且他还知道燕王朱棣的偶像就是,大唐王朝太宗皇帝李世民。

    那么当年大唐王朝太宗皇帝李世民,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还不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直接就将自己的亲哥哥、还有亲弟弟,甚至亲侄儿们,全都斩尽杀绝。

    这才让唐太宗李世民有了成为大唐王朝太子的机会,最终才让他登基称帝。

    “燕王朱棣,真的愿意嘛?”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虽说是击杀了自己亲哥哥和亲弟弟,最终才成为大明王朝太子,最后甚至登基称帝。”

    “可毕竟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千古明君,他将大唐王朝从无比弱小破碎,乃至整个历史王朝的巅峰。”

    “要知道当年大唐王朝人口只有九百万,当年五胡乱华,汉族人口也只剩下了四百万人。”

    “大唐王朝如若没有李世民统一的那么快速,恐怕也会步入五胡乱华的后尘。”

    “这已经居功至伟,可燕王朱棣呢?”

    “他一个半大孩子,胡相,您觉得,他能够和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

    “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污点,只是杀兄弑弟,其他的,可都是万古之盛啊?”

    “不光光扫平四夷,甚至拿下了漠北最强大的草原王朝——东突厥。”

    “东突厥之强盛,乃是草原种族之最,戎狄炽强,古未有也,东突厥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

    “并且,中原所有的大小割据势力,全部臣服于东突厥的手中。”

    “在冷兵器时代,东突厥的实力,根本无人撼动。”

    “百万铁骑,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如若不是我们大明王朝,现在拥有了枪炮,拿什么抵挡百万铁骑啊?”

    “燕王朱棣,如若没能力,那么,最后我们可是会遗臭万年的?”

    “唐太宗李世民毕竟已经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做到了政绩,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以九百万的弱小之国,数十万大军,连守全国土地都不够的这么一点小兵,就能够征服漠北。”

    “屡屡以少打多,百战百胜,虎牢关三千铁骑横冲十万大军,生擒窦建德。”

    “岂是燕王朱棣能比?”

    “如若真的杀兄称帝,恐怕连带你我二人,都要被打上谋逆、千古罪人的字样。”

    “这?”

    涂节眉头紧锁,如若真的要杀了朱标,让朱棣登基称帝,似乎并不妥当。

    因为他觉得燕王朱棣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他如何能够和唐太宗李世民作比较?

    唐太宗李世民最后做了千古一帝,一辈子,也就只有杀兄弑弟这一个污点,是怎么也洗刷不干净的。

    可其他的,全部都是夸赞。

    将一个九百万,残破不堪的大唐王朝,变成了一个世界最强帝国,这一番操作,简直让人佩服不已。

    整个历史之上,谁能够办到?

    一年助父登基称帝,虎牢关三千五百铁骑横冲十万大军,一战擒那河北霸主窦建德,覆灭河南王世充。

    快速结束汉族百姓的纷乱割据势力,挽救了当年正在步入灭绝的汉人。

    如若当时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快速统一天下,突厥南下,除了大唐王朝会出兵抵抗其他人,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敢对抗突厥。

    因为当时整个汉人江山割据,势力,全都臣服于东突厥,包括大唐王朝。

    大唐王朝有足够的野心,会反抗,还有实力,能够稍微抵抗东突厥。

    可其他的势力,连大唐王朝都打不过,就更不要说去对抗突厥了。

    突厥要是南下,联合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一起进攻大唐王朝,大唐王朝必定无法抵挡。

    之后窦建德和王世充等人,也不可能在中原战胜突厥数十万铁骑。

    等到那时候,五胡乱华,又会再现。

    依靠一个九百万人口的王朝,能够覆灭突厥,被无数大小国尊为天可汗,并且甘愿被大唐王朝驱使,成为历史之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征服漠北的皇帝。

    可燕王朱棣呢?

    他们要是跟着燕王朱棣造反,恐怕,青史留名的,可就是骂名了。

    “燕王朱棣如若是个废物,岂不是更好?”

    “我倒想要他是个废物,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岂不是你我二人说了算?”

    “陛下和太子殿下,就是太过精明,所以对我们,反而不利。”

    “我们只要扶持燕王朱棣登基称帝,他要是个蠢材,对我们更有利。”

    “我倒是很希望,他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刘阿斗。”

    “呵呵......!”

    “什么时候,需要他能够和唐太宗李世民媲美了?”

    “我们只要能够让大明王朝政治清明,在史书上修改一番,又有何妨?”

    “又有谁能够知晓?”

    “只手遮天,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涂大人,不是嘛?”

    胡惟庸冷笑一声,他内心最希望的就是朱棣就是一个白痴,如此一来他帮助朱棣登基称帝之后,朝堂之上所有的政务都会交给他来管理,那他就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并且能够随意废帝。

    只要自己掌控了朝堂上所有的势力,那么有他没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胡惟庸根本就不需要燕王朱棣拥有李世民那样贤明,因为他根本就不指望让燕王朱棣带着自己等人,名留青史。

    他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名留青史,并且只手遮天,篡改记录岂不是非常简单?

    没准到时候他还能够再进一步,毕竟历朝历代二世而亡,也不是没有。

    他内心最希望的就是燕王朱棣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一事无成的武夫,只知道打仗却什么也不懂。

    “胡相,您是要?”

    “嘶......!”

    涂节似乎看出了胡惟庸内心的想法,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胡惟庸竟然拥有如此野心,这也让他难以想象。

    要是自己肯定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因为他的野心,止步于此,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没错。”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什么他们能够得到的,而我们却不能够得到呢?”

    “历朝历代,二世而亡的朝廷,又不是没有。”

    “当年唐朝不也是因此而兴盛的吗?”

    “隋朝二世而亡,而唐朝建立在废墟之上,成立大唐王朝,并且开疆拓土,创造了盛世王朝。”

    “为何,我等不行?”

    “我倒很想燕王朱棣只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夫,那么想要铲除它,起步很简单。”

    “只要燕王朱棣登基称帝,而他又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夫,那他留下子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其斩杀。”

    “到时候如果真有那一天,你便是大明王朝的丞相。”

    “荣华富贵尽在我二人眼前,为何不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朝廷之上如此庞大的权力,那为何不能够再进一步呢?”

    “任何人都有这一份野心,而这一份野心也正是王朝的根本。”

    “涂大人,今后,可少不了你帮忙。”

    胡惟庸眼眸子之中闪烁着星光,看着面前的涂节笑道。

    由于最近胡惟庸掌控着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权势,他也越来越希望自己也有一日能够真正将其彻底掌控,他的野心随之而膨胀,而面前的涂节,也是自己人,所以,他直言不讳。

    毕竟现在二人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那么他只能够一路走到黑,辅佐自己成功。

    到时候自己还能够封他为新王朝的丞相,二人都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胡相所言极是。”

    “今后涂节,唯胡相马首是瞻。”

    涂节朝着胡惟庸拱手一拜,内心虽然有些恐惧,但是现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既然已经知道了胡惟庸的秘密,那么自己只能够答应下来,如果不答应恐怕真走不出这一扇大门。

    而且之前二人也早就已经开始密谋这一切,他也是知晓的,如果自己前去告密,那他也是命不久矣,所以他自然不敢将其消息泄露出去。

    “哈哈哈...!”

    “好, 涂大人果然深明大义。”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得保密,否则,我们很快就会人头落地。”

    “这件事情,只准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等事成之后,本官自然不会亏待涂大人。”

    “咱们也算是互利互赢,互帮互助。”

    胡惟庸看向面前的涂节,嘴角微微上挑,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胡相说的是,这件事情,属下自然不会将其告诉他人。”

    “毕竟,这件事情,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如果这一次真的能够成功,恐怕属下和胡相您就能够名留青史。”

    “属下一定唯胡相马首是瞻。”

    “以后多赖胡相帮衬了。”

    涂节看向面前的胡惟庸,谄媚道,躬身一拜。

    虽然他现在没办法反抗,那他只能够加入胡惟庸的阵营,毕竟现如今胡惟庸权势滔天,确实没有任何人能够及得上他,整个大明王朝现如今除了朱标和朱元璋,没有任何人比他的权势更加强大。

    “好说,好说。”

    “我们以后是互帮互助。”

    胡惟庸看着涂节笑了笑道。

    可没有任何人发现,躲在暗处的一只小白鼠,将他们二人的话,全部都听得一清二楚。

    ......

    东宫。

    “有点意思。”

    “这胡惟庸,还真想要当司马懿呢?”

    “这野心,还是不错的。”

    “高,实在是高。”

    “本宫都没有发现,原来,你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虽说不会对本宫造成任何影响,但是,你这样计策,如若换做其他人,还真有成功的机会。”

    “不过,北平之后会被蓝玉镇守,想要泛起浪花,他第一个就会发现。”

    “以老四的能力,不是我看不起他,他的能力虽强,可比起蓝玉来,还是差了不止一大截。”

    “更别说,神机营根本就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攻下的。”

    “就算来五万大军,也未必能够攻占本宫的神机营卫所。”

    “而调动如此多的大军,蓝玉早就听见风声,带人杀过去了。”

    “老四,又有何用呢?”

    “你们打的算盘,也不过只是自娱自乐罢了。”

    “这一次,你们的利用价值,也已经到头了。”

    “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为大明王朝献身的时候了。”

    朱标嘴角微微上挑,眼眸之中闪过一抹冷笑之色。

    原先朱标就有对胡惟庸一百个不放心,早就在他身边安排了‘密探’,这些密探,根本就不可查,而且拥有人一般的智慧,根本就抓不到它们。

    想要偷听情报,简直在简单不过。

    只不过,胡惟庸对于朱标来说,还算是有些用处,所以一直也没有将其处斩。

    “阿冰,倭寇国皇族,运输到哪里了?”

    朱标看向身边的阿冰,冷声道。

    “启禀太子殿下,倭寇国皇族优先运输,如今已经在上海登陆。”

    “按照行程,今日晌午,便可到达。”

    阿冰朝着朱标拱手道。

    “很好。”

    “宣胡惟庸过来。”

    朱标点了点头,冷笑一声。

    “喏。”

    阿冰拱手一拜,躬身离去。

    “胡惟庸,你最后的利用价值,也没有了。”

    “安心的去吧!”

    朱标冷笑一声。

    ......

    “微臣胡惟庸,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胡惟庸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朱标面前,跪地叩拜道。

    “嗯。”

    “惟庸啊,如今倭寇国的皇室都已经被运输回来。”

    “他们有南北两大皇室。”

    “所以说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阶下之囚,但毕竟还是倭寇国的皇室一族,本宫安排你前往句容迎接。”

    “并且,不得让他们入京。”

    “要让他们,永远消失。”

    朱标看向面前的胡惟庸,微微一笑。

    “永远消失?”

    胡惟庸微微一愣,看着面前的朱标,背后发凉。

    他没想到,朱标居然会安排自己前往处理这件事情,倭寇国虽然已经被覆灭,可百姓还在被迁移回来的途中。

    他们很多人,原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皇帝,如若知道自家皇帝被杀了,恐怕会开始闹事。

    “太子殿下。”

    “如今倭寇国百姓还在迁移当中,直接就让他们消失?是否太早了一些?”

    “昔日唐高祖李渊,就是不听从唐太宗李世民的劝解,击杀了河北霸主窦建德,最终导致河北叛乱不止。”

    “如今我们要杀了他们的南北朝皇帝,那岂不是,让倭寇国的百姓,更加怨恨我大明王朝?”

    “到时候,恐怕这些人在路上都会闹事,以至于让迁移人口的队伍,出现躁动。”

    “很有可能,会引起倭寇国百姓的不满,不配合迁移工作。”

    “也许会出事?”

    胡惟庸看向面前的朱标,微微一愣,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无妨,倭寇国已经战败,并且,他们的武士已经全部被抓。”

    “不会有什么异动。”

    “更何况,消息不会走漏。”

    “你负责去处理这件事情。”

    “还有,将所有皇室男子击杀,女子留下。”

    “如若皇室当中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也可以带回来。”

    “其余的,全部击杀。”

    “剩下的事情,你负责解决。”

    “还有问题吗?”

    朱标摆了摆手,态度坚决,看向胡惟庸道。

    “喏,微臣遵旨。”

    胡惟庸眉头紧锁,左思右想,想不出朱标为何要这么做。

    但是,君命难违,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够上前接旨。

    “下去安排吧!”

    “你亲自前往,替本宫,送他们一程。”

    “好歹也是倭寇国的皇族,就让他们有一个体面的死法。”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胡惟庸柔声道。

    “喏。”

    “微臣告退。”

    胡惟庸拱手一拜,躬身离去。

    “王轩,拟制。”

    等胡惟庸离开后,朱标看向王轩,冷声道。

    “喏。”

    王轩躬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