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这个月月初,鬼子清乡,医院被叛徒出卖,鬼子和伪军包围,王曙在转移的途中打光了子弹,拉响了手榴弹。石光离队,找叛徒报仇,同归于尽。”赵团长悲痛的说道:“都是好战士。”

    “等你们培训结束,我们一起走。”杜娇娇说道。

    这边已经算是步上了正轨,距离海岸线比较远,鬼子的舰炮打不到,飞机轰炸也不怕,地面进攻,只要不是几十万军队同时进攻,完全啃不下这块根据地。

    杜娇娇就差用混凝土把这块根据地围起来了。

    水泥钢筋多到用不完,害怕过期,就拿给村民建造房子,石头代替砖头,真要有几十万鬼子来打,打到最后,用这些房子当阵地也足够鬼子喝一壶的。

    这段时间,再买了一些子弹,还有四个炮兵营的装备,就等着黄金去结算了。程远龙甚至已经提前把炮兵教材都给了她。

    来培训的人员,从一开始的一个星期延长到了半个月。

    标准的八十年代炮兵营的装备,每个营四个连,一个指挥连,三个炮兵连,每个连都是九门炮,三门122毫米牵引榴弹炮,三门85毫米牵引加农炮,三门107毫米牵引火箭炮。

    真正武装到了牙齿。

    价格喜人,废铁价,但炮弹很贵,杜娇娇这段时间收新四军给的报酬太少,根本不够,新四军这段时间反清乡力度很大,总算弄了一吨黄金,现在还在运过来的路上。

    八路军那边听说了之后,心里急的跟猫爪一样,早就准备好了黄金,准备买枪买炮。

    “这段时间老团长你带人好好的住下,我这边给新四军买好了炮,就一起回去。”杜娇娇带着他们住下。

    这里是新修建的房屋,宽敞明亮,集体宿舍,一间四人间,上床下桌,通了电,集体淋浴房。

    赵团长看什么都稀奇。

    床不是买的,而是村里手艺人按照图纸给打的。

    杜娇娇安顿好他们之后,不一会儿又带着一个小队的战士给搬来了教材,笔记本,圆珠笔,迷彩服。

    这部分的教材发给吴娇娇让她复印的。

    工作地点,仓库。

    白天上课,没课的时候在仓库。

    杜娇娇自从把这些事情都交出去之后,轻松多了,不像一开始,事事关心。

    那边,吴娇娇组建了一个工作室,专门给她收集各种工具书的资源,转化繁体字,然后繁体字一本,简体字一本,打印,装订。

    以后要以简体字为主,根据地的学校也开始教授简体字和繁体字。

    总要有个过渡。

    一开始,她那边只要一逮到杜娇娇出现,就各种问个不停,之后,熟练了,知道哪本书可以打印,自己可以拿主意。

    赚的钱不多,足够几个学生生活费。

    最近,杜娇娇给安排了一个任务,做电台。

    就是那种老式电台。

    她又找了十几个人买零件,组装电台。

    而且,还有乡下的合作社那边粮食要收购,忙的连找对象的时间都没有。

    以前上高中,她的父母说要是敢早恋,就打断腿,现在一上大学,反倒是催着她找对象。

    当时听到她的嘀咕,杜娇娇莫名其妙的想到了魏峰。

    分发了资料,赵团长和别的培训学员早早的去了教室,教室里面的桌椅也是村里的木匠打的。

    宽敞明亮的教室,足够容纳一百人同时学习,麦克风和喇叭也足以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老师说什么。

    赵团长坐在教室内,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放学后,中午有一个半小时吃饭休息,到了食堂,食堂也很大,足够容纳上千人同时进餐。

    赵团长在葛梦梦的指引下,拿了餐盘,排队打饭,菜品不多,也没得选,递进去一个餐盘,三下两下盛好了,赶紧滚蛋。

    自己盛饭,盛汤。

    还有葡萄,绿色的,看上去没熟,吃起来很甜。

    赵团长面对餐盘里面的大块红烧肉,神情再次恍惚起来。

    “赵团长,咱们是在华国哈。”一个战士小心翼翼的不敢动筷子。

    杜娇娇也来吃饭了,今天是红烧肉,葛师傅做的红烧肉很好吃,杜娇娇个子最矮,只露出头顶,葛师傅就知道是杜娇娇来了。

    专门挑了几块瘦一点的肉,又给了半勺肉汤,笑眯眯的递还出去。

    “谢谢葛大爷。”

    杜娇娇环顾了一下,看到赵团长和一个不认识的战士坐在一起,她也凑了过去,然后盛饭,没盛汤。

    “怎么不吃啊?不对胃口?晚上给您老加个餐,我那房间有酒,晚上放学了去我那,给您老拿几瓶,不过不能喝多啊。”杜娇娇夹了一块很瘦很瘦的红烧肉,放进嘴里,细细的品味。

    “这里竟然吃得上红烧肉?”赵团长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哦,独立大队有两个养猪场,估计有一千头猪,一个大型的养鸡场,不知道有多少只鸡,还有几个鱼塘,都是百十亩的鱼塘,不过鱼长得慢,估计明年才能吃上鱼。小米虾明天才有。”杜娇娇指着食堂小黑板解释了一下。

    整个华国,她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区区两个十几个村子,,杜娇娇只买了两个养猪场的猪,整个养鸡场的鸡,又购买了一些鸭子老鹅,以及孵蛋机器 ,再加上几万斤的鱼苗,轻轻松松可以补充到这里的人员供应。

    至于喂养的饲料,更简单了,弄一个青储饲料厂,再办一个小型化肥厂,一个立体的养殖种植体系就出来了。

    原料不够,就出去购买,买不到,新四军会想办法打下来的,听说新四军准备拿下铜陵。

    开荒有拖拉机,收割有收割机,鱼塘就更简单了,两座山,两头用水泥钢筋一堵,下几场雨,就是一个鱼塘。

    杂交稻,一年可以三熟,才种植下去,还没有成熟,但她有一个多快好省的供应商,各种粮油,便宜的很,随便来个千八百吨,足够这里吃到过年的。

    过渡期结束后,走上正轨就好了。

    有几个统字辈的特务到这里潜伏,然后自首了。

    政保处那边现在主要的任务是甄别难民中的特务,以及已经潜伏进来的特务。

    听说总部那边在考虑在这里试行一下纸币了。

    鬼子的侦察机和轰炸机来了几次,最庞大一次规模来了二十多架,但都有有来无回,全部被打了下来,鬼子也就老实了。

    如果说现在,整个华国哪里最安全,没有地方比独立大队的根据地更安全的地方了。

    杜娇娇简单的把这里的模式说了一下,赵团长不太懂民生,但他对面的小战士却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