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8章 空间站计划
    唐欣笑着夸了大嫂两句,“嫂子,你这包饺子的技术见长啊,等回到N城,我哥和大林子经常能吃到你包的饺子了!”

    林湘湘刚想客气两句,就被她的乖儿子卖了。

    大林子连忙求饶,“大姑姑,你饶了我和爸爸吧,我宁愿吃盒饭!”

    唐欣没想到大侄子宁愿在外面吃盒饭也不吃大嫂做的饭菜 可见大嫂确实不善厨艺,那个,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反正她也不会做,便给了大嫂一个建议,“嫂子,你还是找个会做饭的保姆吧!”

    在唐欣的印象里,天天吃盒饭真的很不健康。

    林湘湘知道大姑子只是担心大林子,没别的意思,也没什么不好的想法,笑了笑才道,

    “平时我和你哥都在单位食堂吃饭,大林子一个人在家吃饭,还特意找个保姆专门给他做饭太奢侈了,我一直都是在学校附近的饭店给他定的两餐,卫生也方便。”

    唐言对大孙子戏谑的道,“大林子天都天上馆子,小日子过得滋润啊!”

    唐孝林被爷爷的话说的哭笑不得,天知道,他多想吃奶奶做的饭菜。

    唐言的这话惹得大家好笑不已,也缓解了林湘湘的尴尬。

    同学关心了一下哥哥嫂嫂的工作情况,还有小妹和大侄子的学习状况。

    小弟虽然还小,但是她也特别问了几句小家伙在幼稚园的趣事。

    一家人在装了暖气的餐厅里吃着热乎乎的饺子,聊着工作和生活,时不时的传出阵阵笑声。

    ……

    九九研究院里,载人飞船设计图和实验数据的学习小组进行的很顺利。

    唐欣除了带领大家学习的载人航天技术,给大家介绍了她对载人航天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研究航天飞船,然后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才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这些事情本就是现成的,她也是挪来使用罢了,没出什么力气。

    就在她带领大家学习先进技术的时候,国家政府准备也开始行动了。

    唐欣的申请通过后,大领导也给军部下发了文件,招收航天员进行日常训练。

    她所拿出的载人飞船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技术,这个技术早有多方使用的经验,现在拿出来就能用。

    大家在学了十来天后,也对航天航空也功能的一些技术也有所了解。

    唐欣特意考了考大家一些问题,“关于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核心舱,货运飞船的性能,大家谁来回答一下。”

    钱小年见大家好像是不好意思开口,就先开口道,“那我来开个头,说说载人飞船的性能,神舟载人飞船采用的是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这三舱构成,

    总长约9米,总重约8吨,乘员人数3人,能够自主飞行7天、停靠飞行180天,还加载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全部功能。”

    唐欣轻轻的笑着对钱小年吐槽,“你倒是会选,选个了最简单的来回答。”

    惹得在座的各位纷纷好笑不已,能被院长吐槽打趣的也就只有钱小年了,这家伙脸皮厚,还性子跳脱,一点也不像三十多岁的成熟男人,就跟个大男孩一样。

    蔡尧举手说道,“那我来回答一号实验舱的性能问题,一号实验舱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约23吨。

    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构成,其主要任务是支持密封舱内应用和舱外试验,备份核心舱部分平台管理功能,存储货物。

    配置主份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并配置小机械臂。

    一号实验舱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在发射时可以装载8个实验柜,

    包括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柜以及3个为后续预留的空置实验柜;

    有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以及平台飞行所需要的设备。

    还配备了目前柔性太阳翼,双翼全部展开后可达55米,太阳翼可以双自由度跟踪太阳,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千瓦时,可以为空间站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

    唐欣看着大家问道,“他说对了吗?”

    老何说道,“蔡尧同志总结的非常准确。”

    李潇选择回答了二号实验舱的问题,“二号实验舱和一号实验舱基基本相似,全长17.9米,直径4.2米,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3吨,可为航天员提供超过32立方米的工作与活动空间。

    从舱段的功能性上看,相比一号实验舱,梦天实验室更加侧重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科研任务,

    不再配备再生生保系统以及睡眠区、卫生区,转而成为空间站三个舱段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

    其舱内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前沿实验项目,比如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

    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信息方面的能力支持并确保它们在太空环境下开展各类实验,

    尤其是载荷舱上还配置了两块可在轨展开的暴露载荷实验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站的载荷支持能力。

    二号试验舱还使用了创新货物气闸舱、载荷转移机构和方形自动舱门技术。

    其中货物气闸舱就在载荷舱内部,通过载荷转移机构,能够把体积1.15米x1.2米x0.9米、重量400千克以内的货物自动送到舱外,

    极大地减轻了航天员的负担,方形自动舱门也是此功能的配套设计,宽度1.2米,能够全自动滑移,

    这项功能也可以用来在太空释放微小卫星,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

    赵建峰叙述了核心舱的性能,“核心舱是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起飞重量22.5吨。

    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是空间站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主份舱段,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能力。

    核心舱长16.6米,空间约50m3,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共有3个对接口、2个停泊口和1个出舱口。

    节点舱位于核心舱的前端可对接2个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还充当了气闸舱的作用,供早期出舱。

    生活控制舱分小柱段和大柱段,能够提供三名航天员生活、工作空间以及配套支持系统。

    小柱段有三个睡眠区,每名航天员都有一个独立的睡眠区,还有卫生间。

    大柱段是乘组工作、控制、锻炼和休闲的地方,资源舱是非密封舱,为空间站提供电力、推进燃料等必需资源。

    末端同样有一个对接口,用于对接“天舟”货运飞船,以接收太空快递。

    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2个停泊口位于节点舱的左右两侧,出舱口在节点舱上方(远离地球方向),3个对接口中的2个分别位于节点舱的前端和下方,最后一个对接口在天和核心舱的后端。

    核心舱还搭载了一支大型机械臂,展开长度达10米、最大承载质量25吨。

    天和核心舱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经在轨维修后,使用寿命可达15年。”

    这些都不用唐欣询问,就有研究员主动回答她之前的问题。

    坐在最后的一位研究员道,“天和空间站总体呈三舱t字形布局,天机核心舱居中,是t的一竖,两个实验舱分别位于右侧和左侧,两个实验舱通过天和核心舱前端的节点舱对接。

    等到三个舱段完成在轨建设后,空间站总质量达到68.5吨,总长度约20米,宽约40米。

    三个舱段都是各自带有太阳能电池板。

    负责为空间站运输补给物资和载荷、补加推进剂、在轨存储和下行废弃物资,等到任务结束后就会被控制陨落于预定区域。

    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由货物舱和推进舱两舱结构组成,最大装载状态下重量达13.5吨,最大运载能力6吨。”

    接着还有其他人回答了其他问题。

    唐欣见发生都了解的清清楚楚,也就吩咐他们继续下面的学习任务。

    只要大家学完这些技术,再有唐欣在旁指导制作航天载人飞船,这事绝对是百分百能成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