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5章 会见
    马车到了宫门口,沈锦山下了马车,引着南平国主和司徒韶往皇宫内走去。司徒韶在大恒多年,进入皇宫这却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他刚到大恒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个几岁的孩子,跟随着当时的使臣一起来到了大恒的皇宫。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眼下自己长大了,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的心情不可谓不起伏。

    南平国主看着弟弟的神色,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以前是父亲迫不得已,是南平国迫不得已,才将你送了出来。眼下,这一切都要过去了,哥哥来带你回家了。”

    司徒韶的眼圈发热,朝着自家兄长点了点头,稳住了情绪,跟随着沈锦山一起往瑶华阁走去了。

    兰台小筑内,赵宁儿也换好了一身衣裳,她原本是打算去将九公主也抱过来一起去玩的,但是温贵妃不放心:“慧儿年幼顽皮,今日皇上和公主是要面见外邦使臣,慧儿还是不去添乱了。”

    知道她是担心其他人照顾不好九公主,赵宁儿有些无奈,也没有勉强。自己收拾妥当,便去给刘贤妃请安,然后就去了嘉学堂去接弟弟赵容。

    等到她牵着赵容,跟随着弘正帝一起来到瑶华阁时,司徒家的两兄弟已经等了很久了。

    “皇上驾到!福蕙公主驾到!二皇子驾到!”陈安高声道。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徒韶早就等得焦急,越发不安。南平国主安抚了他好几次,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自己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情也被他影响的有些起伏。

    此时见弘正帝带着皇子公主一起来了,二人忙跪伏在地,行了跪拜大礼。

    大恒并不强制要求使臣按照大恒的礼节来行礼,但是南平国主依然按照了大恒的习俗行礼,行的也是臣子之礼,足可以见其心意之诚恳。

    弘正帝当即爽朗一笑,抬手道:“国主和王子快快请起。”

    二人起身,又向着赵容还有端坐在纱帘后的赵宁儿也行了礼,礼数周到,一丝不敢错漏。

    宾主落座。

    瑶华阁的地方不是很大,是宫里时常举办小型宴会或者家宴的地方,地方小,人坐的就比较近,说话也比较方便。

    此刻弘正帝也没有面对外邦使臣的那种正式的态度,而是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淡淡一笑:“国主一路而来,着实是辛苦了。这些日子在京城,可都休息过来了?”

    南平国主忙按照大恒礼节抱拳行礼,恭敬道:“谢皇上关心,臣在大恒这些日子,沈大人安排妥帖,照顾的很好,臣早已休息好了。”

    弘正帝满意点头:“那就好。南平距离大恒千里之遥,国主亲自来接王子回去,朕也很是感动。这一次回去,朕命沈爱卿准备了一些大恒的特产,请国主带回去。”

    弘正帝的态度很随和,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天朝大国的皇帝的威严的样子,反而像一个邻家老伯一般亲切。

    南平国主和司徒韶的心情也都略略放松了一些,随着弘正帝的话,几人随意的聊了几句。

    弘正帝还没忘记今日的宴会主要还是赵宁儿缠着要听南平国的风土人情,慢慢的将话题引到了她身上。

    赵宁儿隔着纱帘道也随意的问了几个和采集珍珠有关的问题,南平国主对此十分了解,便很是详细的将过程告诉了赵宁儿。

    赵宁儿还未及表态,赵容就啧啧称奇道:“原来珍珠是这样采集的,父皇,以后的贡品就少要一些珍珠吧,不然老百姓太辛苦了。”

    弘正帝哈哈一笑,一口答应了下来:“好,朕的容儿有爱民之心,朕很是欣慰。国主,这以后的贡品就减少珍珠吧。”

    南平国主目瞪口呆的看着赵容,一个还不到五岁的孩子随口的一句话,大恒的皇帝陛下竟然就同意了。

    这也就代表着,他们不必每年为了进贡给大恒,辛辛苦苦,劳民伤财的去采集珍珠了。

    这是何等功德?

    他当即起身朝着上座的弘正帝和赵容跪下行礼:“臣代南平国百姓,谢皇上,谢二皇子殿下。”

    司徒韶也忙不迭的随着兄长一起行礼。

    弘正帝忙让作陪的沈锦山将二人搀扶起来。

    赵宁儿一直沉默的坐在纱帘后,没怎么说话,此刻见宾主都说的差不多了,这才淡声开口道:“国主这一次入京,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的时间损耗不少。国主离开南平国这么久,想来南平国内都安排妥当了?”

    听到这里,南平国主和弟弟对视一眼,彼此都知道该是时候向弘正帝陈情了。

    二人再次跪伏在地。

    沈锦山一个头两个大:这两人怎么刚起身就又跪下去了?

    但是随着二人缓缓说出南平国如今的状况,看到弘正帝越来越严肃的脸色,以及瞥向了自己的那看似不经意却饱含怒意的一眼,沈锦山的腿也有些软。

    这件事情,是庆王吩咐不得透露给皇上的,庆王说的云里雾里,他也是被蒙蔽了啊。

    此时的庆王府内。

    听完赵晟的话,众幕僚一片安静。

    庆王也是勃然大怒,再次摔碎了一套茶盏:“区区一个公主,竟然敢坏我好事?”

    赵晟安抚的扶着自己的父亲,看着他在椅子上坐下,这才缓声开口道:“虽然不知道公主是从什么开始留意到我们做的事情,但是她有自己的亲弟弟,自然是有指望的,与我们王府对立上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况且福蕙公主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做事沉稳小心,数次将涟王拉出来垫背,我们竟然一直都没有留意到她,这才给了她可乘之机。”

    底下一名幕僚站起身,恭声道:“王爷,二公子,既然福蕙公主对我们起了疑,那么公主就不能留了。以她的身份地位,和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她想要对付庆王府实在太过简单,甚至都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只要她在皇上面前挑拨几句,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其他幕僚也纷纷附和,但也有人面有难色。毕竟公主是什么身份?又是养在深宫里,她们想要杀公主,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