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岌岌可危
    展苗枝在茶楼坐了没多久,司徒韶就也赶来了,宾主见礼落座后,展苗枝看着司徒韶:“王子有什么话要对在下说?”

    司徒韶紧张的搓了搓手,看着自己面前的茶盏,这才犹犹豫豫的开口:“少将军,不知道你可不可以想办法让我和兄长面见皇上?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他说着,那声音里也忍不住带上了几分哭腔。

    展苗枝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原来,南平国这些年一直饱受着周边那些国家的欺负,那些国家看中了南平国的珍珠,想要抢占这个地方。只是碍于南平国是大恒的属国,这些国家也就是比南平国强大些,和大恒还是无法比较的。

    所以南平国一直苦苦挣扎,才能勉强度日。

    可是现在,乌护部的骑兵时常出没在南平国附近,乌护部的女子也十分喜爱南平国的珍珠,乌护部的左贤王便向大王进言,不如将南平国占领。乌护部的大王还没有应允,但是囤积在南平国边境的乌护部骑兵越来越多,甚至和南平国士兵隔河相望,做饭的时候甚至可以闻到对岸的香味。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且南平国主认为,乌护部野心勃勃,占领南平国只不过是他们对大恒采取行动前的一个步骤。

    他们真正想要的,还是大恒。

    所以这一次国主瞒着所有人,悄悄的带着人来到了大恒,一是为了接弟弟回家,二则是为了想办法见到弘正帝,将这个情况禀告给弘正帝。他愿意放弃国主的位置,甘愿接受大恒朝的管辖,只希望大恒能够保护南平国的百姓。

    可是,现在接待国主的事情被交给了庆王,南平国主将所有的诉求都告诉了庆王,庆王却是将他们大骂了一通,并且勒令鸿胪寺卿沈锦山看守好南平国一行人,不得允许他们随意出去,也不允许沈锦山在弘正帝面前胡言。

    司徒韶到底在大恒居住了多年,对这里的环境比较熟悉,身边又有几个忠心的仆人,他设法乔装打扮溜了出来。

    他要找到一个可以信得过的人,可以帮助他达到诉求。

    他在这附近徘徊了许多日,好几次差点被禁卫军抓住。好在他谨慎,这一带也不是完全不允许百姓出入,才勉强没有被人发现。可是他并不认识朝中的官员,也不知道谁是可信的。

    但是出于对展老将军的信任,以及上一次福蕙公主在连玥县主手中救下他的时候,少将军也是在的,司徒韶便孤注一掷,决定冲出来试试。

    好在,展苗枝给了他回应,他总算没有白跑出来这一趟。

    展苗枝对于乌护部的了解比起南平国主和司徒韶都要深刻,他只是一听就立刻知道了乌护部打的什么主意。想要从南平国这个方向入手,多方面的对大恒进行侵略。

    而在大恒,庆王就是乌护部的内应,他又怎么会把南平国的诉求告诉弘正帝?只怕只要离开了大恒,南平国主和司徒韶的性命就已经不保了。

    展苗枝短暂的思索过后,立刻拿定了主意。他对着司徒韶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先悄悄的回到驿馆去,不要打草惊蛇,我会设法让你们见到皇上的。”

    司徒韶感激不已,他已经走投无路,只能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展苗枝的身上。虽然他和展苗枝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他相信“展”这个姓氏。

    司徒韶离开后,展苗枝依然坐在原地没有动。

    看来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庆王府的局势不利,他们便从外面寻找助力。

    这可真是——自寻死路。

    且不说乌护部不是好打发的,庆王府必然是允诺了乌护部不少的好处,才能换的乌护部的帮助。但是这一切行动都无异于与虎谋皮,最终受苦的还是大恒的百姓。

    展苗枝决不能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他很快将消息传递给了赵宁儿。

    赵宁儿很是震怒,在国家和百姓利益面前,庆王府居然还是不知进退,只知道自己眼前的那点好处,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和天下黎民的安危。

    她在兰台小筑慢慢的踱步走来走去,思索着应对之策。展苗枝让她设法,不管是宫宴也好,还是出宫微服也好,她是皇上的女儿,比他一个臣子好行事,总之一定要让南平国主见到弘正帝。

    出宫不是易事,若是搞不好还容易被父皇怀疑。宫宴吧,一般都是有母后或者后妃们举办,她一个公主就算是要请,也请不到外邦使臣。

    她思来想去,忽然一眼看到了自己梳妆台前的珍珠首饰,脑海里忽然就有了一个主意。

    她当即向外走去,对纳福和进宝道:“你们两个随我去勤政殿见父皇。”这几日,迎喜被她安排在赵容身边保护,她身边暂时只有纳福和进宝。不过她人在后宫,守卫更加森严,倒也不担心有什么危险。

    纳福和进宝应了一声,跟着她一起去了。

    弘正帝正在勤政殿批阅奏折,他是个很兢兢业业的帝王,他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比不过先祖的雄才大略,那就要比先祖勤政。处理国政,反复的思索和推敲,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所以,他很多的时间都是待在勤政殿处理朝政。

    她轻轻地走进殿内,因为这几日天气不大好,殿内熏着香,少了潮湿的味道,而多了一种淡淡的清香味道。

    她笑着赞叹道:“还是父皇这里安静,儿臣这一路走来,耳朵里听到了不少的声音,只有到了父皇这里才算是安静了。”

    弘正帝笑着从奏折里抬起头:“又听到什么新鲜事儿了?跟父皇说说。”

    他站起身,和赵宁儿一起走到窗下小榻上坐下,陈安进来奉了茶水点心,恭敬地站着,笑呵呵的看着父女二人聊天。

    赵宁儿品了一口茶,这才慢悠悠开口道:“儿臣听说昨日父皇去看王美人,结果王美人养的那只叫做招财的猫儿差点扑了父皇,把王美人吓得脸都白了。”

    弘正帝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自己找了个理由道:“那只猫儿以前对朕也很亲昵的,大约是许久不去,不认得朕了,所以才会如此。”

    赵宁儿和陈安都笑,笑完了,赵宁儿这才继续开口道:“不仅是这个,儿臣还恍惚听闻,南平国的国主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