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章 科举舞弊案
    眼下的弘正帝还真的面临着一件为难的朝政。

    因为今年上半年雨水过丰,各地粮食的产量都受了影响。不少州县都报了灾情,虽然不像以往灾年那么严重,但是弘正帝还是想要减免一部分的税收,好让百姓休养生息。

    但是这个提议在朝堂上得到了几乎所有世家官员的反对,有的人说朝廷钱粮紧缺,户部开销巨大,若是减免税收,那么朝廷的运转就会吃力。

    还有的人说,若是这种程度的灾情都要减免,那么以后稍微遇到一些天灾,这些老百姓们就会嚷嚷着要减免税收,岂不是乱了章法?

    弘正帝面对这些意见倒是也听了进去,但是也有官员上奏,说这次整体的灾情虽然还算平稳,但是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粮食的产量大不如前,百姓们糊口尚且艰难,哪里还出得起赋税?希望弘正帝针对这些严重的地区,采取仁政,安抚民心。

    几番争执之下,弘正帝有些拿不定主意。

    还是寒门出身的官员李程尧站了出来,请求皇上派出户部的官员,各地巡查,根据实际灾情进行汇报,制定合适的赈灾策略,以民生为重。

    弘正帝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谁知道,这些世家官员们又犯了老毛病,纷纷进言,想要抢夺这个巡查钦差的差事。

    这件事情最终激烈的演变成了以庆王府为首的世家官员和以涟王为首的寒门官员的家教。

    倒不是涟王多么看重寒门官员,他只是看不惯庆王,处处要和他做对罢了。

    况且庆王推举的那些人都是什么玩意啊?

    展苗枝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宁儿。

    赵宁儿看着自家弟弟在前面骑着马,迎喜三人都围在他身边逗着他玩,唇角也不自觉的勾起了一个冷笑。

    “庆王府在朝中多年经营,这件事情的最终结局应该还是以世家官员的胜利而告终。”

    展苗枝点头:“按照目前朝中的局势,应该是这样的。”

    赵宁儿看着他:“听说这次庆王推举出来的人是户部侍郎冯昌如?”上次迎喜跟踪赵晟,赵晟夜半出门,去的就是冯侍郎府上,可见彼此之间来往已久。

    展苗枝颔首:“正是。这个冯侍郎做事的本领没多少,但是做官的门道儿是门儿清,最是擅长溜须拍马,逢迎上司。”

    赵宁儿冷笑:“这样的人,做着户部的官,真是让人不放心。为官者心中无百姓,行事无规矩,甘于做权贵手中的刀柄,那实在是朝廷的一个蛀虫。”

    展苗枝听她语气,似乎对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深恶痛绝,当即露出一个笑容:“那也容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光是我所知的,这位冯侍郎所做的‘丰功伟绩’可就不下十余件,随便哪一件单独告发上去都够他喝一壶的。”

    赵宁儿眼眸中闪动着异样的神情,似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看到冯侍郎,不,是看到冯侍郎背后主子。

    想到因为冯侍郎的下台,那个人脸上会有什么样错愕的表情,赵宁儿只觉得痛快。

    赵晟,前世你如何一步步费心筹谋的,这一次我要一个个拔掉。

    这边弘正帝的巡查钦差还未定下人选,另一头,京兆府衙门前就来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书生,敲响了衙门前的大鼓。

    京兆府尹高湛升堂,传召击鼓人上堂。

    高湛惊堂木在桌案上猛地拍响,震得堂下那书生耳朵嗡嗡作响。高湛喝道:“堂下何人?击鼓所求何事?”

    那书生生的文弱,哪里见过这般的阵仗?但是听到高湛的问话,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他还是立刻挺直了脊背,直挺挺跪在地上,看着高湛,一字一句道:“草民李胜,广平郡人士,小人要状告当即户部侍郎大人冯昌如,在一年前的科举考试上徇私舞弊。”

    什么?

    高湛一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目光带着森寒之意,看着台下的李胜道:“事关科举,尔不可胡言乱语。”

    索性话已经说出,李胜也不似方才那般怯弱,而是昂着头,大声道:“草民所说句句属实,大人请看,这里是草民掌握的证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书生状告当朝从三品官员,户部侍郎冯昌如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弘正帝震怒,喝令涟王前往,与京兆府尹高湛一同协查此事,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而冯昌如,已经被缉拿在案,其府邸也被禁卫军包围,所有人不得随意出入。

    庆王府内。

    庆王坐在主位上,眉头皱的几乎能夹死一个蚊子,一众幕僚坐在下首,却战战兢兢没人敢说话。

    赵晟也在下面坐着,他的神情比起在场众人来都显得平静不少,只有那无意识叩击着桌面的手指,表明了他的内心并不像他的表面看起来那般。

    众人都安静的没有说话,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多会儿,外面急匆匆走进来一个小厮,一进来就急忙道:“王爷,查清楚了,这次负责看守冯府的,正是咱们家世子。”

    庆王闻言,神情一松,底下的幕僚们也是神情一松。

    一个幕僚开口道:“王爷,既然这次是世子带人查抄冯府,那么想必只要王爷递信给世子,让世子将一些证据不露痕迹的消除掉,那么起码是可以将咱们王府和冯府的牵连洗干净了。”

    另一个也说:“正是,世子毕竟是庆王府的世子,王爷的话世子会听的。”

    庆王脸上终于难得露出一点笑意,冯昌如的事情闹出来这么久了,他一直忧心,设法试图保住这个重要的棋子。

    但是这次负责的人偏偏是他的死对头涟王,涟王早就巴不得抓住庆王府的把柄,让他想做点什么却又不敢。

    既然无法保住冯昌如,那么就只能舍弃他,丢掉一颗棋子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住庆王府。当务之急是要将庆王府和冯昌如之间来往的可能的证据全部消灭掉。

    庆王当即就准备要去修书一封,让人递给自己的长子赵淳。就在这时,赵晟忽然开了口:“父王,不可。”

    庆王握笔的手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