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少将军的婚事
    早朝时他提及了一句,就有不少世家官员开始争抢这个位置。

    毕竟带着朝廷的拨款,到了地方上,这笔钱该如何使用,可全是朝廷专员说了算的,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可大着呢。

    弘正帝自然知道这些世家官员们在打什么主意,他当时没有表态,只是问了寒门官员和世家官员对于赈灾一事的看法,以及后续的做法。

    那位寒门出身的李程尧说的话倒颇合他的心意,而且李程尧任职这些年来也是兢兢业业,是个做实事的。

    他当时便想要任命李程尧担任此次赈灾的专员。

    可是没想到,以清河崔氏为首的世家官员纷纷反对。

    尤其罕见的是,崔氏这一辈的掌权人,也就是崔皇后的兄长,当朝丞相崔兰德极力反对他重用李程尧。

    弘正帝想到当时崔兰德言辞犀利,步步紧逼,坚决反对他重用李程尧的模样,弘正帝的心头就是一阵火大。

    这些年崔家的势力越发壮大,俨然有和皇权抗争的实力。

    虽然崔兰德一直很谨慎,崔家约束子弟也十分严苛,但是让帝王感到忌惮,本就是世家的原罪。

    弘正帝觉得自己对于崔家的忍耐也在逐渐的消磨。

    如果他的朝堂之上,皇帝没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只能任由这些世家官员为所欲为,甚至成为某些世家的一言堂,那么大恒朝的天下,迟早会江山易主。

    打压世家,迫在眉睫。

    弘正帝想到最后,提着的御用毛笔顿了顿,还是忍着气,草拟了一份诏书,准备任命世家官员前去赈灾。

    刚要落笔,就见他身边的大太监陈安弓着腰走了进来,脸上的神情颇为欢喜的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皇后?

    弘正帝当即眼皮一跳。

    崔皇后身为大恒国母,且是顶级门阀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一举一动莫不合乎礼仪规范。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在臣民口中母仪天下的皇后,在弘正帝的心中却也慢慢变成了一个木偶般的人,不仅没有女子的柔情,甚至还缺失了做人该有的七情六欲。

    弘正帝很多时候是故意冷落她。

    崔皇后也不知道是自恃身份,还是知道了自己对她的冷淡之心,几乎不曾来勤政殿找过自己。

    她现在过来,难不成也是为了朝堂之事来的?

    他心头忽然涌起一股怒气,愤怒的握紧了拳头。

    凡是帝王,最担心前朝和后宫有瓜葛,里通外合,辖制着皇帝的朝堂。

    没想到这崔家竟然敢这样一头撞上来?

    他很是不悦的放下笔,看来这赈灾专员的事情,他还要再斟酌一番。

    他强压下不满的情绪,淡声吩咐道:“让她进来吧。”

    陈安是个人精,只一句话,就看出弘正帝不高兴了。

    他应了一声,有些忐忑,忙转身去请皇后。

    不一会儿的功夫,只听到轻微的脚步声。

    弘正帝抬起头,就看见崔皇后站在不远处,姿态端庄的行礼:“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安。”

    那一举一动,简直让人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误来,真不愧是后宫礼仪规范第一人。

    弘正帝看着她,崔皇后穿着淡蓝色绣折枝白梅,且做了浅金滚边的上衫,下穿白底绣折枝红梅长裙,站在那里,自有一种清雅风姿。

    她其实并不像是那种门阀世家养出来的姑娘,除非必要的场合,她不喜欢富丽奢华的打扮,喜欢的颜色也是淡雅如菊。

    弘正帝曾经是很喜欢崔皇后的。崔氏出皇后,崔皇后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弘正帝年轻的时候,地位还不够稳固,这样一个贤内助能够解决他所有的后顾之忧。

    只是崔皇后虽然哪里都好,在宫里的时间越久,她就越来越好像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假人一样,她的一举一动务必要做到十足的规范。

    就算是二人私下里相处,崔皇后也总是端着皇后的架子,倒衬托的他这个皇帝有些荒诞跳脱。

    弘正帝是皇帝,他忙碌完了朝政,回到后宫,就希望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而不是时时刻刻把规矩挂在嘴边的皇后。

    再加上崔皇后背后还是弘正帝最为忌惮的崔氏。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的感情就彻底的淡了下去。若不是老祖宗的规矩,初一十五必须宿在皇后宫里,只怕弘正帝早已把崔皇后抛在脑后了。

    毕竟,他是皇帝,可以拥有的选择太多了。

    弘正帝看到崔皇后又是一副礼仪典范的模样,心里那股子不喜就越发藏不住。

    他淡声开口道:“你甚少来勤政殿,可是有什么事情?”

    若是为了崔氏的事情,他必将毫不留情的将崔皇后呵斥一顿。

    只是一句话,崔皇后就敏感的察觉到了弘正帝心情不佳,她原本还很放松的心情立刻荡然无存,抬眸小心谨慎的看了弘正帝一眼,规规矩矩的开口道:“臣妾今日过来,是因为护国将军府的展夫人过来见了臣妾,有一件事情,想要求陛下的恩旨。”

    她这么一说,弘正帝心头略略放松,只要不是为了崔家的事情就好。

    他淡声问道:“什么事情?”

    崔皇后越发小心起来,小心的回禀道:“是这样的,上次柔嘉大长公主随着护国将军回京,皇上让臣妾设宴为大长公主接风洗尘,当时因为福蕙这孩子身子不适,皇上和贤妃都没有过去,所以大长公主有句话没有来得及和皇上说。”

    弘正帝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崔皇后没有看他,神情恭敬的垂眸:“今日,展夫人受大长公主嘱托,进宫来见臣妾,让臣妾转告皇上这件事情。大长公主的长孙,如今已经十六岁了,因为常年随着祖父祖母在边境,在京中既不认识什么同龄的玩伴,也没有熟识的心仪的姑娘。大长公主想请皇上,为展家长孙赐婚,也是皇上的恩德了。”

    崔皇后一字一句,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转述给了弘正帝。

    弘正帝闻言,脸上的神色微微动容,随即又有些惊讶,努力的回忆着道:“皇姑母的长孙如今已经有十六岁了吗?”

    崔皇后应了一声是:“是的,少将军今年十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