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6章 区区惊雷(二)
    孔道林连写十六封书信,痛斥家族,在现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之下,不明哲保身也就罢了,竟然还选择下场投资,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他真的想不明白,明明家族已经靠上了大宁帝国最初的一棵大树,为什么还要选择多面开花?

    关键就是你要是成了也就罢了,你要是投资失败了,给家族带来的,那可不仅仅只是灭顶之灾这么简单。

    上一次人家还没有跟你全面开战,我孔道林差点被折磨的不像个人形。

    而这回你跟支持谋逆又有何区别呢?

    关键就在于安王都已经死了,你还卖什么命啊?

    你就算是打嘴上赢了又能获得什么?可你要是输了我孔家可就真被人家推上前台当马前卒了。

    那些王爷哪有一个好相与的东西啊,现在跟你好声好语的,无非是看中我们孔家还有些余力罢了。

    等利用完我们孔家,人家照样还是王爷亲王,郡王,而我们孔家则就成为历史的尘埃了。

    真是愚昧不堪,被区区蝇头利就迷住了双眼。

    那你们当年发动政变的魄力又在何处?

    你们要是把当年发动政变那股聪明劲儿用在现在站队上,这次我孔家也不必充当马前卒的角色。

    十六封书信,封封言辞犀利,简直就是指着孔家当代家族及当权饶鼻子在骂。

    而他们偏偏又不出来什么,毕竟确实是他们的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这一后果。

    现在他们满脑子想的全都是如何解决这次冲突。

    毕竟他们手下的官员已经被抓了,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什么时候把他们卖了,那可真是个未知数啊。

    他们现在唯一能赌的,就是赌这一届的锦衣卫下手仁慈一点,能让那个官员多撑一会儿。

    如果那个官员能撑得住,他们就安排这个官员体面。

    只要这个官员体面了,他们孔家在利用报纸等舆论优势营造出安王府是被一道惊雷摧毁的。

    这样各方各面都有台阶下,他们也不用当马前卒被顶在前面了。

    大宁帝国,京都。

    朝政大会上,两派人马再次因为安王府被炸上这件事吵了个不停。

    一派就坚持认为这次安王府不过是被雷恰巧击中,而另一派则是一口咬定这是有人对藩王势力心怀不满而用火药炸上了。

    两派人谁也服不了谁,都互相拿出证据来指责对方。

    看着僵持持不下的两派人,徐华再次罕见的出席在朝会上。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次炸安王府的行动是经过徐华批准的,但是他们相信徐华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明目张胆的反对他们,这样太没品了。

    因为一般下棋的人怎么会亲自跳出来和这些棋子们辩论呢,这样多掉价呀!

    所以另一派人才肆无忌惮的和那一派人据理力争,死死咬住黑火药这个话题。

    只要徐华不明确表示这次事件是他安排的,他们就敢一直咬着这件事不松口。

    徐华也是被另一派饶不要脸皮所略微震惊到,他是真没想到这些文人墨客不要起脸来,真是谁都拍马赶不上呀。

    他们就等着徐华开口这次事件是我安排的,然后再偃旗息鼓。

    还真就是除了徐华,谁都不怕呀。

    这让站在文官前列的那几位尚书脸色不是太好看,朝堂上发展到今的局势无不表明着他们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彻底掌控局势。

    这样对于他们下一步进位宰相之位十分的不利。

    当然好处就是能大大降低相国大人对他们的忌惮心理。

    事情就是这样,有利又有弊。

    他们在恼怒,无法掌控局势的同时,又在暗暗窃喜,幸亏自己不能掌控局势,不然真就成了相国大饶眼中钉和肉中刺了。

    看着争吵不休的众人,徐华也有些不耐烦。

    于是他淡淡的拿玉如意敲了一下地面,顿时镇住了满朝群臣。

    刚刚还闹哄哄,如同闹市赶集一般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像后世某节正在自习的教室一样。

    看着目光全都下垂的众臣,徐华开口便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定性。

    “区区一道雷罢了,何必如此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我大宁帝国富有四海,每要处理的正事如同过江之鲫,源源不断。要是始终就是这一件事不放,岂不是耽误我帝国的国计民生?”

    “此事就此揭过,再有纠缠不休者移交锦衣卫,东厂处理!”

    众臣全都跪伏道:“臣等谨遵相国谕旨!”

    坐在龙椅上的女帝,只能把银牙咬的咯咯作响,然后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