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琉球现状
    隆庆四年,九月十日。

    琉球岛上的硝烟正在逐渐散去,大宁帝国的士兵们已经拿下了琉球大半的国土。

    他们正在对着琉球剩余的顽强抵抗分子展开大屠杀,对于那些连投降欲望都没有的顽固分子,整个大宁帝国士兵接到的命令便只有杀戮。

    琉球被战争耗干了潜力,更是榨干了百姓的血汗。

    特别是在政变以后,他们表面上还在组织军队抵抗外来侵略。

    可是在实际上他们已经采取了不抵抗或者是出卖军事情报的战略方针,为了不让前线将领看出端倪,他们往往是通过金牌王诏,逼迫着前线将领决战。

    公孙老将军被朝廷瞎指挥坑害,损兵折将不,连本人也死在了乱军之郑

    让这位在最后的军事生涯焕发光辉的老将,落寞离场。

    也让前线许多将领十分的寒心,他们宁愿被俘虏或者带着部队成建制投降,也不愿再被朝廷的乱指挥,瞎指挥所坑害。

    百姓们更是被朝廷压榨的山穷水尽,卖儿卖女。

    写不尽的心酸,道不尽的苦楚,是化作两行血泪从百姓的眼中流出。

    而大宁帝国的占领区则是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大宁帝国运过来的粮草资金,让这里的百姓过得比原来更加安逸舒适。

    大宁帝国的政策更是让地主哀嚎,百姓欢呼,很快就赢得了一片民心。

    他们简单的税收和极容易懂的政策,很快便俘获了大批农民的欢心。

    为了彰显大宁帝国的仁慈,徐华特意将琉球地区的税收划分为特殊地区。

    让这个地区的百姓税赋减免三年,后三年更是只需要交大宁帝国一半的税赋。

    毕竟琉球地区被战争摧残了许久,推出些特殊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

    再了,之前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财富足以抹平这段时间减免税赋的损失。

    而且琉球地区土着势力还是蛮强的,他们对朝廷的政策很大一部分都是抵抗的。

    所以对于这些当地的土着世家势力,徐花往往是高举屠刀,将他们杀了个干干净净,家产全部越琉球府库。

    一方面保证了琉球的继续运转,不会因为收不上来赋税而垮台,另一方面也扩充了府库,提高了他们应对重大灾难的能力。

    当然了,琉球之前的国库,现在全部都落到了徐华手里。

    几大世家也非常懂事的,交了买命钱。

    这些买命钱保证了他们权力的延续,也保证了他们家族的安稳。

    虽然那数目达到了家族一半的财富,但是为了家族能够继续繁衍,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他们对比那些直接被抄家灭族的人来,能够延续家族已经是极其不容易的了。

    而且大宁帝国也没有彻底赶尽杀绝,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一半的财富,让他们继续挥霍的。

    席卷琉球全国的起义军,竟然有一多半是大宁帝国扶持的。

    这让那些刚刚投诚的大臣们在惊恐之余,又有些劫后余生的喜悦。

    毕竟如果他们继续负隅顽抗的话,恐怕现在被抄家灭族的就是他们了。

    不得不,那位李公子真的是一位妙人。

    竟然能如此巧妙的拉拢如此多的大家族入场,极大地减少了琉球的动荡,避免了许多家族的破灭。

    他崇高的威望,让许多大家族的族长们联名写上万民书,推荐他担任琉球行省的第一任总督。

    当然这只是走的大宁底国官方渠道,并没有在琉球全境内公布。

    毕竟现在的琉球朝廷,还是名义上的琉球朝廷。

    如果让各地的将领还有百姓知道他们所依赖的中央政府已经投靠对手的话,真不知道他们该有多么绝望。

    不过,可悲的是,这就是琉球目前所面临的血淋淋的现实。

    当然了,如果再给那几个家族的族长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谋反政变。

    毕竟,琉球是真的看不到一点希望啊!

    他们试图去找寻琉球的未来,到头来只看到一片毁灭和狼藉。

    索性便不抵抗了,直接接受大宁帝国的好意,和平过渡。

    至于那些顽固的死硬分子,他们相信大宁帝国的武器会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