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章 公孙拓的发现
    隆庆四年,七月五日。

    东瀛派遣军总指挥德川不举下令麾下十二万派遣军不计代价的攻打竹溪县城。

    张博林眼见几万残兵败将坚守不住,便果断弃城而逃。

    公孙拓带着五万琉球大军在龙牙山一带布防,并没有前往前线增援。

    在公孙拓看来,前线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火坑。

    一味的用添油战术,不过是送死罢了。

    不如利用东瀛的急躁和骄傲心理,在龙牙山一带布防,狠狠让他们栽个大跟头。

    张博林带着三百亲卫刚逃进龙牙山,就中了陷阱,被公孙拓生擒。

    看着被绑的张博林,公孙拓一时间竟然觉得有些无力。

    带不动,完全带不动!

    竹溪前线就算再怎么是个火坑,也有着几万人马在驻守,那里就算是几万头猪,也不可能不到一周就给丢了呀。

    公孙拓下令给他松开束缚,命人将他送回国都。

    张博林自知兵败,无颜面对公孙老将军,所以也就没有向琉球国君打报告。

    不然琉球国君又该疑神疑鬼起来,对于公孙拓这样的老将军,他总是充满着戒备。

    毕竟他们在军中威望极高,资历还老,非常容易能接掌大军,这对统治者来并不算什么好事。

    送别张博林后,公孙拓的眉头紧蹙,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虽然前线的局势一塌糊涂,糟糕到了难以言表的程度,但是却也成功的让敌军的骄纵之心达到了巅峰。

    此刻他们纵然面对龙牙山这样险要的地势,他们的指挥官恐怕也不会多加思索。

    毕竟顺风顺水的战事已经让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琉球的指挥官不会打仗。

    但凡琉球指挥官能有一点指挥能力,万不可能把战事打到如此艰难的地步。

    公孙拓再次分析起德川不举的指挥,进而对他的性格,用兵习惯进行分析推敲。

    趁着前线几万人还能抵挡一会,公孙拓继续派冉后方催要援兵。

    五万人可不能一口气吃掉十五万的大军,最多是把他们打残击败。

    但如果仅仅是做到这样的程度,还远不能够缓解琉球如今的困局。

    公孙拓毒辣的眼光已经瞄到了大宁帝国军队,通过他们的势力扩张来分析,已经猜到了大宁帝国下一个军事目标——舟县。

    那里与琉球起义军的地盘接壤,拿下舟县就等于打通了通向起义军地盘的道路。

    大宁帝国的实力扩张方向太过于明显,他们宁愿攻打兵力是临县两倍的光霞县,也要向琉球起义军方向挺进。

    公孙拓虽然赋闲在家,但并不是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关于琉球起义军首领许多人是大宁帝国口音的消息,很快就被公孙拓联想起来。

    公孙拓从来不相信世界上能有这么多的巧合,再加上朝堂上的一些官员一直在替起义军打掩护,联合世家充当起义军的保护伞,给琉球国君一种拥兵自重的感觉。

    实际上都是他们在制造一种错觉,用来掩盖琉球起义军是大宁帝国培养的私人武装的错觉。

    想到这,公孙拓心中竟然有些胆寒。

    他急忙走了出去,对着传令兵声道:“你拿着这封信立马出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封信送到国君手中!这封信事关我琉球国运!拜托你了!”

    着,公孙拓便向传令兵行了一礼。

    传令兵顿时眼眶一红,对着公孙拓拱手道:“将军大人以国士待我,我必将以国士待将军!这封信哪怕是我死了,也一定会送到国君大饶手上!”

    公孙拓眼眶一红,对着传令兵深深鞠了一躬。

    等到传令兵出发以后,公孙拓又找到了一个传令兵行礼……

    一连串十几位传令兵热泪盈眶,纷纷踏上了不归之路。

    好巧不巧,有一位传令兵,为了心起见,特意装扮成平民。

    谁料被起义军劫掠,没想到竟然从他怀里搜出了信件,这一搜,便成了所有传令兵的催命符。

    无数身着黑衣的黑袍人封锁了通向国都的所有路口,他们配合着琉球官府,在各地缉拿可疑分子。

    十几名传令兵瞬间落网大半,只有三位混进了国都。

    谁料刚想松口气的他们,却不知道,进入国都才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三人中的两人,在前往王宫的路上被禁军当街格杀,还被扣上了个通敌叛国的帽子,领了东瀛间谍的身份,一辈子都洗刷不掉冤屈了。

    剩下那个听到两位同僚的惨烈下场之后,果断前往了张博林将军家郑

    张博林看到了这封信件,沉默不语。

    最近间谍事件闹得满城风雨,连他这个赋闲在家的也略有耳闻。

    实际上他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世家大族的一份子,太清楚里面的蝇营狗苟了。

    但是张博林内心所剩不多的良知告诉他,收一下这封信,保下这个人,为琉球江山做点有意义的事。

    这一鬼使神差的想法,让他竟然将此人秘密保护安置起来。

    然而当他打开信件,看到里面的内容之时,他顿时吓的是冷汗狂流。

    第二,最后一名传令兵便被黑衣人秘密杀死。

    张博林则跪在张家家主脚下,心翼翼的询问道:“父亲,我们张家真的要走这一步吗?我们在琉球可是百年望族!而投靠大宁帝国,我们不过是他们的一条狗罢了。我真的想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投靠他们?”

    张家家主张柏涛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淡淡回应道:“博林啊!你的目光有些短浅了。你知道大宁帝国的实力吗?你知道他们有多少战舰吗?你知道他们有多少万军队吗?你的目光被限制了,区区一个琉球,不过是弹丸之地罢了。如果他能成为你我父子的跳板,让我们能跻身大宁帝国的世家行列,别卖国了,现在就是让我去把那个皇帝杀了,我也是能干的出来的。”

    “在家族百年荣辱,千年传承看来,个人名利不过身外之物。”

    “如果能用我一个饶骂名,换来整个家族的繁荣昌盛,那么为父我愿意背负着骂名千载!只求张家千年不衰!”

    张博林看着他的父亲,他第一次觉得父亲有些陌生,好像不再是那个唯利是图的老人了。

    但仔细想想父亲的话,他所放弃的利益不过是个饶,而他所图谋的是整个家族的未来和利益。

    张柏涛看着张博林还有些困顿,便开口训斥道:“你不用想太多,接下来维护将动用一切关系将你三弟推上位,争取让他接管整个国都的禁军,等家族完成鲤鱼跃龙门,我再放你出去。”

    张博林一时间有些懵了,他的父亲竟然想要把他禁足!

    疯了!疯了!

    当张博林被下人压下去之后,张柏涛才叹息道:“博林啊!家族终究是要做两手打算的!万一我们失败了,你就是家族最后的希望啊!为父希望你以后能明白这些!”

    投靠成功了会让人家看不起,但是家族里那些骄傲不逊,忠贞不二年轻人却是新势力能放心扶植的鹰犬。

    再有,如果东窗事发,被关押的张博林不定能躲开这场风波,为了张家的香火传承,张柏涛不得不未雨绸缪。

    公孙拓也没想到,足足十五个传令兵也没有把那封信件送到琉球国君手上。

    但时间已经容不得他多加思考,德川不举的十多万大军已经如同蝗虫般的席卷而来。

    他们沿途一路烧杀抢掠,以战养战,主打一个求快!

    那明显的战略意图,让在龙牙山上埋伏的公孙拓看的是一清二楚。

    他们真的急了!

    不过想想也是,后路被切,前路不通。

    不挑两个软柿子捏捏,公孙拓实在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