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章 北江和约(二)
    看着气氛一度尴尬,李东来率先打破了沉默道:“抱歉,苏大人,刚刚是我有点激动了,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国家吃亏不是?我刚刚的条件确实有些无理取闹,为了两国的和平友好,我就当一回罪人,割让北江省给贵国如何?”

    苏哲知道也得适当让步,把肉一口口吃下去,便也缓和脸色道:“李大人哪里话,刚刚我的态度也是有些问题,还望你海涵。竟然九渊帝国如此有诚意,我们自然也不好一直狮子大开口。”

    “也罢,苏某也做一回罪人,不要你百万石粮草的赔偿了,白银赔付九千万两就好,北原省割让一半再加上整个北江省,只有李大茹头,我们立马签友好和平条约。”

    李东来面带微笑道:“苏大人,这样李某回去着实无法交差啊!听闻你们藩属国出零问题,我们从中调停,让他们重归于好。割让北江省,赔付五百万两白银是我们最后的底线。只要苏大人抬抬手,就能让两国百姓脱离战火,全心全意的致力农桑。”

    苏哲面色不改,继续道:“考虑到九渊现在百姓正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也不好过分盘剥,你们割让北江省,再赔付个九千万两白银就好了,这已经是大宁能给的最大善意了,要是想让我们再让步,恐怕得在战场上事了。”

    李东来听着九千万的价赔偿,差点咬碎一口牙齿。

    想到国事艰难,李东来便悲戚的哀求道:“我们看到了大宁帝国为了和平所做的一切,但是这赔款可否在减少一些,哪怕是作为老夫等人回国路费也好。”

    苏哲也被他的气氛感染到,便忍痛道:“好吧,你们赔付八千五百万两白银,割让北江省,我们便结束这场冲突。”

    他大气吧,也大气,毕竟足足五百万车旅费。

    他气吧,也气,就是不肯过多降低赔偿款。

    九渊帝国以前肯定是能拿出来这笔钱的,毕竟以前税收比大宁帝国强多了。

    但是现在,经济都被战争打碎了。

    连北原省都被八皇子榨干几次,如今更是战火连绵,经济被破坏的十分严重。

    再不停止战斗,北原省的富饶将成为历史。

    至于苏哲为什么不像盘剥土番一样盘剥九渊,那是因为两者的境地不同。

    九渊虽然现在内忧外患,但是大宁帝国毕竟没有挺进他的首都。

    缺乏逼迫他们低头的屠刀,自然不能像对待土番一样漫要价。

    再加上九渊帝国的国情现在确实不好,内有韩信,董卓等虎视眈眈,外有金国卷土重来。

    这真可谓是到了内外交迫,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朝廷如何弄钱?只好再苦一苦百姓了。

    看似无奈,实则却是权力的游戏。

    官员们不断推陈出新的税种,让百姓如饥似渴地填补国库的缺口。

    然而,这种苛捐杂税的做法却让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疯狂的剥削虽然增加了朝廷的财富,却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李东来知道,这是他能为九渊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了。

    要是贾似道来,估计已经割让三省之地,赔付数亿两白银了。

    当然,李东来并不会放弃为国追求利益的道路。

    他原则性同意苏哲上述所有条件,希望两国和好如初,韩信退回北江省。

    苏哲也礼貌的笑了笑,表示两国百姓一定会感谢李东来的“深明大义”。

    既然这么高兴,李东来当然建议喝几杯庆祝一下。

    谈判桌得不到东西,酒桌上一定要得到。

    李东来把他带来的几员礼部“大将”全部拉来,轮番给苏哲敬酒。

    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两国趣事,仿佛是多年的老友似的。

    一个时辰后,苏哲看着喝的烂醉如泥的李东来,又看了看抱着酒坛子睡觉的几个礼部“大将”。

    苏哲表示,一个能喝的都没樱

    李东来喝大了,还主动多赔了五百万两白银。

    还真是好贵的一顿酒。

    第二早上,李东来看着签订的条约,心里不停咒骂自己。

    昨好不容易才把赔偿打到八千五百万,好家伙,一顿酒就变回九千万了!

    李东来真想把那几个平时酒量吹的花乱坠的礼部官员给痛扁一顿,五个人愣生生没喝过苏哲一个人!

    本来他想跟苏哲赖一赖,酒桌上谈的事不算数。

    结果苏哲直接不见他了,玩失踪。

    去府上找他就是告病,去礼部找他就是不在。

    总不能去朝堂里找吧?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委托苏府管家把信件交付给苏哲。

    表示自己愿意全盘接受苏哲的条件,只希望两国尽快罢战。

    拿到李东来亲笔信后,苏哲便现身了。

    带着李东来就去了相国府,在徐华的见证下,签订了这份秘密条约。

    随后,李东来便返回九渊了。

    不日,九渊使节团正式抵达大宁京都,与礼部签订了《北江和约》。

    与此同时,远在前线的韩信收到了徐华来信,撤离了烽烟四起的北原省。

    开始全力整顿北江省,铁血镇压起义势力。

    为了韩信便于稳定局势,徐华特意让人把《北江和约》抄录万份送给韩信,北江省的局势由此才稳定下来。

    接着,徐华要求吏部挑选合适官员,对北江省进行管理。

    同时,对原住民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减免他们的赋税。

    当然,商税提高到了和大宁帝国一样的水准。

    同时,派人带着番薯种子前往北江省种植,提高当地粮食的生产量,改善当地百姓生活。

    九渊帝国和大宁帝国从此进入一个短暂的和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