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1章 夜里的爆炸声
    这个本来就是俺达想出来的计谋。

    在前几天还只是想着把左翼三万户给吞并掉,废掉博迪的汗位,自己称大汗。

    俺达找过来协商,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只要能够实现,比起当年元蒙在草原上的势力除了没有入主中原之外,就差不了多少。

    自己兄弟俩还年轻的很,往西征完全有可能,把察合台,乌斯藏这些都踩在脚下。

    让协力木提出这个大一统的方案来,也是把他们兄弟俩的野心稍微做一下掩饰。

    在利益面前谁都不会放手,谁都会动心。

    房间内气氛明显的轻松了不少。被明军追着跑的烦闷不愉都消散不少!阴差阳错的把兵力集中在一起,还真有可能做到协力木说的那样。

    俺达也把这个事情做了个一个大致补充。

    二十多个人协商了一会,暂时统一了意见,都和衣在房间内睡去。

    ........

    黄河沿岸,一段不知名的背风河堤处,躲在地窝子的四个明军士兵正在呼呼的睡大觉!

    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斜着向下挖一个深2米、长6米、宽3米左右的土坑,会从上到下打几个通气小孔,有的会在正中间开个天窗。

    不过这里就是简单的向下挖了一个大洞,然后用木板把4周做了加固。够4个人栖身和放一些物件就够!

    这个地窝子,就是河堤下面的一个大土包,被这4人把里面给掏空了。加上枯草之类的做掩饰,不走近一看,完全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

    烧着不会冒烟的蜂窝煤,炉子上放着的水壶正滋滋的冒着热气,寒冷的天气里这里面温暖如春。

    这些天吃住都是在这里,他们的任务就是炸河面。

    只要听到远处传来火药的爆炸声,那就是炸冰面的信号。

    整个河道张仑派了上千人在河岸这样守着。

    每隔三里地就让人挖地窝子,带齐干粮,煤炭,火药随时间准备行动。

    “王十三,刘三。郭七,你们醒醒,听听!是不是爆炸声。”

    夏清革隐约听到响声,连忙推醒身边的几人。

    睡的迷迷糊糊的几个人揉着眼睛,侧耳倾听!

    夏清革见几人醒来,自己披上棉衣,带着帽子,迅速的钻出洞口,爬上河堤,左右张望起来。

    寒夜里,只有天上发着微弱光亮的几颗繁星,像是神秘未知物体的眼睛,静静的注视着这个世界。

    除了耳边呼啸的风声之外,天地之间寂静一片。

    洁白的冰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是一个寂静而神秘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凝固在了冰冷的静夜中。

    冰面上没有任何痕迹,只有一片平整的洁白,宛如一面镜子。

    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感受着天地间的神奇。

    夏清革垛着脚,把双手放在嘴边,哈着气。刚刚出来的太匆忙,穿的有点少,被夜里的冷风灌体,只觉得全身冰冷刺骨!

    莫不是这个任务,哪个会闲的蛋痛,半夜三更的跑到黄河上来吹风看冰,就连那些满口之乎着也的读书人也不会来做这样的荒唐事。

    紧了紧身上的棉衣,把双手笼在袖子里,口中嘀咕着,莫不是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刚刚是在做梦不成?

    正在自我怀疑当中的夏清革看到东面突然间有一团微弱的火光闪现,在他双眼瞳孔中无限放大,接着就是一声闷雷的炸裂声在耳边响起。

    紧接着又是一声闷雷声!

    听着熟悉的爆炸声,夏清革咧嘴骂了一句。

    “娘的,还真是半夜炸冰,刚刚不是做梦!”

    夏清革赫赫笑了几声,晚上让炸了河面,估计咱的大军已经和鞑靼人交上手了吧。

    三两步返回地窝子,其他三个同伴都已经准备好了。

    接过一把冰镐,4个人也不说话,分为2组来到冰面上,在距离大约半里左右开始了操作。

    冰镐敲击在坚硬如铁的冰面上发出了“铛铛”的声响。

    不多时,夏清革就把手中的火绳在空中划了3个圈。

    这个意思是他们这边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点火!

    对面的郭七把火绳左右摇了摇,示意他们在等等!

    “郭七,给老夏他们信号!我们也弄好了!”王十三一边说,一边拿着冰镐头也不回的往河堤方向走了。

    看到不远处火绳在空中划圈圈,夏清革让他的搭档刘三收拾东西先往岸边跑。

    看到引线在冰面上发出刺眼的光芒,河边4人的目光追随着那道光。

    “轰!”

    “轰!”

    2声大爆炸声过后,冰面被炸开!河水,无数碎冰冲天而起。

    因为已经被炸过一次,河面上结的冰好像没有原来那么厚实。

    夏清革看到这次被炸开的地方更加的多。

    晚上黄河上传来得几声爆炸声让德兀勇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让人把他看守的这一段河面给点上早就准备好的篙火。

    率领着三千人马的他这些天一直守着包克图附近上下的这二十里的两边河面。

    探马甚至跑出去五十里远,就是怕明军神不知鬼不觉的钻入到他看守的这段河道,放上几包火药。

    河岸两面都被他叫人给修成了缓坡,到时方便骑兵的通过。

    包克图也就是后世的包头。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在此筑九原城。

    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只是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种植业,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靠着黄河建立起了很多的码头。

    明朝开国初期,这里是东胜卫属地,只是朝廷对这里不甚重视,后来把东胜左右两卫都迁去了卢龙,遵化。

    最后成了蒙古右翼的地盘,各部落怡然自得游牧在黄河两岸水草丰茂之地。

    德兀勇派出去的骑兵,沿着河岸,甚至在河面上不停的游走,河面一望无际,连个藏身之处都没有,让躲在附近地窝子里的明军士兵无可奈何。

    吉蘘一大早就接到了多处探马送回来的消息,明军在连夜破坏河道结冰,这充分说明了想要把他们留下的决心。

    对于晚上俺达让人准备的一些小手段,明军骑兵并没有立功心切的闯进来,略微失望之外也就一笑置之。

    紧急和各位台吉商议之后,派出去3万人由速幕提率领,一人三马火速去支援德兀勇,河道不容有失。关系到他们二十万大军的退路!

    鄂尔多斯离黄河边也就两百里地,快马的话2多时辰就可以赶到。大部队行军,估计中午时分能到达。

    马儿过万,无边无际。

    号角声响起,铺天盖地的骑兵如潮水一般开始往北方而去。

    吉蘘立于马上,转头看了一眼自己从小就生活于这里的地方,把这一切深深映入脑海深处,掉转马头,跟上了大部队,没有带一丝犹豫!

    尾随的明军骑兵还是在后面跟着,距离也就三,五十里的样子,不远也不近。

    地面上薄薄的积雪被无数马匹踩踏,已经出现了泥浆。

    武安侯郑刚和圣卫军李卫华停下马匹,看了看空荡荡简陋的还在冒烟的城池,对吉蘘又高看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