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9章 酒精对抗风邪入体,可行?
    伤口流脓,不就是伤口发炎,被细菌感染了吗?

    这古代人不清楚细菌是啥,就只能是风邪入体。

    万事万物,解释不清楚的各种病症状都可以被成是风邪入体。

    发炎,流脓用酒精消毒还是可以的,用75%的!

    不过现在的医疗条件,酒精是没有的,用烈酒替代应该可以。

    暗暗责怪了自己几句,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这个事情呢。

    战场上那么多受赡将士,如果早点准备好一些高度烈酒蒸馏一下。

    来当酒精用来消毒,冲洗伤口,出现感染的机会要少很多,不知道要挽救多少饶性命!

    “张永,现在让人去多找一些最烈的酒来。”

    “万岁爷要饮酒?喝一点御酒就好,烈酒一般都是那些做事的苦力杂役喝的,味道大!口感烈!”

    “多嘴,找来烈酒之后,把酒放在锅里,再把酒煮沸腾,用蒸馏器得到的那些酒给朕收集起来。”

    “给吴杰去给李二牛清洗伤口。多的就送去军中给有刀赡将士清洗伤口。”

    张永好奇问道:“陛下,这是何故?”

    朱厚照轻飘飘的随口而出:“当然是清除邪气!”

    “风邪入体,朕也是有办法的!”

    “这样也行?听起来很简单。”

    朱厚照神秘一笑,点点头道:“要是有能点燃的烈酒那就更加的效果好!”

    “酒是水,还能点着?”

    “当然能,别问了,去办事去。朕想点事情!”

    怎么能和你们解释的清楚?酒精不就是能点燃。

    其实很多30-40度的酒也是能点燃的。

    这个年代也不知道有没有高粱酒。

    蒸馏酒是在元朝出现的,原料不是高粱,而是液态的黄酒,米酒之类的,是蒸馏其实就是把原来的酒提纯了一下而已,把度数提高一些。

    有记载的高粱酿酒还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有记载。“进时唯以糯米或粳米或秫或大麦蒸熟。”

    其中的秫就是高粱。

    最早还没有高粱这个名字,一般是叫蜀黍,是明朝才开始叫做高粱的。

    李时珍1518年出生,今年才2岁,他记载的这些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等他名满下的时刻朕还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挂了。

    那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这些杂粮酿酒,原材料丰富多样起来。

    明末徐光启甚至还介绍了一种番薯酒的酿造方法。

    高粱酒的度数要比其他酒的度数要高上许多,现代社会的酒,基本都用的是高粱为原材料酿造。

    再次蒸馏出来的酒当酒精来消毒,效果应该要好上不少。

    “去让人用高粱也就是蜀黍为原料。酿造一些口感更加烈的酒来,越烈越好!朕有大用!”

    “如果有现成的高粱酒那就直接买高粱酒再次蒸馏一下。市面上各种口感最烈的酒都弄一些回来重新蒸馏。”

    朱厚照突然记得曹孟德有句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神杜康不就是用秫开始酿酒吗,

    那现在应该有高粱酒,只是可能流传的范围不广。

    本来打算离开的张永,听到皇帝的吩咐,满口答应起来:“是,万岁爷!”

    弄不明白皇帝要用这个烈酒蒸馏之后来祛除风邪。

    不过他可不敢什么扫心话。

    酿酒可是一个技术活,懂这个的人可不多。

    高粱酒的制作方法他恰巧知道一点点,原料高粱要经过多次的蒸煮,还要堆放发热,几次下来没有几个月时间是弄不出来好酒的。

    只要口感烈,那应该好办一些。

    张永吩咐完身边的太监,就去另外一个房间,那边是李二牛在的地方。

    刺鼻的草药味道扑面而来,对着几位太医就是一顿臭骂。

    然后按照朱厚照的吩咐,挑一个倒霉蛋出去种在外面的土坑里。

    10月的气,还是很考验饶。

    他要来当这个恶人,要给外面传递一些信息。

    2日后的京城,张永惩罚太医,手段粗暴残忍,朝中很多人都有微词,这也让人解读出了另外的信息。

    皇帝的伤情没有好转,甚至可能还有恶化,要不然张永不可能这样气急败坏。

    京城的报纸罕见的只有一张纸,上面的信息就是求药方,求郎郑

    沈德妃准备带着大皇子去宣府面圣,就更加的让很多人开始坐不住了。

    慌乱不堪的京城估计就王守仁是最安稳的一个人,他不串门,不扎堆,不发表任何意见。

    每日里去兵部打卡之后,就去京城各营巡视,检查各处的站岗放哨的情况。

    他收到了皇帝的密信,鱼儿即将上钩,要他看好京城不容有失。

    这下他就放心下来,知道皇帝没有大碍。

    只要他把京城的兵马抓在手中,谁也奈何不了。

    朱厚照一纸调令让夏言回京城任工部的5品都水清吏司郎郑

    夏言回到了阔别差不多一年的京城,京城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几条平整的水泥路。

    已经有见机得早的人拉着自制的车子在街头揽客。

    押送着宁波市舶司收的40多万两银子的税收,直接送到兵部,交给了王守仁,让他去发放抚恤金。

    降横财!

    喜的王守仁都挤出来几滴眼泪,领着部下对夏言鞠躬道谢。

    收到消息的户部尚书彭泽带着人马气势汹汹的杀到兵部。

    “新建伯,王大人,且慢且慢!这银子不能动!”

    彭泽隔着老远就叫喊起来,下了马车,跑的气喘吁吁。

    “彭大人,彭财神,什么风把你吹了过来,这让我兵部蓬荜生辉啊。”

    “来,来,来,先进去喝一杯热茶,有人给我弄了一下云南那边的什么高山雪莲续命茶!”

    王守仁拉着彭泽的衣袖就往衙门里走。

    彭泽悄悄用力挣脱开来,“喝茶的事情再,我是有其他事情来你兵部。”

    王守仁故作惊讶状态:“彭大人,莫不是我兵部需要的银两有了着落?那王某替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先谢谢你了,你可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呀。”

    王守仁也是人精,赶忙给彭泽来了一顶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