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退走
    早上起来的吉蘘看到一身狼狈不堪跪在自己面前的博力武,恨不得立刻抽刀出来将他斩杀当场。

    “你是明军昨晚上派了最少上万人马袭击了你们?”

    “济农,是的!那明军举着火把,烧的我的大营火光冲,拼死反抗才逃的性命。马邑如此,山阴那边恐怕也凶多吉少!”

    “济农,我猜想井径关一下子就被我们打下来,是不是明军的阴谋诡计,把我们引诱进来,然后就派人夜袭。这次人马这样多,明显是有备而来,我们损失可不!”

    “要不退兵回去,从长计议。要不就让大汗集中兵力,全部入关在这腹地烧杀抢掠一番再退走。”

    博力武不敢抬头,低头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给自己脱罪。

    实际上有多少兵马他也不清楚,但不妨碍他多一些,把事情夸大,这样自己的责任也就得多。

    晚上他可是当了一名逃兵的,这要是被知道了,主将未战先退,是要被斩首的。

    吉蘘在原地望向东方,几缕金色的阳光在空中绽放,火红的太阳穿透云层,缓缓上升,开始一的工作。

    思绪翻飞,沉吟半晌:“派人去山阴打听消息,全军做好撤退准备。”

    “博力武,你自己收拢你的残兵!回去向大汗请罪。”

    这夜袭的人应该就是京城来的援军,这些人还真是大明皇帝派来的的精兵。

    一边大张旗鼓的安营扎寨,一边就直接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看来的早点做准备去宣府了!

    心不在焉的在等着探马的消息。

    一直等到午后才得到确切的情报,托不花失踪,可能已经被擒。

    马邑,山阴2部被杀死,跑散的人员超过2500人。损失不可谓不大。

    在这大明腹地,估计到时也是凶多吉少,总的来这是一次惨败。

    大同镇镇的议事大厅现在也是火药味浓郁的很,路瑛在主位上咆哮:“为何不出兵,为何不能出兵?”

    “官兵大人,贸然出兵,如果鞑靼大举进犯,我们拿什么阻挡?”参将廖强不急不缓的道。

    “昨襄城伯李伯爷就了计划,这样好的计策,你们推三阻四的,可人家圣卫军一来就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勋,你们难道不脸红吗?”

    “今早上又派人来要求联系附近城池,卫所第一 时间出兵,看不能把鞑靼的济农留在朔州城。你们呢,还是惧怕鞑靼人。”

    路瑛站起来指着外面,气得青筋直冒,继续道:“现在圣卫军那1000来人和伯爷的儿子带着1000人。他们2千人马怎么一往朔州方向移动,那个吉蘘就毫不犹豫的往井径方向退走了?”

    参将廖强一脸和煦的笑容,颔首道:“总兵大人,这是新来的援军携带子之威,才让鞑靼人退走的。”

    “我们只有守好各处关隘,不让蒙古人太过深入内地就可以了。”

    “这次蒙古人实在是太过势大,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还有一个所谓的济农,谁知道真假?又不认识。万一这来的部分人,他们只是一点诱饵呢,我们这样大举出兵,会不会太冒险了?”

    “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呢,总兵大人!”

    “你!”路瑛无可奈何,他临危受命当上了这个大同总兵官,实际上只能指挥自己从宁夏带过来的一点兵马。

    大同这里很多军中宿将对他还是不怎么服的。

    都是世袭的职位,这么多年的关系网,已经把这里织成了一张关系密切的网络。

    边军换帅的后遗症在这里就出现了。

    路瑛想要全盘接受,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马邑守将在我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拒不出战,先给我扣下来,等禀告陛下之后在做定夺。”

    和你们硬的来不了,就只能用迂回对付:“山阴城主将游击将军蒋义山,这次作战勇猛,战功赫赫,一起节制马邑兵马。”

    蒋义山赶忙出列谢过,他就是在战场边上打打酱油,摇旗呐喊,顺便抓了几个逃跑的鞑靼士兵。

    “井径关守将玩忽职守,本应要受到惩罚的,只是现在不知道他的生死,暂且作罢。”

    “望诸位加紧防守,切不可再让敌人有机可乘!”

    “是!”

    吉蘘退守到井径关,一番清点,晚上走失的一些也追上了大部队,损失2千人不到!

    相对于总兵力来,微不足道,只是这次的失败,让他有点颜面尽失。

    博迪知道了肯定会暗中嘲笑自己的。

    京城,朱厚照在御书房把内阁5位成员,六部尚书都请了过来。

    井径关失守,意味着长城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不堵住,被大兵入境,那就麻烦大了。

    朱厚照必须服这些文臣,御驾亲征。

    不对,是去宣府视察,给将士们加油打气的。

    “也不和你们绕弯子,这次朕必须去宣府!”朱厚照毋庸置疑的道。

    “此事万万不可,陛下,当年土木堡......”杨廷和拿出了反面例子来个现场教育。

    “土木堡是土木堡,前几年朕还在应州大败了王子呢。现在王子又让人打进了井径关,应州就在附近不远处,他怎么不怕?朕堂堂四海之主,岂能怕他?”

    毛纪道:“陛下!今日不同往日,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实在缺少。还是防守就好,王子不敢深入内地的。”

    “毛卿,你的意思是让他们抢夺一番之后自会离去?”

    毛纪连忙请罪。“陛下恕罪,臣不是这个意思。”

    “诸位,朕不是来和你们舌战群儒的。此去宣府,朕做了万全准备。”

    朱厚照耐着性子和这些老头子解释起来。

    他还是不想和文官们的关系闹的太僵,对双方都不好,也对大明的发展不好。

    “上飞的大球,你们都知道吧,万一事不可为,朕可以坐那个大球先走一步的,任谁都抓不住的。”

    “陛下,万一风向不对,直接飘向北方呢?那不是更加的危险?”杨廷和问道。

    “现在已经是秋,边关的是刮的北风。大球会往南方飘的。”

    内阁,六部的老头子明显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