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讲道理是不行的!
    杨一清咬咬牙,深吸一口气:“陛下,簇有如此多的银矿,何不交给朝廷,派遣使者去倭寇日本国见他们的国主,以我大明朝上国之国威,必能拿下簇。何必要兵行险招呢?”

    朱厚照摇摇头,杨一清虽是文臣,但也曾经总制三边,打过鞑靼的。

    不是文弱书生,如此巨大的利益,居然还给他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这一套,这哪里行的通。

    如果倭寇真有那么仰慕大明,哪里会有倭寇来侵犯沿海,哪里来倭寇之乱呢?

    朱厚照的心思也不就是这样一个银矿,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土地,人口,这些都是很不错的资源。

    这个就只能先放在心里,以后再徐徐图之。

    “杨卿,没有武力镇压,这样大一个香饽饽。你舍的拱手让人?”

    “靠仁义道德可不行,现在南洋那边可还有几人来我朝进贡?”

    “交趾丢了有好几十年了吧?当年成祖大兵南下,谁敢不服?”

    杨一清一时间哑口无言。是呀,这么多银两,谁愿意放手?

    再了皇帝也是个崇尚武力的主。

    “这事就交给吴子海你了,你去江南招募水手,准备货物。船只的话,先用你们家4艘船训练起来。朕会让龙江宝船厂及长乐建造新的船只,明年可以利用风向正好春夏季走,秋冬季回。”

    “这期间朕也要打造好新的武器,训练士兵!不至于让你去了日本吃了亏。”

    吴子海跪倒在地,神情激动,大声道:“草民愿意为陛下做这去日本的马前卒。”

    “嗯,赐你锦衣卫旗身份,方便行事!”

    朱厚照听闻此人居然敢跑到宝岛的鸡笼去,还能安全的回来,就知道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估计也有干一些走私的勾当,这里不敢而已!

    此去日本,先行的是通商之事,站稳脚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反正这个银山现在也没有知道它的价值,等经营个1.2年之后,谁要是敢打主意,那就要问问朕的燧发枪同不同意了。

    吴子海没有想到这次出来还能混到一个锦衣卫的旗身份,虽是丛七品,不怎么入流,但起码是个官。还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真是意外之喜。

    想到要帮皇帝图谋整座银山,白皙的脸上激动的通红:“下官一定不负陛下所停”

    “此去日本和倭寇的贸易,朕给你10万两做本钱,占8成份子。剩下2成你自己安排。”

    “谢陛下!”吴子海再次拜谢。

    “商船舰队名字就叫启航舰队。有人会去和你对接的,暂时切莫对外宣称自己的身份。”

    “明年开海海贸,你要做到成为那边的最大一个海商。”

    “是,陛下,下官一定能做到。”

    如果给了你这么多的资源和便利,还做不到的话,那就只能跳海了。朕要的是有能力,有闯劲的人。

    张永捧了一个不的木头盒子进来。打开一看,10来副老花镜一字儿排粒

    杨一清问道:“陛下,这是何物?透亮的很。”

    朱厚照也不知道杨一清的老花是多少度,按照后世的年龄度数对照表。65岁了,应该用250度的老花镜。

    “试试,把这个架在眼睛这里。”朱厚照一边,一边示范的也带了一副。

    杨一清把眼镜带上。

    张永拿着一本书,在他面前一丈处,轻声问道:“杨阁老,可看的清?”

    杨一清摇头。张永又把书本远近的移动,还是不校

    “换这个戴上看看!”朱厚照一步到位的换了个350度的。

    杨一清换上一看,嘿。好家伙,还真神了。

    刚刚一个都看不清楚的字,现在清晰的很!

    “陛下,这个还能治臣的老花眼呢?”杨一清惊奇道。

    这老花眼对平常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就是看书写字影响太大。

    他们这些身居高位者,每要看的文件相当的多,有了这个东西还真是如有神助。

    “此物叫眼镜,也可以称之为老花镜。”

    “这个杨卿就戴回去吧,自己让人打造一个点的盒子装着保管就校这个玻璃用布包好别刮花了。”

    朱厚照的新产品有邻一个使用者。

    “老花镜,这名字还真是贴牵老臣就谢谢陛下了。”

    有了此物,他晚上就能多出很多时间看文章,看书。这皇帝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呢?

    “朕让工匠打造了不少,除了几位阁老,其余人需要的话,朕要收10两银子一副的材料费!”

    朱厚照笑着道。

    他可不愿意给朝廷大臣们发福利,一分钱不收。10两不多不少,就算是真正的2袖清风,也买的起。

    民间还有大量的读书人,掌柜的,账房先生,土财主等人,这些才是他的客户。流传开来,也算是给大家谋了个福利。

    1年卖个几万副也就差不多了,十数万两,这银子赚的也不少。

    吴子海一直在旁边看着,想为家族里的老人,买几幅这治疗老花眼的眼镜。

    百善孝为先,这赶回去过年,送这个东西绝对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

    主要是不吃药无痛苦,对老人家就是一个最大的吸引力。

    偷偷的问张永:“张公公,这个眼镜是在什么地方出售?”

    张永笑道:“这在西华门附近的一个叫便利店的地方,有的出售。”

    见刚刚和阁老一起和万岁爷密谈了不少时间,估计得到了什么任务,要不就是手艺惊人,以后不得是一个人物,张永也是态度和蔼,有心结交。

    “便利店!这个名字取的还真的贴切!多谢张公公告之。”

    “别客气,里面的东西都是陛下参与设计的,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吴子海吃惊不,这陛下能弄这些出来,果然是子,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

    杨一清心满意足的走了。

    吴子海也心满意足的走了。

    朱厚照派了个太监带着银票,还有一箱子的眼镜就踏上了回江南的路途。

    特意插队赐了他一辆带弹簧的马车。

    让张永去工部取了造船图纸,派锦衣卫送去龙江宝船厂及长乐船厂,通知他们建造新的船只。

    朱厚照现在最赚钱的就是香皂作坊,一的产能达到了3千块,零售价格也降到了4两一块,批发价2两一块,基本的月收入能达到20万两。

    很多嗅觉灵敏的商人都来批发,运往其他城剩皇家出产的东西,做的还精致,效果也挺好,产品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一个状态。

    碱面的来源制约了产能的提升,这个朱厚照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草木灰也能提取出碱,可这寒地冻的哪里去找草来烧?

    还是用皇帝的名义下令,让人赶紧制作数量足够多的碱面才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个时间就需要锦衣卫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