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0章 财富是创造出来的
    而,同意百姓用纸币缴纳赋税,其实是为了告诉百姓,朝廷制造纸币,不是用来敛财。

    纸币是真的可以用来作为货币使用的。

    华夏历史上诸多朝代,不是没有想过用纸币,像明朝初期的宝钞,便可以看做是一种纸币。

    可为什么宝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被认可呢?

    除了明朝大量滥印宝钞,导致贬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老百姓越来越反感使用宝钞。

    而老百姓反感宝钞的最大原因,便是,朝把宝钞作为百姓官员的工资下发下去,却不允许百姓用宝钞来缴纳赋税。

    这样,老百姓自然对宝钞没有多少认同福

    毕竟,我给你干活,你给我宝钞,我给你缴税,却得用真金白银。

    老百姓不傻,自然不会同意。

    所以,宝钞才会越来越没有认同福

    而现在,大秦朝廷允许百姓将纸币作为缴纳赋税的钱款,自然可以得到百姓的认可。

    同时,兑换所可以兑换白银,其实是为了拉低穷人和富饶财富差距。

    白银的民间的主要流通对象,基本是富人,普通百姓一般不会用到白银,事实上,九成九的老百姓,在使用货币的时候,都是用铜钱,而不是白银。

    可白银却大量的被有钱人储存了起来。

    看起来只是白银流通量减少,但是,实际上,却造成了财富差距加大。

    打一个比分 某一个人,储存了一万两白银。

    按照正常情况,一两白银是兑换五百文铜钱。

    那么 理论上来,那人储存的财富是五百万钱。

    可实际情况是,因为大量白银被储存起来,导致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是超过一比五百的。

    这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白银在市面上越来越少,使的白银兑换铜钱的比例越来越高。

    今年可以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五百四十五文铜钱,明年 一两白银便可以兑换五百五十文铜钱,等到明年,指不定,一两白银便可以兑换五百五十五文。

    这样,储存有大量白银的富人,什么都没有做,其拥有的财富便自动越变越多。

    而老百姓呢?

    老百姓基本不使用白银,也没有白银,他们一年或许可以挣五百文铜钱,但是,这五百文铜钱就只是五百文铜钱。

    而不会像那些富人一样,可以让五百文铜钱变成价值五百五十文铜钱的存在。

    所以,兑换所可以兑换白银,便是为了增加流通的白银数目。

    流通的白银数目多了,那么,铜钱和白银的兑换比例,自然也就下降了。

    这时候,继续把白银藏起来,就是在亏钱了。

    所以 赢骞是在逼着那些大量储存白银的人,将白银拿出来用掉。

    至于把白银用在什么地方 赢骞也想好了。

    那便是工业。

    赢骞打算由国家牵头,建立大量的工业设施。

    比如,为军队作战牛皮背包,皮制弹药盒这些东西。

    兵工厂可以生产 但是,赢骞更希望可以由大秦来生产。

    再比如,矿山。

    在大秦,矿山,尤其是铁矿这种存在,是由大秦朝廷直接管辖的。

    民间是不允许经营铁矿的。

    而现在,赢骞则打算放开铁矿的经营权。

    朝廷可以将铁矿的经营权卖给有意向的人。

    其开采出来的铁矿,则由朝廷收购。

    反正如今,大秦正在扩军备战,制造大量的武器,铁矿是不愁没有销路的。

    而且,就算大秦无法消化这些铁矿,不还有西大陆的精灵需要吗?

    完全可以把铁矿卖给精灵呀。

    而且,除了铁矿,还有煤矿 毕竟火车要烧煤,发电厂也要烧煤。

    大秦如今对于煤炭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此外,赢骞还打算,开展海外业务。

    因为从精灵哪里,赢骞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海妖一族,解除了对海路的封锁。

    从今往后,不管是西大陆,还是东大陆的船只,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在海上航行了。

    所以,赢骞已经开始鼓励那些有钱人组织船队,前往海外探索。

    因为大秦朝廷承诺,但凡在海外发现的岛屿,可以随便发现者开发。

    当然,光是没有用的,为了让那些有钱人主动掏钱,赢骞特地演了一场戏。

    让一艘船离港一段时间,随后载着满船的金矿返回。

    船上的金矿其实并不是在海外岛屿上获得的,而是由智能采矿车开采出来,再转越船上的。

    可这事知道的人没多少,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在海外的岛屿上,有大量的金矿。

    这便刺激着大量的有钱人 开始组建船队前去探索海外。

    而想要前往几百甚至几千里外的地区进行探索,没一艘好船怎么可以?

    所以,赢骞贴心的为这些海外探索人员,提供了钢铁船只。

    而随着纸币和工业发行一起出现的,还有大秦朝廷主持开展的大量基建项目。

    包括,修路,修水渠,修堤坝等一系列基建项目。

    开启这些基建项目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消耗多余的劳动力。

    尽管,在大秦多地 已经建立起了多道武器弹药生产线。

    可单单靠武器弹药生产线,还无法解决大秦众多的多余劳动力。

    所以 为了让多余的劳动力有事可以干,大肆开展基建项目,便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修路,修水渠,修堤坝,都属于利国利民的事情。

    同时,大量的基建项目,也在在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管是修路,修水渠还是修堤坝,都需要使用原材料吧?

    这样,原材料供应方便得到了钱,搞基建的人要发工资吧?

    有了工资肯定会有消费,毕竟,大多数人已经停止农业生产了,想要获得粮食这些基本物资,只能靠买了。

    那么,经济流通便形成了。

    经济流通起来,国家便可以收到更多的钱。

    以前不大量进行这些基建项目,是因为,国家一没有钱,二没有人。

    修路,修水渠,修堤坝都属于花钱如流水的事情。

    曾经的大秦朝廷自然无法负担的起。

    可现如今的大秦朝廷却可以负担的起了。

    因为,大秦朝廷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了。

    这些财富是如何来的呢?

    很简单,创造出来的。

    一个国家财富的多少,并不是由其拥有的黄金白银数量来决定的。

    而是其创造的物资多少来决定的。

    就好像,一个国家有一万斤粮食,价值一两黄金。

    也就是,一两黄金等于一万斤粮食。

    可如果,黄金从一变成五,那么一两黄金还会对于一万斤粮食吗?

    答案是不会,如果黄金总量变成了五 可创造的粮食依然是一万,那么 一两黄金只会对于两千斤粮食。

    而大秦现在就是在大量的创造财富。

    兵工厂虽然是生产武器为主,但是,其露出的少量东西,足够大秦的财富爆发性增加了。

    比如,自行车和三轮车。

    大秦三千多万人,哪怕只有三分之一买一辆自行车,都会购买一千多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