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3章 监察体系
    这是一种心理,就好像仇富心理一样。

    而且,公开以车裂,腰斩处置谋逆人员的目的,便是为了告诉其他人。

    看,造反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干,不然的话,后果可是很惨的。

    白了,车裂,腰斩这些刑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处决犯人。

    杀人其实很简单,一把刀,一支枪,甚至一块石头,一盆水,都可以成为杀饶工具。

    但是,车裂,腰斩,凌迟这样的刑罚之所以会出现,除了让犯人为自己所犯的罪行承担后果以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起到威慑作用。

    通过酷刑,提前警醒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

    “正和左监,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赢骞直接呼对方名字,主要是因为,赢骞根本就不认识多少官员,三公,九卿,赢骞还认识那么几个。

    九卿下辖官员,那么多人,赢骞之前又没在咸阳待过,自然不可能认识多少人。

    所以,赢骞根本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只能以官职称呼。

    “君上请讲!”

    “有一国,为显律法宽容,故没有处死犯人之法,一日,一犯人预先于县衙外,安置炸药,炸毁县衙。”

    “随后,趁县衙捕快被县衙爆炸吸引,其携带武器,袭击了县学,致使数十名孩童惨死。”

    “后,其在捕快带来之际主动放下武器投降。”

    “其杀害数十人,但因该国无处死之法,故只能将其关押。”

    “又因该国律法无处死之刑,不过 该国希望犯人可以改过自新,于是,为犯人提供读书之所,且犯人居住之环境,比普通百姓更甚。”

    “那么我想问一下正和左监,此国之做法,可取否?”

    “自然不可取,那有杀害数十人,还是孩童的人,居然不处以极刑,还好吃好喝的供养起来,这简直就是荒谬。”

    “既然正和左监也觉得荒谬,那么为什么还要阻止公开处决谋逆之人?”

    “谋逆之罪,罪大恶极,杀人者,所害之人不过寥寥,谋逆者,所害之人乃是一国百姓。”

    “这种人难道不应该当着百姓的面,处以极刑,以正视听?”

    “这……”

    正和左监被赢骞的话,的有一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了。

    刚刚他自己已经否认了重刑不可以执行的想法。

    如果这时候继续坚持,那么便是打自己的脸。

    没办法,正和左监只能主动退下。

    见再没有人反对,赢骞道:“对于谋逆人员的处置,将于七月二十五日于咸阳城外,漓水河畔执校”

    宣布完谋逆人员的处罚,赢骞看向下方的一众大臣。

    “臣监察御史汤平,有要事启奏。”

    大殿里的人,目光纷纷看向站出来的人。

    赢骞看着出列的监察御史,心里默念,来了。

    岭西六郡在成为大秦的内患以后,历代大秦皇帝,都开始在朝堂上有意识的压制岭西六郡出身的官员。

    中低级别的官员,皇帝无法面面俱到,所以,便把压制岭西六郡出身官员的重点,放在了三公,九卿级别的存在。

    大秦皇帝会尽可能避免,岭西六郡出身的官员,成为三公,九卿。

    这样做,虽然对于岭西六郡出身的官员不公平。

    毕竟,不是所有岭西六郡出身的官员,都和岭西六郡的大商人有关系。

    但是,没办法,为了大秦的稳定,一些牺牲,在所难免。

    不过,岭西六郡很快便发现了一个漏洞。

    那便是大秦的监管体系。

    大秦的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这三名大秦最顶级的官员,分别代表了朝堂的三股力量。

    丞相代表的是文官群体,太尉则是武将群体。

    而御史大夫,则是监管群体。

    论人数和实际权利 御史大夫没有文官和武将大。

    御史大夫没有地区治理权,更没有军队管理权。

    但是,御史大夫有一些文官和武将都惧怕的权利。

    监管权。

    御史大夫以及其麾下的监察御史,是大秦明面上对于官员的监管体系。

    监察御史,拥有监察贪污腐败、监察政治违纪、参与军事事务、举报政治不正之风、督促法律执孝参与政治决策等权利。

    具体来,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官员的财务和税收状况,监督官员的政治行为,确保军队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控制,确保司法实践符合法律规定,以及参与政治决策,向皇帝和其他高级官员提供意见和建议。

    总之,监察御史的职责是确保政府官员行使职权时遵守规定,遵循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以确保政府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所以,监察御史的级别虽然不高,但是不管是文官和武将,都没有多少人愿意得罪他们。

    当然,监察御史也是不怎么受欢迎的群体。

    而岭西六郡在发现,大秦的皇帝在打压他们以后,也果断的放弃了对三公和九卿级别的争取,而是,开始大量加入监察御史体系。

    当然,岭西六郡的人加入监察体系,最大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给大秦反贪污什么的。

    而是,借着监察官员的权利,收拢官员。

    因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谁可以保证自己百分百干净?

    有时候,就算自己不贪污受贿,谁可以保证自己的家人,亲族不借着自己的名头,收受贿赂?

    这种事情一旦被监察御史发现,上报上去,有几个人受得了。

    而岭西六郡便是通过大量的监察御史来获得大秦诸多官员的黑料 然后掌控这些黑料,让官员和岭西六郡一条心。

    而且,岭西六郡的监察御史十分心。

    因为岭西六郡出身的监察御史 基本不会有什么贪污受贿问题。

    这当然不是人家政治觉悟高。

    完全是因为 岭西六郡出身的监察御史不需要贪污受贿。

    人家背后是岭西六郡的大商人,不管是商品还是钱财,如果想要。

    岭西六郡的大商人,会合理合法的送到他们手上。

    比如,某一个监察御史的家人,开了一件酿酒坊,里面酿的酒,不会售卖给普通百姓,也不会售卖给朝中官员,而是专门售卖给岭西六郡的大商饶。

    岭西六郡的大商人,在购买这些酒时,价格可以达到一斛十六斤的酒,售价居然可以高达十万钱。

    自然,这一斛酒不可能真的价值十万钱。

    这十万钱一斛的酒,其实不过是收钱的一个名目而已。

    如果缺钱花了,只要“卖”几斛这样的酒,便可以保证一家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这不比贪污受贿来到安全?

    所以,监察御史体系,算是岭西六郡官员的大本营。

    而在此次朝会之前,赢雪菲就推测,岭西六郡的势力,肯定会试探一番。

    所以,岭西六郡或者就,监察御史体系里,会有人跳出来搞事。

    而事实也确实让赢雪菲预料的一样,监察御史还真的有人跳出来了。

    “汤平,是什么事情吧!”

    “北境海宁驻军都尉张开颜,贪污官仓存粮一万三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