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选择
    铁路的出现,意味着,国家可以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那么不管是用来进行战争还是用来赈灾,铁路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快速调动军队物资这个理念,华夏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

    秦直道便是为这一目的存在的。

    而且,一旦把铁路普及开来,不单单可以解决国家治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经济,和节省军费。

    先经济,铁路可以大大增加原材料和商品之间的流通。

    其实,商业的本质便是互通有无。

    把一个地方常见的东西,带到另外一个稀少的地方进行售卖,便是商业最根本的目的。

    就好像,在沐阳地区,铁的价格比较低,而粮食的价格比较高。

    那么,把沐阳地区的铁,运输到其他地方,便可以获得利润,而从其他把价格比较便夷粮食,运输到沐阳,也可以获利。

    但是,因为受限于运输成本的问题,一旦路途过远,运输成本过高,便没有人愿意运输了。

    比如,有一个地方发生了饥荒。

    是国家没有粮食吗?

    不一定,范围性饥荒,一般情况下,其他地方都是有粮食的。

    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运输成本过高,使的粮食无法快速运输到饥荒地区。

    而铁路的存在,则使的物资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毕竟,铁路运输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是陆地运输的重要部分。

    毕竟,大多数地方都不靠海。

    所以,想要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路的,只有道路畅通了,那么不管是对外输出商品,还是外面向内运输商品,都可以变得简单。

    这样,商品经济自然便发展了起来。

    至于,节省军费,则是因为,铁路的存在,可以减少国家在边境地区的常驻军队。

    古代一个国家为什么要维持一支庞大规模的军队在边境地区呢?

    难道统治者不知道,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但消耗巨大,而且风险还高?

    事实上,统治者非常清楚,维持一支庞大军队在边境的坏处,但是,没有办法啊。

    边境地区如果不驻扎大量军队,一旦敌国发起突然进攻,根本无法抵挡。

    毕竟,靠双脚的运动方式,要调动足够的军队,时间起码得按月来。

    所以,边境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数量,是无法为纵深地区集结军队争取时间的。

    白了,之所以要在边境地区布置大量军队,还是因为运输条件的限制。

    如果,有铁路了,那么就可以改变情况。

    举个例子,从腹地调集军队前往边境地区,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而抵挡敌军一个月,预计要五万军队。

    但是,当铁路出现以后,调集军队支援边境只要十,那么布置在边境的军队数量便可以减少。

    这样,国家的军费自然便可以减少了。

    所以,铁路的存在,不单单可以巩固国家的管理统治,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和节省费用。

    所以,铁路制造机必须要。

    然后,第五项奖励,智能采矿车。

    这可是好东西啊,随着兵工厂可以生产的武器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良,对于矿产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毕竟,以后的武器,在重量上将越来越重。

    比如,在完成以牙还牙的任务以后,兵工厂就可以生产克虏伯大炮了。

    这种火炮的口径可以达到280毫米,射程近两万米。

    但是,其的重量也是惊饶,达到了44吨。

    44吨意味着什么,整个沐阳地区,一的铁产量,不过五十吨左右。

    也就是,整个沐阳地区,一的铁产出,还不够制造一门克虏伯大炮的。

    而智能采矿车,一便可以开采五十吨的矿石。

    一百辆的话,一就可以采矿五千吨。

    五千吨矿石,如果进行冶炼,大约可以提炼铁三千多吨。

    三千多吨铁虽然和一战时期的地球强国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一个产量了。

    更重要的是,智能采矿车不单单可以开采铁矿,还可以开采其他矿产。

    所以,对于武器越来越先进,但是同时吞金能力也越来越强的各种武器,智能采矿车是必不可少的好东西。

    因此,智能采矿车赢骞必须要拿到手。

    这样的话,三样额外奖励,已经确定了两样,只剩下最后一样。

    而最后一样,要在杂交水稻和多年生水稻之间进行选择。

    赢骞看着剩下的两个奖励。

    开始思考,应该选择那个奖励。

    杂交水稻自然不用,亩产两千斤,一年两季,这意味着,一亩地一年的粮食产出足足有四千斤。

    就算按百分之七十的出米率算,一亩地也可以获得大米二千八百斤。

    而五千万吨种子,以一亩五斤种子算,五千万吨,足够播种两百亿亩耕地。

    东西两块大陆加一起都没有那么多耕地。

    所以,只要选择了杂交水稻,那么大秦完全可以靠很少的人和土地,来解决整个国家的粮食问题,甚至还可以有节余。

    而多年生水稻,一年两次收获的粮食,产量只有杂交水稻的一半而已。

    另外,此次多年生水稻的种子,只有一千万吨。

    所以,思考良久,赢骞决定,将最后一项奖励,确定为一千万吨多年生水稻。

    选择多年生水稻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粮食产量。

    多年生水稻的亩产,确实比不过杂交水稻,但是多年生水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连续多年收割。

    目前,兵工厂给的多年生水稻,可以连续收割二十年。

    这相当于,一斤多年生水稻的种子,顶二十斤其他水稻的种子。

    杂交水稻其实产量高,可换算一下,赢骞就发现,一千万吨多年生水稻种子,比五千万吨杂交水稻种子更划算。

    杂交水稻的产量是多年生水稻的一倍,这相当于一比二。

    而杂交水稻种子的数量是多年生水稻的五倍。

    但是,人家多年生水稻可以连续产出二十年。

    这样算下来,一千万吨多年生水稻种子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产出的粮食总量,是杂交水稻的一倍。

    如果,大秦有自主培育杂交水稻种子的能力,那么赢骞自然会选择杂交水稻。

    可赢骞不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大秦,或者,这个世界可以达到培育杂交水稻的地步。

    而赢骞也不会知道,兵工厂以后会不会再次奖励给他杂交水稻的种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赢骞决定选择多年生水稻种子。

    当然,粮食总产出只是赢骞选择多年生水稻种子的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便是,多年生水稻节省的成本和人力。

    大秦只有三千多万人口,相比于西陆超过四亿的庞大人口,大秦人口太少了。

    而兵工厂留给赢骞的时间又不够,十五年时间,就算让大秦的百姓再怎么努力生,可以使用的人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在将来,和西大陆爆发战争的时候,大秦肯定要调集大量的人力。

    而如果,使用杂交水稻,那么需要的人力会比播种多年生水稻来的多。

    这相当于,将大量的人力固定住了。

    而播种多年生水稻,则可以让更多的人力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