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5章 多年生水稻种子
    不过,在开始任务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赢骞解决,那便是兵工厂周围大量的哥布林尸体。

    粗略估计,哥布林的两次进攻,至少留下了超过了八万具尸体。

    不过,按照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把这些哥布林尸体都烧了。

    不过这次的哥布林尸体数量有一些多 处理起来可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人力。

    不过,处理哥布林尸体这件事情,赢骞知道,会有人去解决的。

    赢骞接下来需要解决的,便是和任务有关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让赢雪菲同意对哥布林开战。

    “蒙肇!”

    “君上,有什么事?”

    “我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一下,我希望你可以回一趟咸阳。”

    “君上,回咸阳干什么?”

    “我打算对哥布林发起反攻,所以要获得陛下的允许。”

    “不是,君上,我们为什么要反攻哥布林啊?”

    “哥布林这种异族,根本没有什么油水,他们虽然种地,但是亩产和我们根本没得比,要不是哥布林这种一族,对食物不挑剔,草根,树叶都可以作为食物,哥布林早就饿死了。”

    “再了,哥布林又没有城市,不用金银什么的,我们打哥布林根本没什么好处啊!”

    赢骞也知道,蒙肇的对,哥布林这种异族,对于大秦帝国来,属于打赢了没什么好处,打输了还得损失惨重。

    其实,大秦帝国如果铁了心的要击败哥布林,并不是什么难题。

    因为大秦帝国集结全国之力,确实可以击败哥布林。

    可问题是,哥布林和大秦帝国不一样,大秦帝国打赢了,无法从哥布林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而且,想要消灭哥布林,对于大秦帝国来,难度太大。

    哥布林的躲避技巧可是非常出色的,加之,哥布林挖掘了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巢穴。

    大秦帝国可以击败哥布林,但是无法消灭。

    而无法消灭哥布林 便意味着,以哥布林的繁衍能力,只要几年时间,便可以重新变成数千万的数量。

    因此,进攻哥布林其实是不划算的。

    “蒙肇,如果我,是为了哥布林的土地,你认为可以服陛下吗?

    为了保险起见,赢骞决定加码。

    “君上,哥布林所在的地区,对于我们来,有什么用处?”

    “可以用来种粮食啊!”

    “可君上,我大秦不会为了哥布林的土地和哥布林全面开战的!”

    “蒙肇,你,为什么水稻在大秦无法成为主粮!”

    “君上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要问我?”

    “你回答一下就好了?”

    “诺!”

    “水稻虽然在口感上比麦和粟米更好,但是,水稻的亩产没有麦和粟米多。”

    “我大秦的麦,亩产可以达到约一百三十余斤,粟米则稍少一些,大约是一百一十斤左右。”

    “而水稻亩产最高不过百斤,加之,水稻对于种植环境要求甚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根本无法种族水稻。”

    “另外,水稻收获保存不过二三年,而粟米可在八年以上。”

    “故,在我大秦,水稻种植不多!”

    大秦帝国的主要主粮基本上就是粟米和麦,大米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产出。

    因为大秦帝国所在的东大陆,环境恶劣。

    东大陆的环境比西大陆要差很多,就算大秦已经把农耕技术点满了,在土地上面精耕细作,但是依然比不过西大陆那粗放的种植方式。

    只能,东大陆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不然的话,大秦帝国也不会一直想打回西大陆。

    而水稻在大秦并不是主流的粮食品种。

    首先是大秦境内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大秦境内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量并不足以满足水稻的种植要求。

    在大秦,只有靠近南方的一些区域可以满足种植水稻的环境需求。

    可问题是,更适合种植水稻的环境,不是被哥布林控制,便是巨人一族的领地。

    而且,在南部边境地区,因为常年受到哥布林的入侵,水利工程缺乏。

    根本无法进行大范围的灌溉。

    主要是因为,就算修好了灌溉设施,哥布林一入侵,这些灌溉设施,十有八九都得被毁。

    年年修,年年毁,这谁受得了。

    所以,一直以来,水稻在大秦的种族面积并不广。

    而水稻的价格自然也比粟米和麦要高一些。

    当然,环境不利于水稻种植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其实是,水稻的产量。

    大秦帝国目前的水稻亩产量,普遍只有百斤每亩。

    这个产量并不算高,毕竟,粟米都有一亩一百一十斤了。

    而且,一百斤水稻,还是连谷壳算在一起的,如果脱壳以后,一斤水稻,大约只能出七两大米,另外三两不是谷壳就是米糠。

    就这七两大米,还是包括碎米,异色米在内的。

    而这其中,谷壳大约占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也就是,如果对大米进行脱壳,那么一斤水稻,只能得到七两大米,一两米糠,就算百姓把米糠也作为食物, 那么一斤大米也不过只有八两可以食用。

    而麦如果进行脱壳,大约会有百分之十五的重量是外皮。

    而这百分之十五还是将麦所有外皮全部进行脱壳处理的,事实上,老百姓一般不会把麦的六层皮都脱去。

    所以,实际情况是,麦进行脱壳,大约只会减少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

    也就是,一斤麦,可以获得九两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水稻和麦亩产相同,产出的粮食数量也是麦多于水稻。

    何况,大秦帝国如今种植的水稻亩产还不如麦。

    所以,大秦百姓不种植水稻便不难理解了。

    对于百姓来,种植什么粮食获得的收益高,他们自然会选择种什么粮食。

    哪怕这种粮食的味道难吃一些,百姓也是不会过于在乎的。

    毕竟,能填报肚子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于水稻产量为什么那么低,其实是因为,大秦现在种植的水稻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培育。

    其实这不难理解,赢骞前世的华夏,水稻虽然是主要的粮食来源,但是,华夏的水稻也不是一开始便是作为主粮存在的。

    在宋朝以前,水稻在华夏的地位并不高,因为其产量不高,不过随着宋朝从东南亚引进占城稻,使的水稻的产量有了质的飞跃,水稻这才逐渐成为了华夏最重要的主粮。

    而正是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使的南方成为了华夏的经济中心。

    因为同样单位的土地,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

    便意味着,可以让更多的人口,从农耕里面解脱出来,从事其他行业。

    “蒙肇,你回到咸阳以后,对陛下,我有一物,可以让水稻的产量翻上数番!”

    蒙肇看着赢骞,结结巴巴的问道。

    “君,君上,你的是真的吗?”

    赢骞点零头。

    赢骞的自然是真的,因为兵工厂升到三级以后,给赢骞的特殊奖励,不再是武器什么的,而是种子。

    还是跨越时代的种子。

    三级兵工厂给赢骞的种子是五百吨,多年生水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