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4章 国有难,山河殇,吾辈当奉天靖难!(二鞭!)
    赵佶最忧心的还是司徒钟道长的无故失踪,是司徒钟勾起了他的野心,一手把他推到这种风口浪尖,但是大业未成,司徒钟却半道消失,实在让赵佶忧心忡忡。

    此时的赵佶,连睡觉都觉得不安全,因此他采纳了蔡京所有的建议,准备一改皇宋旧制,实行酷烈新法。

    不尊文官,重用武将,以刀枪代笔墨,以铁骑替文章,灭尽下不服之臣,镇压朝野动荡人心!

    一个字,杀!

    东京,开始流血。

    血淹没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无论如何,过去那个诗词锦绣的大宋,犹如是长江东流的浪涛,一去不返。

    ......

    数日后。

    令赵佶魂牵梦绕的司徒钟道长,已经化身为慕容复,来到了大名府。

    大宁郡王赵佖,已经被慕容复的麾下牢牢控制,被迫在大名府拿出衣带诏,试图召集忠臣义士,可惜如今朝廷局势并不明朗,响应者寥寥。

    此刻的大宁郡王赵佖,惶惶不可终日。

    赵宋子弟之中,唯一算是有点骨气的赵煦,已经不幸遇难,剩下的都是一些臭鱼烂虾,难成大器。

    也正是因为他是臭鱼烂虾,难成大器,慕容复才允许他们活着。

    他们的废物与无能,反而救了他们的命。

    “慕容公子到!”

    赵佖正在惶恐间,突然见到下面的人郑重的迎接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这年轻人丰神俊朗,虎步龙行,不怒自威。

    正是慕容复。

    赵佖一看到的慕容复,就如同老鼠看到猫,连灵魂都在战栗。

    他也不敢妄自尊大,站起身来,作揖道:“这位公子,莫非就是营救王之人?多谢公子救命之恩,王感激不尽。但不知慕容公子是何方神圣,还请示下,好让王铭记恩人,日后报恩。”

    慕容复笑道:“王爷不必客气,我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复字。先祖慕容龙城,和太祖爷是手足兄弟,至爱亲朋,是过命的交情。同时,我还是逍遥派掌门人,明教教主。只因如今宫中惊变,大宋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丑闻。子赵煦弑祖母,端王赵佶杀兄弑君,弑母篡位!”

    “真是道德沦丧,人伦丧尽,狼心狗肺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祸乱家国!”

    着,慕容复肃穆道:“我慕容复,本姑苏布衣,下与我何加焉?只是躬耕于太湖,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子。”

    “岂料乱臣贼子大逆不道,魑魅魍魉肆虐人间。所谓,下兴亡,匹夫有责!事到如今,我慕容复不得不出山!”

    “大宁郡王,你是太后所选的真龙子,如今国家有难,社稷危急,山河有崩裂之险,苍生有涂炭之厄!值此下兴亡之际,我慕容复愿倾尽所有,鼎力相助郡王登基称帝,召集下忠臣义士,讨伐叛逆,诛灭不臣,奉靖难,还大宋以朗朗乾坤!”

    着,在赵佖惊恐的面容下,慕容复又靠近了几步,大声道:“王爷,国家危难,我们要奉靖难!请王爷准备登基,与我奉靖难,剪除东京之伪帝,再造皇宋之乾坤。功成之日,必有光武之德,下臣民,莫不感念!”

    “什么?奉靖难?不行,不行!”赵佖吓得面无人色,哭着,“十一哥如今疯了,宰执大臣都被他关押起来,严刑拷打,朝中反对他的官员,都被他杀的人头滚滚。东京有议论此事的百姓,都被抓起来,轻则家破人亡,重则被灭九族!东京梦华,竟然变成了血海滔滔!”

    “十一哥设立靠山军,招揽契丹武士,希伯来人,大食胡人,肆意残害大臣,动辄抄家灭族!另外还有盖世太保,那盖世太保的高俅,人称杀神,简直杀的快疯了!就连皇宋原本温良的太监,也被十一哥设立东厂西厂!东厂督公梁师成,西厂督公李彦,二贼猖獗至极,网罗江湖高手,用为朝廷鹰犬!”

    “至此,朝中不服十一哥的大臣,都遭惨死,十一哥又重金贿赂,封官许愿,几路禁军,都被他拉拢!如今他大势已成,且王家人也在他手中,他又嗜血暴虐,如果奉靖难,岂不是自寻死路?!”

    赵佖连连摇头,头都快摇成了拨浪鼓。

    这些,赵佶在蔡京的屠龙邪术的指导下,充分的体现了什么叫只要足够疯狂足够暴力,哪怕是一条疯狗,也照样能统治下。

    宰相范纯仁,吕大防,苏颂,苏辙等人,因为提出太后的传位诏书有问题,宫中之变要出一个真相,全部被关进了皇城司的黑牢之郑

    宰执之臣,已经是一点体面也没樱

    而宰执之臣之下的文官,敢不服气的,赵佶马上就送满门抄斩的套餐,一时之间,大宋文官里面的硬骨头无不全家死绝,剩下的,要么本来就是阿谀奉承之辈,要么屈服于赵佶这种恐怖的暴力。

    而随着靠山军,盖世太保,东厂西厂的接连建立,大量民间的流氓地痞,江湖游侠,都被吸纳进去,赵佶给钱痛快,他们便纷纷给赵佶当打手。

    而赵佶抄家灭族,获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国库反而远比之前充裕,他就一手大棒,一手萝卜,服从他统治的,就给官位,给钱,给女人!

    不服从他统治的,直接杀全家,家里的女人,全部赏赐给服从赵佶统治的人。

    别是文官了,武将拒不奉诏的,也被赵佶派人暗杀,而大宋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也无法出现和赵佶对抗的藩镇。

    总之,赵佶在极度丧心病狂的倒行逆施之下,反而稳定住了自己的统治,至少是暂时稳定住了自己的统治。

    拱卫京畿的几路禁军,皆被赵佶一一掌控,除了赵佶的风评跌至冰点之外,他的权力,反而比之大宋之前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强大。

    事实证明,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当赵佶用武器批判的时候,士大夫集团的笔杆子瞬间无效,下有重回五代十国的趋势。

    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赵佶这种统治无法长久,但是短时间,几乎没人可以和赵佶抗衡。

    赵佶掌控了国家的暴力机器,对外如何不知道,对内那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而收到这些消息的赵佖,感叹十一哥是李世民之中的李世民,狠人之中的狼灭,只想苟下来,不敢奉靖难。

    “你竟然不想奉靖难?!”慕容瞪着着赵佖。

    “会出人命的!”赵佖无奈的。

    “哼,既然如此......”慕容复大声道,“来人,喂赵公子吃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