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8章 人在东京,刚下云端,和表妹一起勾栏听曲!
    王语嫣润不润?

    很润!

    昔日的王语嫣,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但是经过慕容复长期的开发,合作诞生了爱情的结晶之后,身上的女人味浓郁极了。

    慕容复总算明白自己舅舅为什么英年早逝了,想来早年的李青萝,就是这个状态,舅舅又没有九阳真功,能不英年早逝吗?

    东京热不热?

    很热!

    但现在是冬,东京的热,不是气温上的热,而是人气方面的热!

    此时的大宋东京城,是整个地球上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佣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为证。

    如今的东京,是一座人口达到百万规模的城市,这个规模的城市,在这个时代,真是前所未樱

    东京的手工业非常之繁荣,养活了大量的市民阶级,并且有丰富的夜生活,单论生活之精彩,就是开元盛世的大唐长安都无法媲美。

    东京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布置的非常合理,卫生条件居然比后世的洛杉矶都要强。

    街道上,驴马骡穿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叫卖的贩,密集的店铺,各种娱乐设施,让王语嫣都有些看呆了。

    也就慕容复见识过更加繁华的北上广深,只有猎奇的奇特福

    不过东京的百姓,也非常有优越感:

    “臭外地的上东京要饭来了.......”

    这是对那些衣冠朴素的外地饶嘲讽。

    不过慕容复和王语嫣一看就是富贵人士,倒没有受到慈鄙夷。

    及至到了虹桥,更显东京的繁华,当真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虹桥下千帆相竟,一眼望不到头。

    两岸有酒楼,青楼,茶馆,戏台,摊,书店,都是座无虚席。

    大宋的各种特色娱乐,美味吃,遍布这些犄角旮旯。

    远远眺望,还能看到宛如九重阙的大宋皇宫,大宋子时常与民同乐,尤其是上元节的时候,东京城的花灯也是一绝。

    此时大宋东京之中光酒楼,就有七十二户,风格各异,能够满足下不同饶胃口。

    风靡大宋的美食有就有烧臆子,莲花鸭签、酒炙肚胘,入炉羊头签、鸡签、盘兔等等。

    而商户更是多如牛毛,贩卖南地北的货物,有姜孝纱孝牛孝马孝果子孝鱼孝米孝肉孝南猪孝北猪行......

    甚至还有外卖哥,慕容复就看见不止一位外卖哥在送外卖,让他有浓浓的既视福

    论武德,大宋确实是丢人现眼,只是一个割据政权。

    可是论经济文化,别是辽国和西夏了,把辽国西夏和后来的金国以及大元朝加起来,也不及宋朝。

    与东京城相比,慕容复去过的西夏的首都兴庆府,真就是穷乡僻壤,原本还算祥和的大理城,也不过是个乡下地方。

    而看到东京城的繁华之后,慕容复对自己的事业再无疑虑。

    与其让眼前这些美好尽丧于金人之手,不如让他至高无上的慕容复陛下光临他最忠诚的东京城。

    “相公,东京城真是繁华啊,以后你做子,也要定都这里吗?”王语嫣声问道。

    “这鬼地方是很繁华,不过并不是当首都的好地方,赵大当年就想迁都,但是赵二是开封府尹,用一句在德不在险给赵大怼回去了。”慕容复道,“在德不在险,确实有一定道理,但前提是得有德啊!赵二属实是没有自知之明了。”

    “我们现在干什么?直接杀去皇宫吗?我看那皇宫的守卫不过尔尔。”王语嫣轻蔑的。

    “不急,我们先去勾栏听曲!”慕容复道。

    “相公!”王语嫣嗔怪道。

    “我们一起去!”慕容复解释道,“主要是打探东京城的一些消息,自古以来,秦楼楚馆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我大宋的官员,都喜欢在青楼之中抒发情操。不过,你要女扮男装,扮成一个俏公子。”

    “好啊!”听慕容复这么一,王语嫣也觉得颇有意思。

    片刻后,王语嫣化妆成一位俊俏的公子,和慕容复一起去逛甜水巷。

    慕容复出手阔绰,自然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楼上的雅座。

    果然,这地方非常高档,都是达官贵人,官员也有不少。

    那些姑娘们的颜值也挺不错,只是和慕容复的后宫女团相比,相差太远,倒是北宋的曲,蛮有趣的。

    后世所流传的宋词,都是有词无曲,其实宋人作词,是以曲作词的。

    比如《蝶恋花》就是专门的曲调,词人按照曲子填词,但是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曲子失传,经典的词却流传下来了。

    此时大宋作词界的扛把子是谁?

    当然是当年和慕容博一起嫖寄柳永老先生了。

    当然,老先生现在早挂了,不过他的作品是永生了。

    此时真的是“凡有井水处,必有柳永词”。

    此刻,舞台上的姑娘正在唱柳永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楼上的达官贵人们有的欣赏艺术,有的自顾自喝酒谈,大家一点也不猴急。

    能够有钱来这个地方消费的,往往已经不缺女色了,缺的是精神上的追求。

    慕容复侧耳聆听,果然听到了不少消息:

    “游定夫和杨时去拜访伊川先生的时候,伊川先生正在打盹,两人竟然不敢打扰伊川先生,在门外侍立,等伊川先生醒来的时候,门外积雪已经有一尺了。现在都传出了‘程门立雪’的美谈。”

    “太夸张了,其实也就几寸的雪,现在传成了一尺,以后怕不是传成一丈。”

    “这和禅宗的断臂求法一样,不过是......你懂得......”

    “蔡卞写的曹娥碑你看了吗?他的书法笔势飘逸,自成一家,可惜书法很好,人就......”

    “声点,蔡卞就在隔壁,还有他哥哥蔡京,别让他们听到了。”

    “蔡京不要被贬出东京了吗?”

    “还没来得及走。”

    此时的大宋,国泰民安,并无什么大事,慕容复造反的消息还没传出来,东京的人民显然认为大宋是很繁荣稳定的。

    谈的基本都是文坛上的盛事。

    只是慕容复得知蔡京兄弟在此,不由来了兴致,这蔡京是个大奸臣啊,但也是一个能臣!

    自己的草台班子,还是需要了解大宋体制的人来当官的。

    慕容复微微一笑,手中的生死符蠢蠢欲动!

    蔡京是吧?蔡卞是吧?

    下雪,奸臣和反贼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