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慕容掌门法驾缥缈峰!
    从西夏到山的路上。

    旌旗招展,队列浩大,一眼都望不到头。

    慕容复这次山之行,不仅带了霹雳堂众弟子,还有三千兵马,一品堂的部分高手。

    而西夏的文武百官,在皇帝李乾顺的带领下,亲自相送。

    可以是十八相送了。

    这不单是慕容复的面子,也是李秋水此行,要跟着慕容复一起去见山童姥。

    李秋水名为太妃,实际上却是西夏的太后,而且是大权在握的太后。

    而且别的太后,根本不敢远离权力中枢,李秋水却随便。

    因为她的权力构成的最重要因素,是她当世罕有敌手的武功。

    李乾顺身为李秋水之子,不管是出于孝道,还是出于对太妃的尊重,都要亲自相送,而且要表现的依依不舍。

    “真的不必再送了,岳父,你和文武百官真是太客气了。”慕容复笑道,“那么,就到此为止吧!”

    “也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贤婿此去,当一路顺风!”李乾顺笑了笑。

    然后,李乾顺对李秋水:“母后,一路上还请心。”

    李秋水不耐烦道:“知道了。”

    慕容复看着人群中的李清露,走上前,对李清露:

    “娘子,为夫我这次离开西夏,一品堂就由你代管,留守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属,也就劳烦娘子照看了。”

    “相公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把一切处置妥当。”李清露道。

    “娘子办事,我自然放心。”慕容复又叮嘱道,“对了,段延庆有一个大把柄在我手中,因慈他来了,可以给他一部分一品堂的实权。”

    “明白。”李清露笑道,“相公尽管去吧,妾身会为相公打理好后方。”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慕容复点点头,然后转身,招呼队伍,开拔。

    慕容复离开西夏,但是一品堂和复兴军的事情,却必须有一个强力的人物照应。

    李清露就是一个颇为强力的人物,有她坐镇,别那些党项贵族,就是李乾顺,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毕竟,李秋水是西夏第一高手,那么李清露就是西夏第二高手。

    眼见慕容复的队伍渐渐远去,望不见身影,李乾顺百感交集,如释重负,心想:这个大瘟神,总算是被送走了!

    “太好了,银川驸马终于走了,这是普同庆的大好事啊!我请大家吃烤羊,喝美酒,庆祝庆祝!”

    “当然要庆祝,我派人去宋国采购的爆竹,今就让人全点了,庆祝银川驸马的离开!”

    “苍有眼,银川驸马终于离开了,希望他永远别回大夏了!世界这么大,他好好去看吧!”

    党项贵族的几大族长,简直高心和过年一样,弹冠相庆,准备大排筵宴,好好庆祝一番。

    李清露错愕:我相公人缘有这么差吗?

    ......

    数个时辰后。

    银川公主府。

    一名白衣侍女为李清露把脉,恭喜道:“公主,您有喜了!”

    李清露大为高兴,道:“没枉费我这几日和夫君日夜操劳,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驸马爷是很努力。”侍女之首晓蕾着,脸一红。

    没办法,李清露一个人打不过慕容复的时候,就使用了组合技:大召唤术之姐姐妹妹一起来!

    晓蕾作为李清露最信任的侍女,自然也分的一杯羹,和慕容复行走在爱与痛的边缘,体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快乐。

    “希望是个男孩。”李清露抚摸着自己的腹,充满期待的。

    她知道慕容复雄才大略,武功盖世,将来有很大可能称帝,那么这个时候诞生的男孩,就非常重要了。

    十几年后,慕容复为皇帝,下升平,则自己儿子刚好长大成人。

    那时候,再争一争!

    哼,她银川公主可从来不是省油的灯!

    ......

    慕容复之所以带着三千兵马去灵鹫宫,当然不是为了攻打灵鹫宫。

    山童姥的巅峰状态,区区三千兵马,奈何不了山童姥的。

    慕容复主要是为了实践兵法,顺便震慑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的牛鬼蛇神。

    尤其是什么剑神卓不凡,自视甚高,得让他知道如何做人。

    原本的慕容复从读了《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李卫公问对》等兵法,只是从来没有实践过。

    而现在的慕容复,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纪效新书》《战争论》《论持久战》等军事着作。

    原本的记忆模糊不清,但随着修炼了《无上瑜伽密乘》,精神升华,记忆也清晰许多。

    字字句句,都能马上回忆起来。

    可以,知识储备上已经没有毛病,就要讲实践了。

    而把三千兵马带到山,这几的行军,就是一次不错的实践。

    领兵作战这个军事技能,可不是随便都行的。

    一般人怕把是军队全须全尾的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都很困难。

    所以慕容复要理论联系实际,路上向自己的义子拓跋飞与孙成请教。

    最终知行合一,融会贯通。

    当皇帝,可以不自己带兵,但不能不知兵。

    不知兵,就会变成宋太宗,那整个就是一个大坑,被萧太后打的驴车漂移。

    也唯有知兵,才能更好的任用将领。

    就比如李世民和朱元璋,李世民被某人认为是历代皇帝军事能力第一人,朱元璋被认为是第二人。

    朱元璋后期自己不御驾亲征了,但是自己知兵,所以提拔将领,布置战略都井井有条。

    如果朱允炆有这水平,也不至于被朱棣给撅了。

    “义父,行军前要军誓,也就是将领对士兵发表讲话。这一点,义父已经做到了。此外,就是禁喧,禁止士兵随意喧哗,整备,整理衣甲器械。察地形,确立饮水,便溺之地。最重要的,还是后勤运输,必须畅通无阻,义父有经纬地之才,肯定是没问题的......”私下里,孙成不断讲述自己带兵的经验。

    慕容复默默记下,亲自指挥军队。

    一开始还略有些生涩,但是三两后,就已经对三军如臂指使。

    而且慕容复在许多细节方面,比如卫生条例,增强士气方面,做的还更加优秀。

    李秋水见了,默默点头,知道慕容复没有好高骛远,确实是成大事之人。

    几日后,众人来到缥缈峰下。

    ......

    整个山缥缈峰,都是灵鹫宫的势力范围,这么大规模的人马行动,自然惊动了灵鹫宫的九九部。

    几乎是众人一来到山脚下,灵鹫宫的几百个持剑少女就出现,领头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美妇人,正是灵鹫宫的总管余婆婆。

    这余婆婆看上去年纪稍大,可容貌竟然不逊色于木婉清多少。

    余婆婆一见到李秋水,就面色大变,一声令下,一群人将李秋水包围。

    “你竟然敢带兵来灵鹫宫......”余婆婆看着大军压境的阵势,心中一惊。

    “你们的主人尚且奈何不得我,你们不过萤烛之光,也想与皓月争辉吗?”李秋水不屑道,“赶紧闪开,前去通报你们的主人,否则......”

    李秋水着,双手凝聚白虹掌力,目光冰冷扫过余婆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