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章 慕容掌门高低算个画饼仙人!
    慕容复从容一笑:“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你们莫非以为我要造反不成?”

    苏星河道:“那掌门师叔为何要办演武堂,搞军事呢?”

    慕容复长叹道:“我刚才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逍遥派,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散漫了,要为国家做贡献!”

    “丐帮的声势之所以日渐高涨,就是丐帮多次帮我大宋,打击了西夏和辽国的反动势力。”

    “我们逍遥派也不能落后,开办演武堂,就是把武功与战争结合起来,培养一批忠君爱国的义军,打击西夏和辽国!”

    “将来国家有事,比如要收服燕云十六州,我们也要去参与,为国出力。”

    “这和民间的弓箭社是一个道理嘛!无非是另一个弓箭社而已!”

    人都宋朝重文轻武,但那是官方层面,在民间,老百姓其实是非常尚武。

    当年耶律德光入侵中原,就被民间的义军反复打击,不得不夹着尾巴逃跑。

    而宋朝的民间,弓箭社林立,这些弓箭社叫是叫弓箭社,其实不光教弓箭,还教刀盾,拳脚,射弩,相迫单兵作战技巧。

    弓箭社全国开花,地方上往往每户出一个男丁参加弓箭社,接受军事训练,平时扛锄头耕地,遇到土匪强盗,就立刻能够集结作战。

    而弓箭社的战斗力,往往堪比如今的正规军,底蕴不容觑。

    岳飞是相州韩家的佃农,之所以学得一身好本领,就是得益于弓箭社。

    韩世忠也曾经参加过弓箭社。

    宋朝之所以还能苟出一个南宋来,就在于这些弓箭社培养了大量武德充沛的民间武人,组成各路义军,许多都被岳飞收编,成为抗金主力。

    金国越是打到后来,越是吃力,才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函谷八友和苏星河都是宋人,自然知道弓箭社这个组织,于是全都放心下来,只道是慕容复要搞一个大号的弓箭社。

    逍遥派亦正亦邪,并无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但慕容掌门现在要搞忠君爱国,他们也不排斥。

    于是,吴领军道:“弟子愿用尽所学,为演武堂添砖加瓦!”

    慕容复笑道:“需要人手,需要金钱,就向我申请!演武堂成立之后,可以练出规模义军,人人习武,组成军阵!”

    “到时候,对外可以帮助国家,匡扶社稷!”

    “对内,如果再有丁春秋之类的叛逆,就算对方武功高,我们派出足够人手,化为军队,强弩盾甲用上,只需要少数几个高手辅助,就能制裁叛徒!”

    众人越发觉得有理。

    演武堂确实可以大大增强逍遥派的实力。

    慕容复则心中谋划,等鸠摩智从吐蕃把龙象般若功带来,就可以用龙象般若功这门傻子都能练的神功,培养勇士。

    等大理马到位,就能慢慢训练出龙象铁骑!

    到时候,慕容家就真有了兵马,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这才是复国的正确路线嘛!

    单个的勇士面对高手不行,但结成军阵,那就大有用处。

    一般武林高手面对百饶军队,就得狼狈而逃。

    一流高手,才能勉强与千人大军周旋。

    而能够万军之中擒拿敌将的,需要萧峰那个级别的战力。

    可江湖上,又有几个萧峰呢?

    何况,倘若萧峰面对的万军主将是慕容复这个武力级别,恐怕能跑掉就不错了。

    军队和高手的无缝结合,武功和军事的无缝结合,才是正确的玩法。

    如果能够培养一批少林玄字辈高手级别的骑兵,真正组成全高手阵容的铁骑,只需要百人,就能冲垮当世所有的军队,所向披靡。

    只不过那种高手,往往桀骜不驯,不会听指挥,慕容复只能自己培养。

    去培养义子,儿子!

    这是最可靠的!

    想着,慕容复看向薛慕华,点名道:“薛慕华!”

    “弟子在!”薛慕华恭敬的回应。

    “听你的医术不错,在江湖上被称之为薛神医?”慕容复问道。

    “那都是江湖朋友抬爱。”薛慕华谦虚道,“我的医术比之师父,不过是米珠之华!”

    苏星河道:“不必过于谦虚,慕华,你的医术,已经有了我七分火候!”

    薛慕华大喜,一脸荣幸,仿佛被老师奖励了红花的学生。

    “既然薛慕华你擅长医术,又有一帮徒子徒孙,那你就成立逍遥派保安堂吧!”慕容复正色道,“悬壶济世,普济众生,我们逍遥派的保安堂,就要免费给百姓看病,造福于百姓!”

    自古以来,给百姓看病,就是收买人心的一个好手段。

    这一招,从大良贤师张角使用以来,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非常好用。

    毕竟病魔不仅难以战胜,大部分百姓往往也没钱去战胜。

    这时候,要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他们马上就迷信了。

    真能救治两个,好名声马上就来了,百姓马上就拥护了。

    而且等演武堂发展起来后,保安堂培养的学徒,也可以担任军医。

    军队怎么才能有战斗力?

    放到未来,可以给他们一个信念,比如为人民而战。

    但家下的时代,这个信念不成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可以像岳家军一样,为民族家国为而战。

    加上分给他们最重要的土地,赏罚分明,再加上军医医治他们的伤势,他们的士气绝对高涨,战斗力绝对到位。

    保安堂,就起到两个作用:一,收买民心。

    二,担任军医。

    “这倒是没问题,可药材不便宜,这会花很多钱。”薛慕华提醒道。

    “你只管干,别怕花钱,我们逍遥派不缺钱!”慕容复大气的。

    他慕容复,还有两个师姐的软饭没吃呢,等吃到了,就又能大笔进账了。

    “遵命!”薛慕华道。

    慕容复又看向了另一位自己看重的人才,也就是冯阿三。

    不要慕容复来自二十一世纪,很清楚工匠的价值。

    哪怕是蒙古帝国,也非常重视工匠。

    蒙古大汗蒙哥要屠城的时候,耶律楚材就给他算了一笔账,这城里有多少工匠,可以为蒙古打造多少装备。

    尽管蒙哥暴虐之心未减,但是想到这些好处,还是熄灭了屠城的想法。

    后来蒙古帝国能够攻破襄阳城,就是工匠为他们打造了先进的装备回回炮,轰破襄阳城墙,迫使吕文焕投降。

    而慕容复要发展具有武林特色的工业,离不开能工巧匠,这冯阿三,就是下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

    “冯阿三!”慕容复点名。

    “弟子在!”冯阿三肃然道。

    “我要成立一个工局,你来担任工局的局长,你去招募工匠,我有大用!”慕容复正色道,“当年黄帝就是一位巧匠,发明了机杼、车、船、云梯、弓箭、号角、铜器等物品,造福于下!”

    “我们的工局,就是要研究新的工艺器械,造福于下!”

    “石清露,你也入工局,你擅长种植花草,但花花草草没什么大用,我希望你能精研农事!”

    冯阿三和石清露对望一眼,齐声道:“弟子遵命!”

    慕容复得到了函谷八友这些人才,一番安排,成立了文宣阁,演武堂,保安堂,工局,算是为未来的谋反事业打下了一个的基础。

    等整合逍遥派,这些机构就能吸收西夏和灵鹫宫的技术和人才,进一步提高。

    比如薛慕华要是学会移植器官的医术,那真是在世华佗了。

    到时候,慕容复再把慕容家的力量整合进来,他的原始资本就很强大,有了生吞明教的资本!

    “当然,皇帝不差饿兵,你们干活,是有贡献度的!我会让我妻子阿朱每年考核各位对门派的贡献,这里有一本功劳兑换册,你们看一看!”慕容复着,拿出一本册子,递给康广陵。

    他准备的很妥当,早就思量怎么安排函谷八友,现在当然是安排的井井有条。

    康广陵打开这册子。

    众人看去,只见册子上,写的是贡献点数可以兑换的东西。

    平平常常的熬工龄,一年可以得到10点贡献点。

    如果完成门派的任务,则有1---50点的贡献点不等。

    贡献点可以兑换土地,钱。

    这些不算什么,八人都不缺土地和钱。

    但贡献度可以兑换的功夫,却让他们震惊。

    名单上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武功:

    《北冥神功》999贡献点!

    《无相功》999贡献点!

    《不老长春功》999贡献点!

    《枯荣禅功》999贡献点!

    《易筋经》999贡献点!

    《葵花宝典》999贡献点!

    《九阴真经》999贡献点!

    太极神功,太极拳,参合指,六脉神剑,一阳指,白虹掌力,山折梅手,生死符......

    少林七十二绝技......

    五虎断门刀,排云掌,风神腿,三分归元气......

    密密麻麻的武功,有几百种之多。

    许多他们闻所未闻,但能和本门神功以及易筋经并列,想来也是不差。

    高深的武学,他们短时间兑换不起,但那些普通的武学,往往十多点就能兑换。

    少林七十二绝技,往往上百点,就能兑换。

    而除了武功之外,还能兑换慕容复的人情,以及逍遥派的一些职位。

    这显然是慕容复的画饼,为的是调动门饶工作积极性。

    “我们逍遥派,可以靠功劳获得一切!”慕容复笑眯眯道,“大家好好干,都会有光明的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