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章 大明皇帝,崇祯
    卢象升一来宣府,便如此强势,这让刘永祚眉头微皱,深感疑惑。

    不过这杨伟可是自己麾下的人,刘永祚本来是想站出来保一保的,可一听卢象升居然出了曾家堡的事,刘永祚猛的睁大了眼。

    不止是刘永祚,包括他身后的不少宣府文武,此时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更不用已经完全瘫聊杨伟了。

    卢象升冷冷的扫视了一圈众人,最后看着杨伟道。

    “本督若是没记错的话,自去年十一月起,朝廷便给宣府拨下了明甲一千七百三十八套,布面甲五千六百七十四套,其他什么戎服,短靴之类的本督就更不用多了。

    可是你们看看身后的兵士,哪一个像是发了新装备的样子。

    葛家堡的事,杨佥事,好好吧。”

    此时的杨伟哪里敢,他的眼光瞥了瞥刘永祚,碰见了刘永祚那阴沉的眼神,杨伟猛地一惊,跪在地上不停的磕起头来。

    “总督大人,卑职错了,卑职错了,还请总督饶卑职一命。”

    “呵呵,饶你一命,谁又饶将士们一命,吧,你的同伙还有谁,出来,本督不定会饶你一命!

    你应该知道本督一向都是一不二!”

    卢象升对着杨伟冷笑着道,可杨伟哪里敢把其他人供出来,这东西,供出来是死,不供出来也是死,唯一的区别就是死多少的问题了。

    杨伟不停的叩头,嘴里一直着是自己被猪油蒙了心,卢象升嘴角一翘,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问不出什么来。

    不过问不出什么,可不代表着他什么都不做。

    他朝着赵大海挥了挥手,赵大海秒懂,赶紧递上来一把发着光的宝剑来,刘永祚等人一看,眼睛睁的巨大。

    “这.......是尚方宝剑!”

    对,这就是崇祯赐给卢象升的尚方宝剑,不过这玩意可没后世的那么玄乎,谁都可以杀,有些官职太大的,也只能抓起来,而不敢擅自去杀。

    所以,尚方宝剑是剑,更像是一个皇帝的令牌之类的东西,就如同电视剧里如朕亲临的令牌一样。

    斩大臣没什么可能,可斩一个都指挥佥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今,卢象升便要用这把剑,就在一众宣府文武的面前,将这贪腐的都指挥佥事给斩了。

    “本督不是没有给你过机会,最后一次,你还是不!”

    刘永祚看着卢象升明明是面对着杨伟话,他却总感觉卢象升是在对着自己话一样。

    他的眼皮一颤,心里更是在想,自己要是真的犯在了这卢阎王的手里,他恐怕不会手软吧。

    杨伟还是不停的痛哭流涕,不停的叩头,可就是不,卢象升摇了摇头,面向宣府一众官员们。

    “今日之事,你们也都看到了,本督受皇命,总督宣大,便是要治理宣大,整治不法,陛下更是赐给了本督尚方宝剑,今日,本督便要用这尚方宝剑,斩杀这贪官!

    大海,摁着他!”

    随着卢象升的话落,赵大海喊了一名督抚标兵一齐上前,一把将杨伟摁在霖上,卢象升没有丝毫的犹豫,手起刀落,宝刀甚是锋利,加上卢象升那双孔武有力的双臂,一刀下去,一颗圆滚滚的头颅便滚到了宣府一众文武的身前,吓得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生怕这卢阎王的宝剑砍在自己的脖子上。

    倒是身后的将士们终于找到了做主的人一样,看着杨伟的头颅落下,竟然大声喊好了起来。

    卢象升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也不废话,直接喊道。

    “将此贼的头颅传首各营,让各营诫勉!”

    “至于你们有什么责任,那就等陛下裁决吧。”

    着,卢象升便令兵士们全部解散回营,他则带着麾下标兵,朝着宣府城中走去。

    刘永祚等人虽然心里气愤,可是明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赶紧跟了上去。

    卢象升在宣府城中巡视了半,城中被刘永祚安排的十分妥当,卢象升也找不出一丝毛病来,他打算在宣府城中住上一晚后再动身前往边关进行巡视。

    当夜,赵大海便接到了周建安的来信,并且亲自将信交到了卢象升的手里。

    看过信后,卢象升十分的疑惑,这周建安在信中只有一句话。

    请卢伯父回阳和之时,务必途径洋河堡,建安有十万火急之事相。

    卢象升有些皱眉,这子有什么十万火急之事,早不,自己这才刚走,又想了。

    不过周建安为人稳重,是十万火急,想来也是十万火急了。

    “大海,传达下去,以后洋河堡的来信,直达本督公案之前。”

    “遵命。”

    赵大海点零头。

    ........................................................

    七日后,

    大明帝国京师

    紫禁城内乾清宫东暖房内

    大明第十六任皇帝崇祯正襟危坐在御案后,正奋笔疾书的批阅着奏折。

    不过二十六七的年纪,崇祯的头上的银发已经若隐若现,那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

    眼中偶然闪过一丝精光,鼻梁高挺,只是那眼袋有些沉重,看得出来,崇祯肯定经常熬夜。

    这些折子大多都是由内阁已经拟定的折子,只需要崇祯这里签字盖章而已,往往这种活放在前几任皇帝身上都是司礼监秉笔掌印等人干的,不过崇祯是出了名的宵衣旰食,勤奋至极。

    所以几乎大多数的奏折,崇祯都会亲自过目。

    正批阅着,司礼监王承恩捧着两本折子走了过来。

    “皇爷,这是总督宣大卢象升的加急折子。”

    一听是卢象升的折子,崇祯立刻来了兴趣,头一抬,将手中的毛笔放了下来。

    “建斗半月前上折子要去宣府巡视,看来是有所结果了,快,拿来给朕看看。”

    王承恩赶紧递了上去,崇祯接过随手打开一本,仅看了几行字,满脸的怒色便再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