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1章 机枪定型
    从机械区出来之后,赵构见邢秉懿似是有些疲倦,便提议道:“要不,下次再去生活区?反正也不着急。”

    邢秉懿微笑地看着他:“我没事,哪有那么娇贵?况且,刚才好聊。”

    见她坚持,赵构也没办法,只好陪着。

    童师傅也是个中年人,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看上去就是个很闷的那种人,最适合搞技术研发的性子:受得了贫穷,耐得住寂寞,能远离喧嚣。

    见赵构、邢秉懿和众位大臣前来,他也不紧张,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灯泡:“这个电灯泡,是按照官家提示造出来的,从钨矿提取出的钨做成钨棒,再加热卡成细丝就行了。

    然后通上电,用铜丝把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分别接到灯泡上。”

    他一边着,一边把连着电池正负极的铜丝拿起来示意了一下,然后,连接到灯泡上。

    只见灯泡猛然间亮了起来!

    这一下,除了赵构和邢秉懿,所有人都震惊了!

    好多人都惊讶地合不拢嘴!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这在后世,不过就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实验,几岁的孩子在科技馆里都做过的实验。

    如今却震撼了一大帮成年人。

    童师傅虽然已经做过无数次实验了,却依然很兴奋。

    尤其是惊呆了众饶时候,他也合不拢嘴了,笑的。

    好在看到了面露微笑的赵构、邢秉懿两口子。这两口子才是真正的神仙级大拿,没有他们,军器监可没有如今的辉煌。

    他猛然间回过神来,指着电池,继续介绍道:“这个电池,其实也不复杂,就是锌粉和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填满铜皮筒,中间插一根碳棒,就有电了。”

    “为什么锌粉和石墨粉混合,再插上碳棒,就有电了?”

    陈淬也是四十的人了,素来稳重,人狠话不多,跟金兵死战都举重若轻的人,今却像个孩子般,被这些新奇的事物整的成了好奇宝宝。

    童云好被问的也是一懵,是啊,为什么?

    官家只这么一弄就能有电,灯泡接上就能亮,自己只是做钨丝灯泡的,哪里知道为什么?

    于是便转头看赵构。

    赵构心,你看我干嘛?那也不是我强项,我也是转达……

    邢秉懿笑着道:“这就是能量,锌粉和石墨粉混合,就会产生能量。

    就像水烧开之后,水蒸气就向上跑一样,这能量就会朝着碳棒跑。

    然后呢,顺着铜丝跑到灯泡上,钨丝接收到了能量,就能亮了。”

    “为什么钨丝接受到了能量,就亮了?”

    好奇宝宝之所以是好奇宝宝,那真是异于常人,看陈淬那表情,这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节奏?旁边那么多人,明显都很好奇,但没有一个问出来的。

    赵构瞪了他一眼,人家根本没看到,那份好奇之心没减少半点。

    邢秉懿作为一个理科学霸,太熟悉陈淬那种眼神了,那就是研究学问的人必备的狂热。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研究学问的第一动力。

    她笑着解释道:“不只是钨丝接受到这个能量会亮起来,很多东西做成的灯丝都能亮,他本身就有这个特性,就像鱼儿就是能在水里呼吸一样。”

    这么一,估计陈淬那里就该有了初步的理解了,至于电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邢秉懿心想,这个还是算了,不要了,越越难以解释清楚。

    果然,陈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下去。

    赵构心里却突然又跳出一个新的念头:这家伙貌似对这些新奇玩意挺有兴趣?不如,让他去给宗泽做伴?两人从帅府成立之时便一起共事,感情也挺好,将来正好做个院长接班人。

    围观诸人最初的震惊过后,便开始热情洋溢地议论起来。

    “还是这个好,比蜡烛亮多了,好像没有一点油烟味。”

    “嗯,看起来的确如此,而且外面有玻璃罩着,风吹也不怕。”

    “看这样子,应该也不会像蜡烛那样打翻了容易着火。”

    …

    …

    正在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时,一阵“哒哒哒”的响声从远处响起,有些沉闷。

    围观的众人,热情还在电灯上,但对枪声极为敏感的赵构立刻便意识到,这是从武器区负一楼传出来的,听这声音,像是机枪。

    难道,弹链和击锤的联动问题解决了?

    抛下一大群好奇宝宝,赵构悄悄退了出去,往武器区那栋楼跑而去。

    中间隔着一栋楼,每一栋楼占地又那么大,从一头跑到另一头足足有一里路。

    幸亏赵构平时经常练武,身体好的很,要不然这一大段跑下来也该累得不轻了。

    武器区的管理比另两个区就严格多了,进门有看守,每一层的入口还有看守。

    赵构经常来,让看守人员如往常一样不用行礼、不用惊动别人,自己直接到了负一楼。

    机枪其实早就造出来了,就像张三炮的那样,不就是华兴三代加粗、加腿?有什么难度?

    但如何能让弹链自动上弹,而且还能和击发、退壳配合好,实现不间断地连发,这是个大问题。

    张三炮等人刚试完一盘子弹,便见赵构来了,连忙参拜。

    赵构看着眼前的机枪,神情一阵恍惚。

    这个成品机枪,比华兴三代粗了差不多一倍,也长了一些,前端加了两条腿的活动支架,除了稍微笨重些,与后世影视剧中常见的重机枪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报告官家,刚才试射过了,一盘弹匣一百发子弹,一口气打完。”不等赵构发问,张三炮便高胸汇报。

    赵构笑着道:“不错不错,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给你记一功。”

    张三炮有些憨厚地回道:“不用了,官家,之前奖励的已经不少了。”

    赵构摆摆手:“那不行,有过就得罚,有功就得奖,这是规矩,规矩不能乱。嫌钱多了啊,那就再给你升一级。”

    “谢官家恩典!”张三炮赶紧跪下谢恩。

    他憨厚是不假,可是却不傻,哪能那么不识趣?

    更何况,军器监里,大部分工匠都有军阶了,之前就他和管四两个人是最高的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

    他这再升一级,就是从五品上的游骑将军了,嘿嘿,那就是独一份了。

    不得不,这人啊,就得有个奔头才校

    以前,包括张三炮在内的军器匠所有工匠,谁关心过军阶啊?完全跟自己没关系嘛,温饱都成问题。

    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激情,没有惊喜,没有希望。

    现在呢,同样,包括张在炮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能把军阶的五十三个等级背下来了!比着军阶,较着力地工作呢。

    可不仅仅是军阶不同俸禄也不同的原因,更要紧的是荣誉,是面子。

    能不上心嘛?

    “这么重,就属于重机枪了,要想发挥更强大的威力,就得尽量保持持续的射击才校打一百发就得更换一个弹匣,还是有点慢了。

    最好,把弹链和弹盘再改进一下,保证任何一个弹链都可以和别的弹链完美连接,比如,十个一百发的弹链,可以轻易连接在一起使用,和一千发的弹链一样。

    这样,将来,就不至于因为更换弹匣导致火力不足,受到敌饶攻击。也便于携带,也更加容易测试机枪的连发数据。”

    赵构就自己脑子里知道的东西,给张三炮提出了建议。

    不过是个细节,就算自己不提醒,他自己慢慢也能想到。

    “弄好之后就定型量产吧。”

    “好的官家。”

    赵构之所以突然急着量产机枪,是因为,倭国已经突然对高丽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