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6章 重头戏呢?
    郝仁身后的韩琦和张方平明显的没想到官家赵祯要来这么一出。

    一听这话都是脸色难看,

    因为在他们的计划里,还真就是带着官家和诸位相公参观一下军器监之后,

    就去外面的那地方简单的看看爆炸效果,

    估计大家也没什么大兴趣,除了几个相公和枢密使以及几个将门的人,

    其他人肯定是兴趣缺缺,

    这样简单的看看也就得了。

    见识到新式火药的威力就完了呗。

    不料官家赵祯竟然搞了个突然袭击,显然是听到范仲淹的讲解之后,

    不满足于军器监的众人再拿以前的法子糊弄自己。

    为此,二人面色不自然的看向郝仁,想看看郝仁有什么应对之法。

    见郝仁依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才是稍稍稳住了心神,

    但愿郝仁能拿出应对之法,不然他们军器监怕是难讨得官家的欢心了,

    大家伙可是翘首以盼,对今的事情非常重视的,

    见韩琦张方平对自己使眼色,

    郝仁回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这赵祯,还给自己玩起了突然袭击啊?

    这临到 军器监大门口了才提要求,之前怎么什么口信都不传来啊,分明是想看自己难看嘛,

    若是今不能漂亮的交出一份答卷,相信虽然不会受到什么责罚,但是在其他的文武百官眼里,

    自己肯定会留下一个平庸的印象,

    还好啊,还好自己有备用计划!

    原本郝仁和韩琦张方平商议的确实是按照之前让范仲淹看的那种老法子,毕竟最省事省力嘛,大家相对轻松些,

    但郝仁为了保险起见,的的确确是安排了备用方案的,

    如今看来,心无大错,可以直接放弃原计划,直接启动备用的方案了。

    郝仁悄悄的走到了一边,在狄青耳边悄悄的吩咐了几句,狄青就领命去安排了。

    郝仁则是继续镇定自若的带着赵祯等人先是参观了一下军器监的每一个作坊,尤其是现在每个作坊都采用了郝仁设计的流水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尤其是其他的几个作坊,制作普通武器的,由于没有保密的顾虑,干脆就在一个大的长条工作台上干活,

    更是把郝仁的这种改进后的工作方法的优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几位大臣对此赞不绝口,其中更是有一个三十多岁,身着紫袍的官员对此表示大为欣赏,

    毫不吝啬的献出了溢美之词,显然是懂行的,并不像其他人一样随意的敷衍夸赞。

    郝仁看着对方也就三十多岁竟然穿的代表朝廷大员的紫袍,

    要知道自己虽然位高权重,但还是个从六品,穿的跟个绿皮蛤蟆似的,

    对方竟然比自己高出两个档次,直接跨过了红袍,穿的是紫袍!

    这可基本上都是朝廷中的大佬标配,

    除了王曾吕夷简李迪那几个,可都是三品以上才才能穿紫色。

    郝仁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那人估计也是看的兴奋,一直沉迷于这套流水线方法带来的妙处,忘记了自我介绍。

    总之,郝仁就这么横着哈着的陪着对打哈哈,

    还时不时的附和几句,帮着官家及其他几位大臣们讲解讲解,

    知道郝仁带着大家伙朝最后的军器监最深处的火药作坊走去的时候,

    才抽出空来问了问韩琦那饶身份,

    “刚才那谁啊,看着也就三十多啊,怎么穿着一身紫袍,这没听有这么年轻的一号人物啊?!给。”

    韩琦看了看四周,大家都跟着张方平的指引往前走呢,没人注意到这里,

    才声的给郝仁介绍到:“曾公亮,字明仲,出身晋江曾氏。原为集贤校理、章阁侍讲、修起居注。后提升为章阁待制,官家赐予金紫衣。原本待制不改变服装。还是原来的官服,但是官家在讲堂之上当面赐给曾公亮金紫衣,是为了尊重宠爱儒臣,所以,三十多岁的他现在是穿着紫袍的。特例,不需要挂在心上,不然,咱们都该羞愧的一头撞死算了!这做官的差距也太大了!”

    郝仁撇了撇嘴,心你韩琦这话还有点违心吧,也是怪我,阴差阳错之间,韩琦跑来了军器监,要不然,现在他也被官家特赐红袍了。

    起来还是咱无意间坑了韩琦!不过不要紧,跟着我在军器监,功劳大大的,升官早晚的事情!

    咱们后来者居上,也未可知!

    要知道在原来的时空里,曾公亮和韩琦还有过一段渊源。

    嘉佑六年 (1061年),曾公亮升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宰相韩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

    只是现在造化弄人,这两个饶身份还悬殊的厉害,韩琦还是和自己一个穿着绿袍在这扮蛤蟆呢,还是自己手下。

    听了韩琦的介绍,郝仁才有所释怀,原来是曾公亮啊,紫袍既然是官家特赐的,自己也释怀了,

    要不然,三十来岁的三品大员,那是着实有些吓人了!

    这个曾公亮就是和丁度一起承旨编撰《武经总要》的那个人吧?

    难怪这么内行,啥也不懂也不可能编撰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是详细的记录了大宋各种武器装备的制造,

    甚至还成为了后来武学的必修课程。

    这个人,倒是个好的人才,要不,把他弄到军器监来?

    算了算了,这会人家这身份,真弄来了也是当祖宗一样供着,这刚送走了一个爹,别再接回来一个祖宗了。

    怕了!

    摸清了对方的身份,郝仁也没再耽搁,一路跑的追了上去,进入了火药作坊,张方平正在给赵祯解释,

    看着张方平那兴奋的脸,就知道这难带在官家面前露脸的机会,让他十分的激动。

    郝仁也没坏他的好事,有人出力自己正好落得清希

    在一旁跟着一起听。

    今由于赵祯的前来,火药作坊并没有开工,毕竟还是有些危险的,心为妙!

    这要是早参观期间出点啥事故,好家伙,大宋的管理层,从官家到大臣,一锅端了,

    一个不剩,谁都跑不了!

    这李元昊和辽国皇帝的嘴都能笑裂咯。

    这个责任郝仁可担不起,

    所以停工聊火药作坊也没啥好看的,反正等会看成果展示,那个还要更直观一些!

    倒是曾公亮看着墙上张贴的生产规范与安全规则制度不住的点头称赞,

    并且还再拿细细的研究了一番,才肯罢休。

    这也让郝仁佩服不已,果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曾公亮还是懂点东西的,不佩服不行!

    正在走神呢,听着张方平介绍的赵祯无意间看到了一边的郝仁,立刻打断了张方平的介绍。

    冲着郝仁道:“这看了看了,逛也逛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吧?!你准备的重头戏呢,不会我和诸位相公还有文武大臣们一起前来,你这就把我们打发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