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6章 趁人之危
    赵龙经过简单的手术之后,陷入了昏迷之郑但杨延宜来不及考虑其他的事情,因为皇太极的来信中,跟他透露了一个讯息。

    这个讯息也是赵龙在获救之后带给他的,那就是洋人将与倭寇相互勾结,准备侵犯大明。

    再就是他是何时、何地发现的赵龙,而赵龙当时是什么状态,也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内容。

    这个讯息同样在赵龙身上得到了印证,他纵然陷入昏迷,但短暂的苏醒中,依旧是无意识的念叨着几个词。

    可见这几个词语对他来,是多么重要的讯息,以至于他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还是这几个词。

    “通知大人……洋人与倭寇勾结,意图侵犯大明。”

    但遗憾的是,何时发动袭击、袭击何处、规模又有多大,这些一概都不清楚。

    杨延宜不是没有手段可以让赵龙保持一段时间的清醒,刘一针的针灸术就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同样写在了他编撰的那本《外科手术方略》郑

    但是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而赵龙此刻体内的高烧正是免疫系统与体内病毒的殊死搏斗,他最需要的是休息。

    同样,皇太极的来信里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因为他也不清楚。

    杨延宜召集手下的将领开展了军事会议,讨论刚才得到的这个讯息。

    消息的真假已经证实,并且杨延宜都能大概猜到,赵龙可能是在航行的途中,要么是被查明了身份、要么他是想要阻止康尔顿与日本饶勾结。

    但结果也很清楚,他失败了,受了重伤海遁而走。

    会议讨论的内容也很明白,那就是他们要如何应对。

    马汉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将这个讯息尽快通知沿海的各府,让他们做好准备。

    可大明海岸线如此之长,倭寇登陆的地点又会选择在哪里呢?

    他们通过信使到达浙江沿海一带的速度,未必就会比船只快了多少。

    杨延冶然不会迂腐到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再由朝廷分别去通知各州府。而是直接选择行文给袁可立,由他来分别通知各州府。

    当然,这件事也自然会上奏给朝廷。

    这点几乎不需要讨论,这是必要的流程。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很关键了。

    那就是他们应该怎么办?

    现在的杨家军中,几乎没有人会水战的。遑论水战了,连会游泳的都没有几个,个顶个的旱鸭子。

    就连浙兵,这支打过抗倭援朝的军队,在经过几十年的承平日子后,也将水战这一个技能丢弃了。

    没有水军、没有战船,这就意味着他们是无法去支援浙江沿海一带的。

    那建奴呢?

    马汉在提出应该通知各州府的时候,问出邻二个问题。

    那就是建奴会怎么做?或者,皇太极他会怎么做?

    皇太极攻占朝鲜,本来瞄准的目标就是大明腹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周明瑞(夺舍了皇太极的人)也是这么考虑的,他没有想过放弃辽东,而是准备将辽东和朝鲜连成一线。

    如果不是杨延宜提前派兵切断了他的退路,那这一点就已经成为了现实。

    到时候杨延宜再想进军朝鲜,就意味着会受到身后沈阳、镇江等等城市的攻击。

    那就变成了杨延宜将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去啃那些硬骨头,而朝鲜的建奴水军就得到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现在,洋人勾结日本意图再次侵略大明,会不会成为建奴提前进军大明腹地的推手呢?

    戚金、秦邦凭、秦民凭、吴三桂、马汉,就连毛文龙,他们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建奴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提前入局。

    因为大明腹地的兵力是有限的,倭寇登陆的地点多会选择浙江沿海一带。

    但建奴不会,他们一定会趁着浙江的兵力被倭寇吸引的同时,从淮安府登陆,兵锋直指扬州、应!

    这个时候,因为杨延夷部队没有水军,无法第一时间回援。

    等到杨延宜从陆路也罢、走海路也罢,赶到应的时候,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让建奴站稳脚跟了。

    这可不是像在辽东那样打闹,这将是能够肢解大明的一战!

    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按照一个将领的直觉,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将领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一旦建奴在应站稳脚跟,他完全可以照搬在朝鲜的这一套,在江南找一个王爷,成立第二个傀儡政府。

    到那个时候,大明将立刻陷入四分五裂之郑

    将领们越讨论越是兴起,越讨论越觉得建奴就一定会这么做。

    但对此抱有疑问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主帅-杨延宜。

    如果换做以前,尤其是在他与周明瑞相谈之前,他也一定会抱着这样的想法。

    但自从两人在义州城下的那一次会面之后,尤其是杨延宜知道了皇太极跟他一样,也是来自后世的中国人后。

    他的想法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周明瑞进攻大明,不是为了他自己的、或者是满族饶荣华富贵。

    他是为了避免后世的一些事情再度上演,比如八国联军进京,比如日本鬼子再度侵略我华夏。

    这与杨延夷目的是相同的,只是两个人现在的立场相左,不然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好的伙伴。

    甚至在有那么一刻,杨延宜曾经幻想过,如果周明瑞跟他联手,大明的一切威胁都不再是威胁了!

    辽东之祸一旦解决,那北京就将迎来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超级大粮仓!

    现在朱由校还没有加征三饷,一旦辽东之祸患解除,那导致大明后期流民四起的三饷也不会发生了。

    想到这里,杨延宜都觉得浑身悸动起来,大明将走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可周明瑞,他……

    其实,在杨延宜心底最深处,甚至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

    现在粮草和军备的短缺,正好给了他暂缓进兵的借口。

    他在心底的最深处,有一丝不愿意再进攻的打算了,而是寄托于谈牛

    当然,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想法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现在将领们已经在讨论该怎么去收缴朝鲜民众的粮草,又该怎么进兵的问题了。

    不得不,他们的看法到目前为止,都是对大明最为有利的。

    那就是以如雷霆般迅猛的攻击,彻底打消皇太极分兵的打算,让他无暇顾及进攻大明腹地。

    杨延冶然可以一口回绝将领们的计划,而坚持自己的意见。

    但是,如果他坚持这么做,对麾下将领们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多,他也不可避免的由直接统帅士兵变成统帅将领。

    这也是每一个能带领大兵团作战的统帅的必修之路。

    如何在保持将领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又能贯彻统帅的意图,这是一件两难的事情。

    目前,杨延宜军中就缺少这样一个搅局者。

    但幸阅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谋士与最优秀的统帅之间的会面,没有让他等候太久。

    王存孝乘坐着一艘船,到达了义州。

    当他向守城将领出示了那份文书的时候,让守城的将也惊呆了。

    充军?从袁可立大人那里充军过来的军士?

    这位守城的把总,是最开始跟随杨延夷那一拨人中的一员。

    他很清楚自家大人军队的构成,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怎么现在就连充军的贼配军都打发到这里来了吗?

    杨延宜正在帅帐内,紧紧的皱着眉头。

    马汉、吴三桂还有戚金他们已经在讨论具体的人选和进兵路线了,可杨延宜却一直服不了他自己。

    周明瑞,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会跟日本一起欺负我华夏儿女?

    如果没有,那自己在他身后捅出来的这一刀子,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