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0章 无解的阳谋
    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圣上的烦闷和无助,王安不知道该如何去排解陛下的忧虑。

    同样,朱由校也没有办法去向别人述他的苦恼。

    他是来自后世的,这是一个秘密,死都不能泄露的秘密。

    不然,皇权的正统性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他叫做朱由校,那杨延宜效忠他、效忠大明就有着然的合理性。

    虽然杨延宜也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不像这个时代的人,对皇权有着然的敬畏之心。

    但是,如果将朱由校这三个字,换成了王二麻子,那杨延宜会否感觉到错愕呢?

    老子效忠朱由校,是因为他本来就是皇帝。而你个王二麻子,你特么凭什么?

    反正都是要改变世界,我为何要选择这么难的路走?我自己当皇帝,那不是更快吗?

    并且,明朝最大的麻烦,那些王爷们,就会然的被解决了,岂不快哉?

    想到这里,朱由校几乎可以肯定,皇太极一定是对杨延宜透露自己的身份了,所以才会有了那场阵前会面。

    因为以己度人,当初他在察觉到杨延宜是跟他一样,来自后世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杨延夷身上。

    一路为他保驾护航,这种跨越了几百年的老乡会,没有穿越过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然的亲近感的。

    同样,杨延宜他并不知道我也是来自后世的啊!

    他会对皇太极同样怀有亲近感吗?

    想到这里,一股冷意向他袭来,内心仿佛空洞了一块儿,就像他最好的朋友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将他独自一人留在这陌生的世界。

    坐在龙椅上,这位少年失声痛哭了起来。

    王安犹豫了片刻,凑上来带着哭腔道:“主子,您,您这是怎么了?”

    朱由校抬起头,满脸都是泪痕,他哽咽着开口问道:“大伴,你觉得杨卿他会背叛朕吗?”

    王安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将手轻轻的放在朱由校的肩头,轻声道:“不会的!”

    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朱由校猛然的抬起头来,开口问道:“你为何如此肯定?”

    王安从怀里抽出一条丝巾,轻轻的拭去朱由校眼角的泪水,看着这位陪伴了十几年的少年,轻声道:“老奴在前面走,陛下端着枪跟在身后。枪响了,击中了老奴,只要陛下是枪走火了,那老奴也一定会认为,就是枪走火了。”

    这与朱由校从接受的那些帝王之术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驰,他愣住了,开口问道:“信任,真的可以毫无保留吗?”

    “老奴从陛下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陪伴着陛下。句大不敬的话,老奴是眼看着陛下长大成人,到今君临下的。老奴自认为付出了所有的真心,虽死不悔。”

    到这里,王安抬起那张满是褶子的脸,眼含热泪,笑颜盈盈的看着朱由校。

    仿佛是从这如同阳光一般温暖的目光中汲取到了力量,朱由校浑身一震,明白了过来。

    是啊!

    他有没有毫无保留的信任杨延宜呢?

    又或者,杨延宜从出道到现在,有做了任何不利于朝廷、不利于大明的事了吗?

    难道自己就因为这样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去怀疑自己一直信任的人吗?何其荒唐!

    王安没有一句话是在为杨延宜情,句句的都是自己,但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瞬间让朱由校振奋了起来。

    看到朱由校脸上再也没有了刚才的那种惶恐和不安,王安接着趁热打铁道:“陛下,关心则乱。即便武安侯与奴酋阵前有过对话,那这对话又怎么会泄漏出来呢?”

    朱由校年纪虽轻,但由是何等的冰雪聪明,建奴的这招反间计高明也极其的高明,拙劣,也充斥着不合理。

    建奴这招数,无非是在他心底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那郑人疑斧将再次上演,只要怀有这棵种子,它就会在心底慢慢的生根发芽。

    到那个时候,无论杨延宜做什么、什么,已经先入为主的君主,都将扭曲着去解读。

    再有就是,将敏敏公主也给套路了进去。

    公主若是害怕大明皇帝对她不利而一走了之,那这计谋就坐实了。

    即便公主没有任何行动,只要大明皇帝为求自保,做出一些合理的反应来,那这反应也将在杨延宜心底种下一棵怀疑的种子。

    再有就是,大明的官员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拿这件事情事儿的。

    这几乎就是一招无解的阳谋。

    无论朱由校做出任何反应,都只会让事情向着不可收拾的深渊滑落而去。

    范文程,这个明朝落榜的书生,何其的歹毒!

    拙劣,是因为里面处处充斥着不合理。

    既然都决定投效了,那这消息泄露出来,岂不是荒唐?

    同理,正是因为泄漏出这消息,那就足够明,杨延宜在前线干得非常好,戳到建奴的肺管子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方阁老带着一众大臣在门口请见。

    朱由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让王安宣他们进殿。

    由于朱由校已经颁布了“免跪令”,那些大臣入殿之后,没有再行跪拜之礼,而是齐齐站定,鞠了一躬。

    “来人啊,给阁老赐座!”

    王安连忙搬过来一只锦凳,搀扶着方从哲坐下了。

    “阁老所来何事啊?”

    方从哲挣扎着站起身来,缓缓道:“臣等经过核算,奏请将朱常洵所屯之粮草,由登莱巡抚袁可立调拨到辽南,以供大军支用。”

    朱由校以为他们是来拿杨延夷事情事儿,但没想到方从哲来了这么一眨

    于是欣然点头道:“准了,内阁尽快拟定奏折,朕随后就批准。”

    “谢陛下。”方从哲完之后,又坐了回去。

    工部侍郎徐光启踏出一步,一个长揖,朗声道:“启禀陛下,工部新赶制了火药二十万斤,手雷、炮弹数万枚,准备调拨至辽东前线。登莱巡抚袁大人发函至工部,要求调拨军需,臣奏请这批军火亦由袁大人发送到辽南。”

    这是应该要走的流程,因为当初杨延宜出兵很急切,并且当初的目标只是保住开原。

    但现在,杨延宜已经进入了朝鲜作战,他的军需补给,就要提上日程了。

    朱由校也没有二话,责令内阁一同拟旨,一同办理。

    这也是群臣的一次试探,君臣双方都极有默契的没有提起如今京城的传言。

    但方从哲的话里,的不是越开原,也不是经过山海关走水路,而是运去辽南,这是在试探朱由校是否认可杨延夷军事行动。

    鉴于目前的状况,朝廷又提供粮草、又提供军火给前线的将领,这也是朝廷的态度。

    那就是相信他,支持他。

    但他们不清楚皇帝是否也是这个态度,现在见到朱由校二话没,都批准了下来,群臣也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方从哲接着却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请朝廷派遣监军,到杨延夷军队里面去。

    坦白,这个要求是很合理的。

    因为监军的人选在于陛下自己,他大可以派出与杨延宜私交极好的王安前校

    朝廷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远在前线的杨延宜没有理由不知道。

    派遣监军,也是堵住下饶口,更是让杨延宜安心。

    因为方从哲他们毕竟是在官场浸淫了一辈子的政客,完全的信任,对于他们来,就像是妓女的贞洁一样,不存在的东西。

    这些官僚担心的是,皇帝不会考虑杨延宜会不会反叛,而是会去考虑他有没有能力反叛。

    完全相信一个人,是不合理的,也不应该存在。

    但是,从制度的层面去防止杨延宜作乱,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该做的事情。

    但是,杨延宜接到了朝廷的监军,他心里会不会难受,会不会种下一棵怀疑的种子呢?

    所以,范文程这一招,不但算计了大明朝廷,也算计了大明官员,甚至还将杨延宜也纳入彀中,赌是毒辣无比。

    朱由校思考了片刻,长身而起道:“准了,监军的人选,朕已经想好了。”

    群臣这个时候都松了一口气,这时,门外的太监走到王安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王安眉头一皱,走到朱由校身边,也低声了几句话。

    朱由校一愣,道:“她要求见朕?请她进来!”

    王安跑着出了宫门,阁臣们刚刚松了一口气,现在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这个时候求见陛下的是何人。

    过了一会儿,王安领着一个女子踏入了金殿之内。

    方从哲扭头望了一眼,顿时觉得心脏开始“砰砰”狂跳了起来。

    她这个时候不该来的!千不该万不该来!

    赵敏也没想到,这金殿之内还有这么多的大臣在场。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跪伏在地上缓缓道:“爱新觉罗·敏敏特穆尔,参见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