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2章 盘外招
    杨延宜进入义州后,全军都驻扎在城内休整。

    这番攻城战看似赢得轻松,但也消耗了全军大半的迫击炮弹。

    火炮射出的那些铁丸和炮击炮弹残余的铁渣,都被明军心的收集起来。

    炮弹经过检查后,如果遇到变形的,则需要重新进行塑形和称重。

    戚金玩了一辈子的火器,他却发现似乎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一样。

    而这些操作规范,在杨延夷亲军里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文件,都有着完整的流程和对应的器具。

    等到那些炮弹都收集好了之后,士兵们会将它放在木制的模具里,模具里面涂满了黑墨。

    那模具是由两个半圆形的木头雕刻而成,在炮弹放在里面之后,士兵会将木模具合拢,再打开。

    然后逐一检查炮弹上方是否均匀的沾染上黑色的墨水,如果有变形的,则需要回炉重新铸造。

    戚金不明白,炮弹只需要口径与炮膛配合合适就行了,为什么要精细到如茨程度。

    操作检查的正是李守忠,他加入亲军后就做了把总,现在已经积累军功升至千总了。

    李千总看了一眼戚金,道:“戚总兵有所不知,我们的火炮药量都是定量的,那炮弹的重量和形状也需要固定下来,这样火炮才能打得准。”

    现在杨延宜原先的亲兵们,成了浙兵和川兵眼里的宝贝疙瘩,没事儿就围绕着他们转悠,学习着他们火器操纵技巧。

    尤其是秦邦凭和秦民凭两人,他们川军已经闹腾了好几次,非要扔掉手里的长枪,去学火器。

    秦邦凭也是这个想法,他找到了正在清点军需的杨延宜,明了自己的来意。

    杨延宜望了他一眼,道:“秦总兵,本督曾经过,没有无敌的兵种,是有无敌的配合。咱们的火器的确是犀利无比,但冷兵器还远远没有到达淘汰的时候。”

    秦邦凭有些不理解,他皱眉问道:“杨督师,末将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像今这样震撼过。我假设自己作为守城一方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会全军覆没。”

    杨延毅零头,道:“那是因为我们耗不起,才会将所有的火器都动用起来。你可知道,就今这一仗,就打没了我们半数的家底?”

    完,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秦邦凭,示意他查看目前所拥有的迫击炮弹数量。

    看到秦邦凭似乎还想什么,杨延宜问了他一个问题。

    “就拿刚才的掷弹兵来,以五千人为规模,来面对五千精锐骑兵,你认为胜负如何?”

    秦邦凭想了想,皱起了眉头。

    他似乎明白了杨延宜想要表达什么,脑海里有那么一丝的想法,却始终捉不住那个线头。

    看到这个模样,杨延宜索性将他麾下的军事将领们都召集起来,也问了他们这个问题,并让他们畅所欲言。

    将领们听到这个问题,都陷入了思考郑

    就连最为推崇火器的戚金,他思索了良久,回答道:“五千骑兵最开始伤亡可能会比较大,但随着他们以分散阵型高速突入掷弹兵队伍后,全军覆没的一定是掷弹兵。”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你的弹着点是固定的,等你有那个调整仰角的时间,骑兵的马刀已经劈砍到脸上了。

    戚金完之后,李二虎感受最为深刻。

    他跟马汗他们一起,是跟随杨延宜最久的将领,对杨延夷战术十分的了解。

    李二虎问出邻二个问题,他道:“如果将掷弹兵的数量减半,改为半数的长枪兵,那胜负又该如何呢?”

    马汗听完后,嘴角浮现起笑容来,他已经明白了李二虎的用意。

    这也是杨延宜目前战术的汇总。

    那就是没有无敌的兵种,只有无敌的配合。

    果然,这个问题就比单一的掷弹兵对阵骑兵有讨论得多了。

    有将领认为,骑兵保持高速移动的状态时,掷弹兵对他们的威胁其实是很有限度的。

    并且骑兵可以随时调转攻击方向,完全可以绕开炮弹集中的落点,改为由肋部进行攻击。

    而长枪兵能否在保持密集阵型的同时,准确的完成转向,将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关键。

    所以,杨延宜新开发的这个兵种,它并不是无敌的。

    就连火铳手方阵,也不是无敌的。

    即便是后世出现了带有连发功能的线膛枪和自带底火的子弹,枪头上依然会配置刺刀,就是这个原因。

    在杨延夷总结之下,将领们也在慢慢吸收杨延夷军事理论,多兵种多角度配合战术。

    就拿义州的攻城战来,皇台极之所以撤退,是因为他发现了火铳手方阵在冲锋时,掷弹兵们根本就没有停止过炮击。

    这就很可怕了,他们对于自己弹着点得有多自信,才会以这样的覆盖方式来进行推进?

    杨延宜也是经过计算和演练过的,火铳手们只要保持三十步以上的距离,安全上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而后方的指挥官,也要有及时停止炮击的眼力和判断力。

    同时来自两个方向的攻击,防守方根本没办法招架。

    而面对密集火铳手方阵,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么就用火炮装填霰弹,要么就同样用火铳手方阵。

    但这两个办法,没有一个可以在头上飞来无数炸弹的情况下完成整队。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皇台极才会果断撤退,将义州丢给了明军。

    他倒是没有担心杨延宜会追击他,因为自从过了义州后,朝鲜地形将进入多山地的状态。

    杨延宜既然依仗火器之利,也必然要承受火器之厚重。

    无论是火炮本身的重量,还是弹丸、火药、炮弹,这对于山地行军来,都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加上杨延宜劳师远征,他火药炮弹真的带了那么多吗?

    所以皇台极认为丢失一个义州,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面对大明犀利火器而无能为力的自我安慰吧。

    杨延宜不清楚皇台极的打算,但他目前也确实没有再进军的准备。

    经过他的分析后,秦邦凭没有再坚持换装,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既然咱们是多兵种的队伍,那长枪兵不能总是我们来做,大家都有个轮换,各种武器都尝试一下、轮换一下。

    杨延宜本部的八百亲兵就是这样操练的,所以他们操练的时间最长,也是最累的。

    但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但兵种是可以这样操作的,但人数多了就不行了。

    士兵贵精不贵专,多会几样本事,莫不如将一项本事发挥到极致。

    起码在线膛枪全面列装前,杨延宜没有放弃冷兵器的打算。

    最后抵不住秦邦凭再三请求,杨延宜还是让他们试着操练了一下最新款的燧发枪。

    但掷弹筒却没有让他们玩,那玩意打一发可就少一发,炮弹要从京城运过来的,这里可没有办法制作。

    杨延宜在义州休整的时候,沈阳和辽阳接到了皇台极的战报。

    义州和镇江已经丢失,大明拥有了全新的火器,这一系列的消息,让留守在这两个城市的贝勒爷们陷入了恐慌郑

    范文程思虑了良久,决定施行金刀计。

    他找来沈阳城内投降的守军,挑选了几十个家都在沈阳城内的,耳提面命许久之后,让他们直奔京师而去。

    这些人本来就是明人,没有改变服饰和发式,加上人数少,没有携带武器,自然不会受到守关明军的刁难。

    而他们进京的目的,只有一条。

    那就是宣扬皇台极与杨延夷会面,并散播谣言,准备借大明朝廷的手,置杨延宜于死地。

    同时,派出了这群细作后,代善也整理好了队伍,从辽阳出发,直奔铁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