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0章 这龙吟,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马汗将景山上那些袭击者的尸体,放在京营内数日,却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也没有人认识他们。

    但是,他们的手上都布满老茧,以虎口为甚,脚底板和脚趾却干净而整洁。

    这很明显是军饶特征。

    手上有茧、是因为长期操持兵器;而脚底板干净、指甲缝没有污泥,是因为他们总是穿着鞋!

    百姓们下地,除非气特别冷冻得受不了,不然都是光着脚的。

    可惜的是,他没有在其他的几个城门发现这样的骑士,许是得到了消息之后逃遁了。

    就在马汗纵马在城门处四处巡查时,靠近城门的一处酒楼上,一个身影正在喃喃自语“反应的确很快!下一次,下一次我会更心一些!”

    另一人在他身后缓缓道:“你太大意了!若不是我安排得及时,就被他发现了!要杀人,不一定要用刀的……”

    ……

    杨府。

    返回了府邸的杨延宜,告知了他们,朝廷已经下旨,调毛文龙去辽南的消息,几人顿时大喜。

    杨延宜又陪着毛承禄几人简单吃了一顿晚饭。

    入夜后,便安排他们在客房内歇息下,明再返回辽东。

    可做完这一切后,赵敏却将他拉到一边,对他道:“那些狐皮、东珠还有辽参,都太贵重了!东珠和辽参就不提了,有价无市的玩意,就那两张狐皮,一张都至少要一百多两银子!”

    “那么贵重吗?”

    赵敏撇了撇嘴,道:“那可不!咱家现在全部的银子,都买不了这一张狐皮呢!”

    “你还没过门呢,妮子,你现在跟我还不是一个家的!”杨延宜哈哈大笑,捉弄起赵敏来。

    同时,他也深刻的察觉到,有些事必须要跟毛文龙交代一番了。

    这些东西,也不是毛文龙所应该拿得出来的。

    ……

    户部衙门。

    猛如虎和虎大威两兄弟,中午在六部衙门结结实实吃了一顿饱饭,把那些大人们给气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

    可他们还真拿这些兵痞没法子,五军都督府里,英国公和成国公,还有几位侯爷伯爷,早就躲出去了,人影都看不见。

    顺府尹沈应文,那更是个老滑头。

    他一推二五六,让前来报案的大臣们去找五军都督府。

    大臣们也傻了眼,跟他们讲道理吧,这些丘八完全听不懂,还白费半口舌。

    跟他们打吧,那为首的两个大汉,快两米多的个子,肌肉比脑子都发达,要打你去打!

    就这么一闹腾,就从中午闹到了晚上,他们什么公案都没有办成。

    猛如虎他们也不管那么多,眼看着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推搡着就又闯进了各衙门的后厨,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最后吃完喝完不算,还把户部那些大饶毛笔、纸砚什么的,都搜罗一空,是要抵饷银。

    礼部侍郎孙如游,他珍藏的一方砚台也被拿走了,气得老爷子在门口不住的跳脚。

    他把户部主事叫了过来,扯着嗓子好一通骂,问他为什么要压着人家的饷银不给?

    就算是闹到了御前,他们还是没理,平白受这顿气!

    那主事也后悔不迭了,去找了兵部的武选司郎中袁应泰,抱怨道:“袁兄!可是被你给害苦了!你,我干嘛要听你那句闲话呢?”

    是夜,杨延宜知道了武选司郎中袁应泰也参与进来后,暗暗的记了下来。

    趁着宫门还未落锁,转身就去了宫里,找到了内阁的方阁老,两人商议片刻之后,又去见了朱由校。

    第二。

    早朝在平静中度过,官员们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及,昨日杨延宜纵兵大闹六部的事情。

    可眼看朝会即将结束,朱由校发话了。

    “杨卿,朕听闻昨你的兵在六部闹翻了,你有何话?”

    杨延宜昨夜已经跟朱由校商量过了,因此踏出一步跪地奏道:“臣御下不严,臣有罪!”

    自从朱由校问起这句话来,大臣们就有点站不住了,尤其是袁应泰。

    他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脑海中拼命的思索着,等一下要如何奏对。

    在他正苦苦思索之时,杨延宜给出了致命的一刀。

    “臣前往户部领取粮饷多次,但户部却总是推诿塞责,拒不发饷。麾下子亲军断粮,已有三日之久。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空气瞬间凝固起来,武将当中也不乏头脑灵活之辈。

    张维贤立马眼里放光,踏出一步跪地奏道:“臣所率京营粮饷亦有克扣不发!原应足额发放的的粮饷,户部却只能发七成,其余三成漂没了!可臣就驻扎在京师啊!何用船渡呢?”

    “臣也是!”

    “臣也久未领取到粮饷了!”

    “臣的粮饷也被克扣了!”

    方从哲闻言,身子骨止不住的颤抖了一下,知道完了。

    这位主跟光宗不一样,光宗要推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会想办法先暂时让反对的大臣闭嘴,办成了再放他们出来。

    同时,还会找好替罪羊处理掉,以安慰那些大臣,也就是魏忠贤那个阉货。

    可这位主儿还年轻,他不知道这些手段啊!

    政治,从古到今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互通有无、是妥协。

    朝廷莫要武饶饷银了,就连他们这些京官,也都时常发不出俸禄来。

    这漂没,就是妥协的一部分。

    方从哲不是不知道漂没这回事,但是现在还远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处理这样的问题,需要一个契机,现在还远不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他埋怨的看了一眼张维贤,英国公似乎也察觉到自己捅了篓子,脸上一副懊恼的模样。

    但这些骗不了方从哲,张维贤毕竟也是个武人。

    他捅完篓子就可以闪了,擦屁股也不是他的活,他反而还能收获一些东西。

    今上年幼,一个直言敢谏的直臣,就是他心尖上的肉肉。

    朱由校脸色变得铁青,他猛然站起身来,喝问道:“漂没,何谓漂没啊?”

    尖利的话语在乾清宫内久久回荡,仿佛利刃般,在六部官员的心间反复戳刺。

    杨延宜也有点错愕,昨夜原本他们的商议中,是没有这一个环节的。

    但是他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张维贤这是趁机夹带私货,准备跟文臣图穷匕见了!

    杨延宜也是武人,他又没有分到半分的漂没,他只能闭上了嘴。

    眼见无人答话,方从哲不能再不表态了。

    以这位主儿的脾性,再冷场个几帧,他就敢直接点我的名儿了。

    当朝首辅,这个时候要是跳出来肉搏,那跟卖大铺的也就一个价钱了。

    他扭头示意,户部那个主事瞬间就明白了,这个问题他要回答,也只能是他回答。

    尽管这位主事扭捏了半,又是拐弯抹角、又是避重就轻的,但还是让朱由校听明白了。

    英国公张维贤火上浇油,给腐朽不堪的大明上了一剂猛药,也彻底的惊醒了朱由校。

    他没想到,这些衣冠禽兽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干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来!

    他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眼睛缓缓扫过殿内的这些大臣,剧烈的喘息了起来。

    “户部现在是哪个畜生在管理?站出来答话!”

    那户部主事双腿发软,一下子就摔倒了下来,浑身战战兢兢的不出话来。

    朱由校抄起御案上的镇纸,一把就摔了出去,嘶吼道:“骆思恭!曹化醇!王体乾!沈应文,还有刑部尚书周嘉谟、御史袁可立,一同办案!把这个畜生抓起来,查!一查到底!”

    “你们当朕是少年子,但你们不知朕的脾气!杀一儆百不行,那朕就杀百儆百!朕就不信,离了你们这些官员,大明就没人做官了?”

    这龙吟,如同刺破际的迅雷,眩目至极;又犹如铿锵落地的碎冰,直抵九幽!

    “袁应泰,滚出来!你武选司的,还管上饷银发放了吗?你有何话?”

    袁应泰原本想好了推脱的辞,可现在他头脑里却空无一物,整个人站都站不稳当了。

    “昔弱宋以文制武,乃至出现靖康之耻!堂堂大宋皇室光化日之下,行牵羊礼!你们想做那亡国之臣,朕还不想做那亡国之君!”

    “古语有云,文死谏、武死战!武人前有兵部乱令掣肘、后有户部饷银短缺!你们让他们拿什么作战?拿你们这些大臣的老骨头吗?”

    朱由校全盘忘记了昨夜他们商谈的结论,此刻已变得如疯魔一般。

    “方阁老,拟旨!”

    “兵部武选司,改为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凡武人晋升,由各县、州、府按制度考核,上报五军都督府武选司,交由五军都督府核准,直至御前!”

    “袁应泰,你不是愿意多管闲事吗?朕给你找个好差事!”

    就在袁应泰死里逃生,正在哆哆嗦嗦之时,朱由校又道:“方阁老,孙如游、吴道南!开科取士!朕为主考!凡因在漂没案中落马的官员,严查其三族,朝廷永不叙用!”

    最后,朱由校实在是气得不行,他左右四顾,又抄起了御案上的龙形砚台,在金砖上摔得粉碎,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张维贤!率京营五千将士,将这些禽兽的府邸看好了!但凡有人妄图以死逃脱罪责者,诛九族!不!诛十族!”

    杨延宜、方从哲,就连始作俑者袁应泰,都没有想到。

    这本来是文官集团意图拿捏崛起的武人一件事,演变成启年第一大案!

    此刻的朱由校,就犹如昔日成祖、太祖附体一般。

    他在极度愤怒下,喊出了诛十族的口号,也开创了犯官三代不可再考公的先河。

    在这一连串杀人诛族的命令中,开科取士才是杀人不见血的那一眨

    杀掉的那些官员,也是要有人补充的。

    同时,真的朱由校以为拿捏住了这些大臣,可是此刻的他不懂得。

    皇权至高无上,是没错的。

    但是,皇权是有限的,因为你时间是有限的。

    太祖再怎么牛,一也就十二个时辰,多不了一秒钟。

    而事情,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皇权来面对无限的事情,怎么都是不划算的,毕竟皇帝也要吃喝拉撒、也要生活的。

    若是做皇帝做成个驴样,那还做它做甚?

    两京一十三省,多少府、州、县,一的奏折就有一千多甚至两千份奏折,每份三到四页。

    别批完了,能看完就不错了!

    所以,盛怒之下的朱由校也没想到,他将迎来最强硬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