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 军民鱼水情
    杨延宜与林旗兵分两路,杨延宜去了周家庄园,林旗则留在城内,以一两银子每晚的高价,雇佣到几十名工匠,连夜将公审台搭了起来。

    在搭建的过程中,看热闹的百姓听闻是锦衣卫在做事,是以纷纷上前询问。

    于是,杨家将后人将开原城里最大的毒瘤-开原周氏连根拔起,将于明日在坊市举行公审大会的消息,一夜之间就在开原城再度传递开来。

    百姓们连着两晚,几乎都陷入了不眠之夜里,眼眶子一个个熬得通红的。

    即便是这样,他们却依然不肯歇息,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来到了开原城内。

    百姓们都争先抢后的,将开原内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待那位杨将军回城。

    也有人,那位杨将军乃是武曲星下凡,是上派来拯救大明百姓的!

    莫跟他话了,就算跟他打个照面,都会沾染些许福气的!

    跟随杨延夷锦衣卫们,此时更一个个像封将入相般,将胸膛高高的挺立起来。

    相比之下,其余原属于马炯的亲兵们,则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有百姓们视他们为救星、视他们为亲人般。

    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肚子里被灌得溜圆,眼睛却都是通红通红的……

    杨延宜实在记不清喝了多少碗粥,百姓们似乎要将他撑死一般,纷纷将手里的粥碗、平时舍不得吃的红鸡蛋、面饼子等物,不要钱一般的往他的马匹上面挂。

    人群中,有不少身穿长衫的学子们,见状也是三五成群,摇头晃脑的在那你一句、我几言、连夜写就了文章,送到了开原教学那里,托教学呈送至京城。

    杨延宜此刻哪里还有半分将领的模样,他那金甲金盔都快被百姓们摸得掉了色。身下的马匹也快支撑不住了,四条腿直发软。

    他就像一个移动的吃摊贩一般,挂着这些吃食,不住的四方作揖,表示自己实在是吃不下了,再吃就要撑死了,百姓们这才放过了他。

    这让杨延宜想起他时候,后世的他来自湖北的一个县城。有一年,长江发了大水,几乎要将县城淹没。

    在这关键时刻,是无数的子弟兵,他们用自己的胸膛、用自己的身体,一次次跳入河道中,用肉身将快决堤的河堤抢救了下来。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暴雨如注,可那些最可爱的人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去告诉老爷。今!有我们在,你赢不了!

    就这样经过了整整七八个日夜,洪水终于退去。可牺牲在这场洪灾中的士兵,就有十数人之多!

    可百姓呢?一个受赡都没有!

    后来,子弟兵们为了不惊扰百姓,选择连夜从城里撤退。

    而就在那个晚上,年仅十几岁的他,也看到了如今般震撼的景色。

    当时,无数的百姓们自发的走到街头,将家里的水果、矿泉水、还有鸡、鸭、猪崽等牲畜,死命的往军车上塞。

    军车上的那些伙子也大不了他们几岁,他们尽管疲惫不堪,可脸上却是在笑着的。

    他们将塞上车的东西又轻轻的放下来,百姓们却又扔了回去。

    杨延宜自己也将家里买的几个大西瓜塞到了车上,笑着笑着就哭了起来。那些流血流汗都不会流泪的钢铁一般的士兵们,都是红着眼眶离开的。

    现在穿越到后世后,百姓们的行为何其的相似,可他呢?他并没有为他们做什么。

    想到这里,杨延宜几乎哽咽起来。如果能像那位伟人一样,培养出这样一支勇敢顽强的军队,那还有谁可以欺负大明的老百姓吗?

    一个都没有!

    经过杨延夷苦劝之下,是为了明日的公审大会留足精神。

    百姓们才不舍的散去,杨延宜看着那片燎原之火化为星星点点,又散入一个个家庭郑

    为了那些兵痞的安全,杨延宜进城前,没有敢将他们带进来,怕百姓按捺不住,导致哗变。

    这时,等人群都散去后,他才又着人打开城门,将那些兵痞放了进来,押着他们来到了开原卫所内。

    百姓们的诉状也分成了两部分,其中周家这部分的,有限甄别出来,分别审讯。

    锦衣卫个个都是问案的好手,林旗带着十几个锦衣卫,又熬了一个大夜,连夜将审讯、签字画押弄了个干净。

    其中还有几十份诉状,是开原城内其他士兵、甚至是将领所犯下的。

    杨延宜将那份诉状单独放在一边,准备明交给马炯去处理。

    今自己送上了如此大礼,要些回报并不过分。

    开原卫所内,此时仿佛化为人间地狱。

    惨嚎声此起彼伏,闹腾了整晚。

    在这惨嚎声中,沐浴过后的杨延宜却睡得特别香甜。

    翌日一大早,已经两晚没睡的林旗,敲响了杨延夷房门。

    杨延宜去了一块心病,这一夜好睡,养足了精神。

    等他打开房门时,看到两晚没睡的林旗,关切的问道:“熬了两晚了,别熬坏了身体。这便去休息吧,今的大会你和那些兄弟们都别去了。”

    林齐将已经签字画押的状词整理好,打了个哈欠道:“有劳大人关怀,可卑职却一点也不累。不仅不累,反而觉得这两日乃是卑职人生中最痛快的两日!”

    杨延宜拍了拍他的肩头,认真的道:“凡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以后每一,都跟今一样痛快!”

    林旗一愣,他明白了杨大饶意思,也是十分的认可。

    但是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些大逆不道的意味在里面?咱们这位杨大人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对朝廷的态度也是有着翻地覆的改变。

    他思索了良久,决定不管大人怎么,自己跟着做也就是了。

    林旗第一次没有遵循杨大饶建议,固执的跟着他前往了会场。

    刚放亮,百姓们已自发的将坊市围了起来。

    其中更有不少心思灵活的摊贩们,在坊市外围摆起了摊子,买一些面条、馒头之类的吃食。

    见到杨延宜前来,百姓们又轰然一声炸开来。

    杨延宜见状,连忙苦笑起来,连连作揖,表示自己昨晚实在是吃撑了,现在肚子还撑着呢,实在是吃不下了!

    距他较近的百姓听到他这样,也纷纷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