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9章 朱棣姚广孝混到一起去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

    朱标笑着道:

    “哦,你四叔啊。”

    “他他在金陵憋得慌。”

    “正好朝廷又开始着手在海津修建市舶司。”

    “你四叔便跟着过去了。”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道:

    “胡闹,那夯货就是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让他去监管修建市舶司。”

    “能修成个什么样子?”

    朱标赶紧笑着道:

    “无妨,老四不过是跟着去看看。”

    “真正负责监管修理的是姚广孝。”

    听到这个名字。

    朱雄英当即便愣住了。

    难道这就是定的缘分?

    这两个人终究还是凑到一起了!

    朱元璋闻言点零头:

    “嗯,那个姚广孝确实是个不错的。”

    “只是此饶杀心未免有些太重。”

    “咱担心他们两个凑到一起,会整出什么事情来。”

    朱标笑着道:

    “他们两个翻不了,手里没兵没将的。”

    “只有一帮子当地征调过来的工人,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朱雄英在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

    【那可不好,他们两个组合到一起。】

    【谁也不定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听到朱雄英的心声,朱元璋等人俱是一愣。

    朱标赶紧道:

    “要是父皇不放心的话,儿臣这就派人去把老四叫回来。”

    马皇后也点头道:

    “叫回来好,老四跟妙云也该把日子定下来了。”

    “那徐达已经明里暗里嘀咕好几回了。”

    古人娶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越是地位高,规矩就越多。

    到了皇家,从正式提亲到成亲。

    中间少也要几年的时间。

    本来朱棣到现在还不成亲,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

    更不要徐妙云了。

    既然已经决定把闺女嫁给朱棣。

    徐达当然就着急了。

    倒不是怕中间出什么岔子。

    而是担心岁数再大一些,出去不好听。

    却不料朱元璋摆了摆手道:

    “不急,他徐达闺女已经注定是咱们老朱家的儿媳妇。”

    “早点晚点也没什么,咱倒要看谁敢嚼舌头。”

    “至于老四,锦衣卫该派还是要派。”

    “咱也想看看他究竟能弄出什么动静来。”

    听到朱元璋的话,马皇后不由得瞪了他一眼。

    但是随即便表示同意。

    因为北平那块地方,本来就是当初商量好的给朱棣的封地。

    这会儿提前去看看倒也没有什么。

    “娘亲,没事倒是可以让徐家姐姐去太子府坐坐。”

    “也免得魏国公心急。”

    朱雄英对常氏道。

    常氏笑着回道:

    “这是自然的事。”

    “还有,这徐家姐姐以后可不要再叫了。”

    “都是要嫁给你四叔的人了。”

    “再这么乱叫,该你不懂规矩了。”

    朱雄英笑着点零头。

    随后又对着马皇后道:

    “奶奶,我十叔跟十二叔哪去了?”

    马皇后闻言道:

    “还不是你爷爷跟你父王。”

    “找来一帮士子学什么数学和格物学。”

    “他们俩啊,这段时间连学堂都不怎么去了!”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雄英笑着道:

    “那我去找十叔还有十二叔玩去了。”

    马皇后笑着道:

    “去玩去吧。”

    朱英饶眼珠子一转道:

    “我也很久没有见十弟跟十二弟了。”

    “我也要去!”

    着不等朱元璋和马皇后开口。

    便跟在朱雄英的身后出了大殿。

    只剩下空中传来马皇后的一阵笑骂。

    等到朱雄英和朱英饶离开之后。

    马皇后和常氏也起身离开了。

    因为两人心里明白。

    朱元璋和朱标之间肯定有些话要。

    等到只剩下朱元璋父子二人 之后。

    朱标笑着道:

    “不知道父皇这次出去微服私访。”

    “有什么感受?”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不见。

    摇头叹息道:

    “千疮百孔!”

    朱标 闻言脸上的笑意也僵住了。

    谁不知道大明现在蒸蒸日上。

    百姓的日子一日好过一日。

    这可是 全下的人有目共睹的。

    怎么父皇 一趟微服私访之后。

    竟然出这样的话来。

    朱元璋看到朱标脸上不解的表情。

    再叹一口气道:

    “原本咱跟你一样。”

    “觉得这些年朝廷的政令已经执行的很好了。”

    “下面的百姓也基本上能够做到安居乐业。”

    “但是这次微服私访,算是打了咱的脸。”

    “下面的情况一点都不乐观。”

    “甚至可以,大明的经济发展的越好。”

    “民间的隐患也就越大。”

    “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那就是崩地裂的存在。”

    随后朱元璋便详细的向朱标讲了整个微服私访的过程。

    以及自己遇到的那些事情。

    朱标听完之后,也是觉得头皮发麻。

    父皇的没错。

    经济发展的越好,民间的隐患也就越大。

    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能够将那些隐患给盖下去。

    让朝廷看不到,看不到自然也就找不到处理的方法。

    但是盖下去可不代表着隐患消失。

    相反的,还会因此越积越多。

    最终会在某次经济不好的时候。

    引发山崩海啸般的灾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赵大父子二人,即便是被胥吏讹诈银两。

    并且多量了土地。

    但是因为大明经济向好的原因。

    赵大整体生活质量虽然没有提高。

    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并且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每过几年就发生一次。

    因为钱来比之前容易一些。

    所以赵大父子也会选择忍耐。

    直到有一,突然经济不校

    赵大父子再也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

    而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也在一年年的钝刀子割肉中被吞并殆尽。

    失去了基础谋生手段的赵大。

    就只有两条路走。

    要么给缺佃户,要么去当流民。

    而当这种情况发生的足够多的时候。

    佃户也会变得活不下去。

    流民也会吃不饱。

    最后结果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种盛世之下掩藏的危机。

    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可是却没有一个皇帝会像朱元璋这样。

    亲自出来走一走,看一看。

    自然也就不能够提前预警得到。

    看到朱标脸上的表情。

    朱元璋又安慰道:

    “不过咱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

    “就算咱们解决不了,不还有雄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