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朱元璋的反应
    “看看,李善长果然没忍住。”

    “造反了。”

    “好在咱早就已经留了后手。”

    “这些乱贼已经全都被镇压了。”

    “李善长也已经死于非命。”

    朱元璋拿着朱标送来的奏报对马皇后和徐达等人道。

    屋外是淅沥沥的雨。

    屋子里朱元璋等人正在 闲聊。

    徐达听到朱元璋的话。

    脸上顿时露出了愤慨之色:

    “没想到这个老匹夫竟然包含这样的祸心。”

    “趁着四哥不在京城的时候造反。”

    “这么死了真是太便宜他了!”

    汤和也是附和着徐达对李善长等人进行一番痛骂。

    同时心中也庆幸当初自己下令让汤鼎不准再跟淮西勋贵的子弟有交往。

    要不然这件事还不一定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马皇后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本身出京的目的就是为了勾出来李善长等饶野心。

    再加上当初朱雄英的心声。

    让马皇后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

    心中没有丝毫的波动。

    “原本以为这些老兄弟都能够君臣相宜。”

    “没想到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马皇后的嘴里轻轻的念叨了两句。

    徐达赶紧道:

    “嫂子不用为这些乱臣贼子感到悲伤。”

    “我只恨身不在京城。”

    “否则肯定要提兵灭了这些乱贼!”

    汤和也是担忧的道:

    “是啊,不知道京城的情况怎么样了。”

    朱元璋闻言笑着道:

    “标儿在奏报上已经了。”

    “得亏有 你们两家的帮忙。”

    “才没能让溃兵祸害百姓。”

    “你们两家都是有功的。”

    听到朱元璋的话,徐达和汤和都是一脸的疑惑。

    自己都跟陛下出来了。

    平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见状便把朱标送来的奏报递到两饶手上。

    两人立刻接过奏报查看。

    看完之后,徐达 和汤和都忍不住咧开嘴笑了起来。

    汤和笑着道:

    “汤鼎这个臭子。”

    “竟然还有这份胆量在。”

    “真不枉我平时对他的教导。”

    徐达见状也不甘示弱的道:

    “我家大闺女还有大儿子也是好样的。”

    “也带着府兵参与了平叛。”

    “跟咱的胆子一样大。”

    汤和冷哼一声道:

    “老八,你这是闺女加儿子,好歹有个伴。”

    “我家老大可是一个人做出的决断。”

    “算下来当然是我家老大要厉害一些了。”

    徐达当即便回击道:

    “三哥,你这话的可有失偏驳了。”

    “谁让你家汤柔还是个娃娃呢。”

    “怎么,羡慕起我家妙云有胆气?”

    “有本事你也生一个啊。”

    马皇后笑着道:

    “好了好了 ,都多大的人了。”

    “没一点稳重样,怎么还跟当年一样。”

    徐达叫屈道;

    “嫂子,明明是三哥他先提的。”

    “怎么反倒怪起我来了。”

    汤和也瞪了一眼道:

    “你不就是显摆你有个好闺女吗?”

    “瞅瞅你那尾巴都快要翘到上去了。”

    朱元璋狭促一笑道:

    “嗯,老大还了。”

    “你家妙云可是第一时间关照了我家老四的安危。”

    徐达闻言脸上的笑意顿时就垮了下来。

    赶紧重新拿起奏报往后面翻看。

    果然朱标详细的了平叛之后发生的事。

    这里面自然也有朱棣和徐妙云之间的互动。

    徐达看完之后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道:

    “女大不中留啊!”

    马皇后接过徐达的话道:

    “既然你那不中留,那就留给我家老四了。”

    徐达也早就知道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今不过是借着这个 机会彻底挑开罢了。

    否则这么重要的奏报。

    为什么要在后面加上这一段。

    于是徐达点零头道:

    “既然这俩孩子都没有意见。”

    “那我还有什么好的。”

    汤和也顺势笑着道:

    “那到时候我这个当伯父的就等着喝他们的喜酒了。”

    一时间,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来人 !”

    朱元璋朝着门外喊道。

    很快就有一个锦衣卫走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道:

    “你即刻回京,给太子带句话。”

    “他的奏报咱已经收到了。”

    “至于怎么处置那些人。”

    “他 自己拿主意就行了。”

    “他现在是监国,不用问咱的意见。”

    锦衣卫闻言立刻躬身退下。

    等到锦衣卫走后。

    徐达才气咻咻的道:

    “哼,太子仁德。”

    “让太子殿下处置他们,真是他们祖上积德。”

    “便宜他们了!”

    然而朱元璋却有自己的心思。

    只是这点心思不足与外壤。

    马皇后拉着朱元璋的手,示意自己明白他的心意。

    就在这时。

    一个侍卫走进来通报道:

    “陛下,工部侍郎陆祥正在外面求见。”

    朱元璋点零头道:

    “宣进来吧。”

    此次出行, 除了要把李善长等饶野心勾出来之外。

    朱元璋还有治理江南水患的打算。

    并且治理水患远比李善长造反来的重要。

    李善长等人造反不过是疥癣之疾。

    自己随手就能够灭了。

    江南水患要是治理好了。

    那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

    更重要的是能通过 这次治水攒下不少经验。

    将来不定还能用到 治理黄河上面。

    真要是能把黄河也治理好。

    史书上是什么名声,朱元璋都不敢想象!

    很快,陆祥便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随意的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陆祥一脸兴奋的道:

    “陛下,所有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您下旨了!”

    听到陆祥的话。

    朱元璋先是命人取来干燥的毛巾让陆祥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然后对陆祥道:

    “爱卿辛苦了!”

    陆祥听到朱元璋的话,却兴奋的摇了摇头:

    “臣不苦!”

    陆祥哪里会觉得辛苦。

    有了这个水泥,自己就有了能够留名青史的机会。

    一旦这个水泥经受住了考验。

    将来史书上少不得要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这比起来,这点雨水算得了什么。

    等陆祥擦干脸上的雨水后。

    朱元璋道:

    “既然爱卿都准备好了。”

    “那咱们就去看看。”

    “早点治理好水患,也早点解了江南百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