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活捉元顺帝的朱棣和蓝玉,双喜临门的大明
    蓝玉传来的战报?

    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个蓝玉行动当真不慢。”

    “看来也是立功心切啊!”

    “咱倒是要看看他给咱传回来了什么军报。”

    朱元璋笑着道。

    随后便从侍卫的手中接过战报。

    打开看完之后,脸上立刻就露出了喜色。

    将战报交到朱标的手上之后。

    便一脸兴奋的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个蓝玉果然没让咱失望!”

    “居然活捉了元顺帝。”

    “哈哈哈,这一下,那王保保就成无根浮萍,只能等着被徐达的大军 歼灭了!”

    “咱们大明的北边可彻底的安全了。”

    朱标此时也看完了战报上的内容。

    脸上也是露出了兴奋之色。

    原来,当初蓝玉和朱棣一路急行军。

    从永平府出关之后。

    便一路朝着捕鱼儿海长途奔袭。

    和朱雄英所预料的一样。

    北元王庭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集结重兵的情况下。

    大明还有能力命一支轻骑来偷袭自己。

    由于兵马基本上都被王保保带走了。

    北元王庭的防守几乎是接近于零。

    蓝玉和朱棣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或住了元顺帝和一干元廷重臣。

    做完这一切之后。

    蓝玉并没有立即返回金陵。

    而是让朱棣押着元顺帝和一干俘虏肚子返回。

    自己则带着五千轻骑准备从王保保的身后策应徐达。

    打王保保一个首尾不能兼顾。

    接连传来的好消息,让朱元璋高心合不拢嘴。

    但是嘴上却道:

    “这个蓝玉,真是胆大妄为,没有咱的旨意,竟然敢私自行动。”

    “等他回来,咱要好好的责罚于他!”

    朱标闻言则笑着道: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蓝玉能够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

    “将来肯定会成长为一代名将的。”

    朱元璋原本就不是真的要责怪蓝玉,听到朱标的话更是发出一阵 爽朗的笑声。

    第二的朝堂之上。

    朱元璋先是把蓝玉传回来的战报告诉了所有人。

    “众卿,蓝玉在徐达出征之时。”

    “悄悄的率领五千轻骑,从永平府直扑北元王庭。”

    “已经把元顺帝给活捉了。”

    “如今 那元顺帝正在押回金陵的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满朝文武不由得一阵哗然。

    紧接着就是大喜过望。

    北元王庭覆灭,这就意味着大明北方的威胁已经被彻底消除。

    大明周边,再也没有能够跟大明掰手腕的敌手了!

    一时间,满朝文武开始大拍朱元璋的马屁。

    先是钦监的监正站出来道:

    “陛下,前段时间狼星晃动,紫薇帝星大放光华。”

    “臣还纳闷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今看来,正是应了朝廷 覆灭北元王庭之事。”

    兵部尚书也赶紧站出来道:

    “陛下派蓝玉将军奇袭北元王庭,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试问这下除了陛下,谁能想到这样精妙的计策。”

    “北元余孽如何是陛下的对手。”

    其余人也纷纷口灿莲花的吹捧朱元璋。

    而朱元璋则是笑着道:

    “此次奇袭可不是咱的主意。”

    “而是太子的主意。”

    听到 朱元璋的话,众人顿时感到无比的意外。

    就连刚刚成为大明宰相的刘伯温都感到十分意外。

    刚才听到这个战术的时候。

    刘伯温其实是没有什么意外的。

    因为刘伯温知道以朱元璋的才能。

    是能够想出这样的战术的。

    但是 万万没想到这样精妙绝伦的战术。

    竟然是出自这位 太子殿下之手。

    要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给众饶印象可一直都是一个儒雅的形象。

    而百官们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赶紧对着朱标再次大拍马屁。

    只是刚才的溢美之词已经全都给老朱了。

    官员们只能重新再想新词。

    “太子殿下颇有唐宗汉武之风采,实乃代拟稿之幸事 啊!”

    如果这话是夸赞别人,或许朱元璋会忌惮。

    尤其是李世民, 那可是杀兄囚父的存在。

    然而朱元璋对此却毫不在意。

    因为谁都知道,大明的下一任皇帝只会也只能是朱标。

    而群臣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出来。

    等到众饶马屁拍的差不多了。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对朱元璋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动。

    这个户部尚书,可真是会锦上添花啊!

    没错,户部尚书此时站出来正是要做锦上添花之事。

    在听到蓝玉覆灭了北元王庭的时候。

    户部尚书就敏锐的察觉到,此时正是把这件喜事也出来的最佳时机。

    于是便当机立断 的站了出来。

    正在大拍朱标马屁的官员们看到户部尚书站出来。

    心中不由得一动。

    谁不知道大明的财政艰难。

    这位户部尚书别是趁着则个喜庆的时候给皇帝上眼药吧。

    满朝文武不知道户部尚书为什么要站出来。

    但是朱元璋心里却一清二楚。

    于是便难得的配合着道:

    “爱卿有话尽管来。”

    户部尚书立刻开口道:

    “启奏陛下。”

    “商税改革之后,朝廷已经收上来了金陵第一季度的商税。”

    “税银总共是一千多万两银子!”

    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数字出来之后。

    原本还因为蓝玉之功而闹哄哄的朝堂瞬间 就安静了下来。

    钦监监正满脸怪异的看着户部尚书。

    心道户部尚书这是得了什么失心疯。

    自己的象是可以信口胡诌的。

    反正也没有人刻意的去查验。

    可是您身为户部尚书却出这样的话。

    简直就是离了大谱。

    因为户部作为掌管大明钱粮的衙门。

    每一文钱都是有来路,有去处的。

    根本不可能信口胡诌。

    更不要是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巨款。

    还是金陵一地的商税。

    商税改革了是不假。

    可是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银子。

    您也太能吹了!

    其余饶心思也都差不多。

    纷纷用怪异的眼神看向户部尚书。

    文武百官因为户部尚书的这一番话。

    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

    全都不可思议的看向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