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 刘伯温的建议
    朱元璋并没有深究。

    一来自己虽然能够听到朱雄英的心声。

    但是朱雄英毕竟还只是一个婴儿。

    二来朱元璋也觉得没有必要深究。

    既然这件事咱的孙儿是要让刘伯温来解决。

    那自己直接把刘伯温叫来不就成了?

    于是朱元璋便下旨让刚刚成为大明宰相的刘伯温进宫面圣。

    正在府中思索到底要迎娶谁家女子的刘伯温在得到朱元璋的旨意之后。

    不敢怠慢。

    立刻跟随传旨的人进宫来见朱元璋。

    “臣刘伯温见过陛下。”

    “不知道陛下叫臣来有何吩咐?”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 后道:

    “伯温啊。”

    “如今你已经成了咱大明的宰相。”

    “那这大明的事你就该担起来了。”

    刘伯温闻言道:

    “这是臣的分内之事。”

    朱元璋点零头:

    “北边的军报已经送回来了。”

    “你且看上一眼。”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就把手里的军报递到了刘伯温的 手里。

    刘伯温迅速的浏览了一遍之后。

    便明白了军报里的意思。

    于是赶紧道:

    “陛下,臣这就敦促户部尽快筹措粮草,运往前线。”

    却不料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让你看这份军报的目的不是这个。”

    “咱们跟北元打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一次都是被粮草拖了后腿。”

    “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的话,那咱们就别想彻底把北元给消灭。”

    “所以咱叫你来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咱们大明尽快变得有钱。”

    “否则就算是筹措来粮草,也不过只是解燃眉之急。”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伯温听到这话,瞬间 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陛下这是要找一个长久的生财之道。

    于是刘伯温便思索一番后道:

    “陛下,让大明变得有钱的办法有很多。”

    “不过都是需要变革的,要花费上不少的时间。”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话,不由得心中一叹。

    刘伯温的是确实是实话。

    不过好在今叫刘伯温来也不是问他这些话的。

    而是想验证自己孙子的想法,并且从朱雄英的嘴里套出来更多的东西。

    然后还没有等朱元璋再开口询问。

    刘伯温便主动的道:

    “若是想要立刻就有成效。”

    “那就只能从税收上来着手。”

    “恕臣直言,现在大明的税制是有问题的。”

    “想要变革的话,最好是从税制上开始变革。”

    到这里,刘伯温顿了一下,

    “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

    “陛下又是要准备对那些贪官们动手了吧?”

    听到刘伯温的话。

    朱元璋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刘伯温居然能猜到咱的这份心思!

    之前果然对咱有所隐瞒!

    咱就知道不能这么轻易的让你致仕。

    若不是咱的孙儿看中你,就凭你这句话,咱就不能放过你!

    不过既然已经有了朱雄英提前打的预防针。

    朱元璋对此也不再否认,而是点零头道:

    “没错,那些贪官贪墨银两,本就是祸害。”

    “咱留着他们就是为了这一!”

    “既能筹措到银两,也能够平息民愤。”

    刘伯温出这番话,已经做好了朱元璋生气的准备。

    没想到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

    还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这让刘伯温一时间都有点不适应。

    不过刘伯温还是趁热打铁的道:

    “陛下的想法自然是好的。”

    “做法也是正确的。”

    “但是臣觉得这下的贪官是杀不完的。”

    “陛下想让百官努力的做事。”

    “反而要给他们一些甜头。”

    “就是地主家的牛马,也得吃饱喝足才能有力气干活啊!”

    朱雄英听到刘伯温的话。

    不由得心中赞叹:

    【不愧是青田先生。】

    【居然能看出来这么多的问题。】

    【大明的俸禄确实是太低了。】

    【如果不贪墨,仅仅只靠俸禄的话,大多数官员养活自己一家都很困难!】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后,不由得一愣。

    心道咱给他们的俸禄可不算低啊!

    那可都是经过自己精心计算过的。

    为什么雄英会这么。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道:

    “那伯温是觉得咱给百官的俸禄太低了?”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一时间弄不清他的态度。

    只能斟酌着话语,生怕一不心就惹怒了这位洪武皇帝。

    毕竟这跟刚才的那些话可不一样,这涉及到大明的治国之道。

    “陛下给的俸禄按理来。”

    “养活官员是没有问题的。”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话并没有打断。

    因为一般按理来的意思就是这件事并不能按理来。

    果然,刘伯温接着道:

    “但是问题恰恰也出在这里。”

    “陛下为了防止大明官员借手中权势盘剥百姓。”

    “便规定官员的家人 不能从商。”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能从其他的方面赚钱。”

    “可是赚钱的门路少了,支出方面却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还变多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得纳闷了。

    “怎么支出就变多了?”

    刘伯温道:

    “陛下您忘了吗?”

    “咱们大明立国之后,您给下的官员都定下了规矩。”

    “多大的官员就得用多大的仪仗。”

    “比如一个县令,出行需要多大的轿子。”

    “这轿子需要几个轿夫。”

    “陛下都是定死聊。”

    “任何官员都不能逾制,也不能有任何的删减。”

    “若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问题是这些轿夫的脚钱,朝廷并没有算到官员的俸禄里。”

    “而是要这些官员们自掏腰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迎来送往的人情支应。”

    “哪一样都得从俸禄里面往外抠。”

    “去掉这些,能养活自己一家人,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再赶上个头疼发热的额外支出。”

    “一来二去,日子自然就过得捉襟见肘起来。”

    “陛下您,这要是不贪墨的话,恐怕这些官员们没等到陛下动手,自己就得先饿死了。”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刘伯温的这番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