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9章 小狐狸与老狐狸
    听到辛安的名字。

    赵鸿先是一愣,随即道:“去把辛老先生请到书房……算了,还是在院子吧!”

    “顺便让下人找找,拿些茶出来泡上。”

    像茶这些东西,

    在大水来之前,赵鸿是让人密封保存的。

    虽然很多还是被大水浸泡了。

    但还是有些幸存的。

    “好的,少爷。”

    清风立即吩咐下人行动起来。

    同时她自己去请辛安进来。

    赵鸿在院中坐下。

    丫鬟们则是抓紧打扫一下,然后上茶水。

    之所以在院子,而不是去书房。

    是因为赵鸿的书房和卧室连着的。

    招待客人总不能到卧室招待吧!

    赵鸿坐下没多久。

    辛安这个老头就在清风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赵鸿连忙起身相迎道:“辛老先生,我正想着去找你呢!”

    “没想到你就来了。”

    辛安对赵鸿拱了拱手,然后直接开门见山道:“赵子,这次老头子来找你是有事相求。”

    “何事?”

    赵鸿脸色不表道:“你老先坐。”

    辛安倒也不客气什么。

    在赵鸿邀请下坐了下来。

    赵鸿接过丫鬟送来的茶壶,亲自给辛安倒了一杯茶道:“辛老,是因为大水,家里没粮食了,所以来借粮的?”

    “对,我就是来借粮的。”

    “借我一石如何?”

    辛安端起茶杯,面带笑意地看着赵鸿。

    “……”

    赵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什么好了。

    这老头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辛安的来意,赵鸿大致猜到了一点。

    无外乎,韩布这个门徒筹不到粮。

    求到他身上。

    他来当客。

    至于为什么来找自己,其实也很简单。

    现在钱塘的商人其实都是在待价而沽。

    韩布自然筹不到钱。

    但是……

    如果有一个人带头,提前捐粮了。

    就会形成破冰效应。

    形成连锁反应。

    所以现在需要一个人出来带头捐粮。

    至于为什么是自己。

    也很简单。

    自己有钱。

    同时也算一个外来户。

    与本地商户不是一路的,也不可能去和他们抱团。

    找自己破局是最好的选择了。

    本来赵鸿是想以借粮的事,把话题引到捐粮救灾的事情上去。

    但是没想到。

    这老头,顺着他的话,真得借粮。

    还点名了要一旦。

    这让赵鸿一拳打在了空气上,十分地难受。

    不愧是当过首辅兼兵部尚书的老狐狸。

    “呵呵,子你跟我斗,还愣了一点。”

    辛安见赵鸿一脸便秘的样子。

    得意地把手中的茶杯放到桌上道:“行了,老夫也就直了,不和你卖关子了。”

    “老夫的身份,想来你也猜到了,或者知道了?”

    “嗯!”

    赵鸿点零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辛安长叹一声道:“韩布是我收的最后一个弟子。”

    “其实我一开始就不喜欢他。”

    “不喜欢他的原因,在于他太过正直,不知变通。”

    “为官者,可以两袖清风,也可以贪财如命,却唯独不可以太过正直。”

    “太过正直容易得罪人。”

    “得罪了人,就不好办事。”

    “政令无法通行,政令无法通行,再有才华也无法施展。”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在县令的位置上,兜兜转转的原因。”

    “但是呢……”

    “这个世界又不能没有认死理,不知变通,正直的官员。”

    “所以老夫虽然不喜欢他,但还是收了他为弟子。”

    “他既然是老夫的弟子,那他有事相求,老夫自然得帮。”

    “这次大灾,朝廷的赈灾粮,最快半月,最晚一月,甚至还会更久。”

    “所以……你想找我帮忙?”赵鸿故意诧异地问道。

    辛安笑着点零头。

    赵鸿道:“辛老,你也知道,我回钱塘才多久?”

    “不到一个月。”

    “所有家底就这栋宅子,加街道上的一间铺子。”

    “平常吃饭什么的,也都是去外面买粮的。”

    “这大水一来,我家过得也是苦兮兮的,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来帮韩县令呢!?”

    “但是你有钱啊!”辛安道:“你虽然回来不到一个月,但花钱如流水。”

    “没有一个强大的底蕴支撑,你是没这么多钱去花的。”

    “是,我是有钱!”

    赵鸿道:“但是现在钱塘的情况你也知道。”

    “大水毁了一切,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啊!”

    看到赵鸿一直在诉苦,辛安语气平淡地打断道:“这时候了,还需要老夫点明吧!”

    “既然这样,老夫就直了。”

    “你花的钱是怎么来的?”

    “必然是赚来的,既然是赚来的,那必然有店铺,有各种买卖。”

    “而你回来不足一月,却能拿出这么多钱,必然是在外地有店铺或者其他赚钱的买卖。”

    “既然有店铺,有买卖,那就能快速买到大量的粮食。”

    “你别用,你到现在还没买粮的蠢话来搪塞老夫,老夫当年做首辅的时候,这里面的门道全清。”

    “现在整个钱塘,那个有点家产的商人,没有托关系去外面狗粮?”

    “你就直吧!”

    “你需要什么,才能帮官府赈灾?”

    “只要官府能给的,我都能替韩布答应下来。”

    完之后辛安目光严肃的盯着赵鸿。

    赵鸿知道。

    这是把话给挑明了。

    自己再装下去,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赵鸿端起茶杯,语气有些捉摸不定地问道:“按照惯例,官府会拿什么来和商人交换?”

    “盐引或者铁引。”辛安平淡道。

    盐、铁这两样。

    都是国之根本。

    想要贩卖这两样东西,必须要有盐引或者铁引。

    没有这两个东西去贩卖就是造反。

    所以以往官府赈灾,都是以这两样东西去交换的。

    但是拿这两样东西去交换,肯定是不合规矩的。

    韩布为人正直,不知变通。

    这两样东西,自然不肯拿出来。

    这也是他酬不到救灾良的主要愿意。

    赵鸿听完之后,直接道:“我要九耀山附近的三千亩荒地,以及能给我的全部盐引。”

    听到这句话。

    辛安起身就走。

    三千亩荒地以及全部盐引。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

    简直是鲸吞下的架势了。

    看到辛安起身就走,赵鸿不慌不忙道:“能让保证半个钱塘县的人,不饿死,不闹事,甚至以后外地逃难来的人难免也能给他们提供吃食,直到官府把他们安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