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四章 更名易帜,据地封王
    眼看边允、韩约两人即将人头落地。

    危急关头,宋建却是上前拦住了王国,道:“此二人皆为金城名士,贸然杀之,必将引得全郡世家大族抵制。”

    北宫伯玉亦是上前,道:“陈懿并非本郡士人,杀之自然无妨,可他们皆乃金城郡本地名流,不可贸然杀之。”

    王国皱眉道:“总不能就这么轻易放他们离去吧。”

    宋建脸上露出了狡诈的神情,指着地上的尸体说道:“边允、韩约欲投降保全性命,设计骗金城太守陈懿前来,将其杀之以为进身之阶。”

    “贼子安敢辱我名声!”

    北宫伯玉、王国两人听闻此言,尚且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边允暴喝出声,指着宋建破口大骂。

    直到此时,北宫伯玉和王国两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大笑起来。

    “来人,且将带下去好生招待,五日以后再将之放走!”

    北宫伯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见边允、韩约愤怒的想要吃人,索性不再理会他们。

    如今太守陈懿已死,边允、韩约这些金城名流也被软禁,金城郡治允吾陷入混乱,正是攻破的大好时机。

    北宫伯玉并非蠢货,当即抓住机会点齐麾下骑兵,直扑允吾。

    阿阳县城。

    盖勋看着手中的急报,双手都有些发抖。

    “先生,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周琦看着盖勋的模样,忍不住出言问道。

    盖勋眼眶有些发红,声音干涩的说道:“金城名士边允、韩约从贼,赚金城太守陈懿前往敌营杀之,如今叛军正奔赴允吾,金城危矣。”

    “金城郡丞发书求援,希望我们能够领兵前去支援。”

    周琦闻言,不由心中微沉,暗道:“这件事终究还是发生了,看来斩杀李文侯,根本没能改变历史啊。”

    他看着如此失态的盖勋,问道:“先生可信边允、韩约从贼?”

    盖勋闻言神情微微怔,继而摇头道:“我素闻两人之名,他们皆乃当世名流,有满腔忠君爱国之心,岂会从贼?”

    周琦听到这里,才略微舒了口气,暗道:“局势至此,尚有挽回余地。”

    “历史上边允、韩约乃是被逼反,这才拉开了诸侯割据的序幕。如果能够让二人不加入叛军,仅凭北宫伯玉、王国、宋建,只待朝廷大军一至,叛军旦夕可灭。”

    念及于此,周琦当即说道:“吾亦不信二人会从贼。”

    “为今之计,有两件要事去做。”

    “其一,再上疏请求刺史发兵援救金城;其二,派人暗中前往金城,搜寻边允、韩约,最好能够将他们带来阿阳,真正了解金城所发生之事。”

    盖勋闻言,却是颓然叹道:“吾此前早已上疏刺史,请求发兵援救金城,奈何至今尚未回信。”

    “至于暗中派人搜寻边允、韩约之事,虽无多大成算,亦可尝试一番。”

    听到这里,周琦也不由暗自感叹朝廷之腐败。

    似凉州这等重要且叛乱不断的地方,朝廷不派一位有能力又清廉的刺史,反而派左昌这种贪污、腐败、不顾大局的之人前来。

    如此朝廷,焉能不灭?

    说到底,左昌也是走了十常侍的路子,否则以对方的名望、出身以及能力,根本没有资格出任凉州刺史。

    如果左昌早点让周琦、盖勋领兵支援金城,可能就会改变现有的局势。

    “都尉、长史,刺史遣人来了。”

    就在此时,典韦却是走了进来,对着周琦、盖勋两人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之色。

    金城太守陈懿虽死,金城郡兵力未损,最重要的乃是金城群龙无首,无比混乱。

    如果现在刺史下令,让周琦、盖勋驰援金城,也未尝不能改变战局。

    “速速有请!”

    没过多久,典韦就带着刺史左昌的使者进来。

    盖勋急忙问道:“刺史可是同意了我驰援金城?”

    使者笑道:“盖长史忠君为国,愿意为讨伐叛军,刺史怎会阻拦。阿阳距离金城较近,盖长史可先领兵前往,刺史随后亦会派遣援兵。”

    盖勋闻言大喜过望,就准备即刻调兵驰援金城。

    “盖长史且慢。”

    未曾想,就在这个时候,周琦却是出声阻拦。

    盖勋满脸疑惑的望向周琦,还没待出言询问,就听到周琦对着使者说道:“吾与盖长史都乃汉阳郡官吏,不可贸然跨郡击贼,请问刺史调兵公文何在?”

    刺史自然可以随意调兵讨伐整个凉州的叛军,周琦与盖勋却不可以。

    使者眼神微动,而后装模作样的在身上摸了几遍,继而失声叫道:“糟了,我好像把刺史的调兵公文给弄丢了。”

    盖勋闻言,亦是心中微惊。

    他哪怕心忧金城局势,却也知晓区区郡长史,若无调令而贸然跨郡击贼究竟是何罪。

    哪怕被冠于“勾结叛贼,意图谋反”之罪,盖勋都无处可以申辩。

    周琦却是神色淡漠的说道:“若无调令,我等身为汉阳郡官吏,自不敢贸然领兵进入金城郡。”

    使者急忙说道:“此乃我之过也。”

    “奈何战事紧急,要不这样,两位先领兵驰援金城,我这就快马加鞭赶回冀县,补办调兵文书以后,必然星夜兼程赶赴金城,不知如何?”

    盖勋虽有些意动,却也没有贸然做决定,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周琦身上。

    说到底,阿阳县周琦官职才最高。

    盖勋守城尚可,真要领兵跨郡击贼,还要仰仗周琦这位郡都尉。

    周琦却是有些歉意的说道:“国法不可废也。”

    “若无刺史调兵文书,请恕我等不敢贸然领兵前往金城郡。”

    “既然是使者自己遗失了文书,还请尽快赶回冀县补办,以免贻误军情,被军法处置。”

    使者还要劝说两人先出兵,可是看到了周琦那冷漠的眼神以后,最终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

    目送使者离去以后,周琦转头看向盖勋,道:“此乃刺史所设陷阱,若先生果真领兵前往金城,无论胜负,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盖勋闻言沉默许久,而后叹道:“国之大事,怎能因私怨而废之!”

    周琦也是沉默不语。

    当初在阳球麾下,他已经有过这种无力感,自己明明可以改变历史,却因为官职、地位不够,处处受人掣肘,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这种寄人篱下,被人掣肘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眼看出兵救援金城已经不太可能,那么暗中寻到边允、韩约,或许也能改变两人命运。

    就在周琦想着派人寻找两人之时,盖勋眼中却是闪烁着寒光,道:“若继续让左昌担任凉州刺史,凉州局势恐会崩坏到不可控之境地。”

    “我要上书朝廷,弹劾刺史贪污腐败,不顾大局之事,希望朝廷更换凉州刺史!”

    刺史本就有监察之责,往往与本州官吏不对付。

    刺史作为天子亲信,话语权要远远高于地方官吏,若双方一起上书弹劾对方,朝廷大概率会相信刺史而非地方官吏。

    盖勋此举,在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之前,显然有些冒险。

    不过面对盖勋的决定,周琦也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按照既有历史,盖勋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般,虽然饱经磨难,却最终都能化险为夷,甚至入主朝堂,受到当今天子的极度器重。

    就连张让、赵忠等人,都担心天子对于盖勋的信任超过自己,而设计将其调离京师。

    否则以盖勋对天子的影响力,也未尝不能左右其决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北宫伯玉等人领兵攻允吾,金城郡丞虽然率众守城,奈何城中人心已乱。

    不出五日,就有人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放北宫伯玉及其麾下叛军杀入城中。

    北宫伯玉纵兵劫掠,整个允吾都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中

    当边允、韩约等人返回允吾,看到的只是火烧以后的废墟,以及哭嚎的人群和遍地尸骸。

    “畜生!”

    韩约怒火中烧,一拳狠狠砸向歪斜的门板,眼中露出了仇恨的光芒。

    边允见状,亦是抱头痛哭,深深自责。

    “是边允、韩约!”

    就在此时,附近认出了两人的难民,当即惊恐的开始逃跑。

    韩约见状,不由瞳孔微缩。

    他们多方打听,才知道叛军四处造谣,称两人已然投降叛军,并且设计引诱郡守陈懿前往贼营,将其杀死。

    就连叛军攻破金城,也是两人授意。

    城中某些被灭门的豪强,大多也与两人有些旧怨。

    得知这個消息以后,两人又惊又怒之际,就听得喊声震天,却是城中百姓自发聚集上前,想要前来捉拿叛国的边允、韩约。

    两人大骇,仓惶逃出允吾城。

    也正是因为他们逃出城中,以致周琦、盖勋所派来之人,与之完美错过。

    没过多久。

    金城名士边允、韩约投贼,协助叛军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破允吾烧杀劫掠之事,就已经传遍了附近郡县。

    陇西郡毗邻金城郡,太守李参素与金城郡守陈懿交好。

    李参闻陈懿被杀,边允、韩约从贼,当即勃然大怒,又惧二人领兵寇陇西,遂命士卒纵马高举露布,尽诉边允、韩约从贼而反之事,令各县严加戒备。

    所谓露布,指的是古时战场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消息。

    这种形式,可以说是没有产生报纸以前,时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

    凉州刺史左昌得知消息,亦悬赏通缉边允、韩约,得两人首级者,可封千户侯。

    却说边允、韩约逃离允吾以后,本来打算前去阿阳投奔盖勋,想必亦盖勋之见识、才学,必会看破贼人奸计,还二人以清白之身。

    未曾想。

    他们尚未抵达阿阳,就听到了自己两人被冠以贼寇之名,遭全州通缉。

    边允得知消息以后,哭嚎道:“吾等忠君爱国,未曾想被冠以逆贼之名,有辱先祖清明啊!”

    言毕,走投无路的两人抱头痛哭,伤心欲绝。

    哭嚎既毕,边允拔出了腰中佩剑,将其横在脖颈上,悲声道:“名声已污,吾有何面目活于世间!”

    看到边允举动,韩约急忙上前夺走了其佩剑,声嘶力竭的喊道:“若自刎于此,这污名永远洗刷不掉。”

    “我们就算死了,也会背上叛贼之名。”

    边允泣道:“若不自刎,又能如何?”

    韩约面露沉思之色,清明的眼中逐渐显露出了些许狠厉,道:“既然贼人逼我等造反,官府又是非不分认吾等为谋逆,那索性就反了便是。”

    边允闻言大骇,道:“吾等家世清白,岂能做出此事?”

    韩约反问道:“告诉别人我们没有从贼,允吾百姓可认?官府可认?朝廷可认?”

    边允无言以对。

    韩约厉声道:“名声已污,还顾忌这些作甚。”

    说到这里,韩约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道:“然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北宫伯玉,吾必杀之。”

    “污蔑吾等为逆贼之汉阳郡太守,我亦要让其感同身受!”

    边允叹道:“虽如此,然我等遭举州通缉,欲取我二人首级者不知几何,纵然想要前去投奔叛军,恐怕路上也会被人截杀。”

    韩约思量半晌,最终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道:“自此以后,吾名韩遂。”

    边允见韩约连名字都改了,知晓对方已经决心跟随叛军造反,打算与以往彻底割裂。

    他深深叹了口气,道:“既如此,吾以后更名为边章吧。”

    就这样,改名以后的两人,没有继续前往阿阳,而是乔装打扮前去寻找叛军踪迹。

    却说叛军攻破允吾,烧杀劫掠以后,又在金城郡四处肆虐。

    边章、韩遂历经艰险,终于遇到了叛军,还被他们抓了起来。

    韩遂急忙说说道:“我与你们将军乃是旧识,若能带我见到将军,尔等可得重赏。”

    捉住两人的叛军虽然将信将疑,可是出于对赏赐的渴望,最终还是带着边章、韩遂,前去面见了北宫伯玉。

    北宫伯玉见两人来投,当即大喜过望,重赏了带他们过来的士卒,亲自引着两人进入了营寨。

    没过多久,王国、宋建也被叫了过来。

    他忙看到边章、韩遂以后,也都欣喜异常,知道有了两人的加入,叛军势力必会再次壮大。

    寒暄完毕。

    北宫伯玉率先问道:“吾等此前功阿阳,久攻不可,如今只能肆虐金城郡,两位先生皆乃大才,可知我等出路在何方?”

    王国、宋建闻言,也都满脸殷切的看向边章、韩遂,想要看看两位海内名士,究竟有何高见。

    边章沉吟半晌,道:“窃以为,将军当首先约束麾下将士,令之不可四处劫掠,枉遭杀戮。”

    北宫伯玉闻言,当即脸色一冷,问道:“若不劫掠,钱粮自何处而来?”

    王国、宋建也有些不以为意。

    他们本就乃是盗匪头子,不纵兵劫掠,麾下部队早就散了。

    边章正色道:“若只图一时痛快,只可四处劫掠,搜刮钱粮。然长此以往,必失人心,待朝廷大军一至,诸位将军可还有活路?”

    几人闻言,尽皆变色。

    别看他们现在闹得欢腾,却对朝廷十分忌惮,担心朝廷大军前来平叛。

    北宫伯玉放低姿态,拜道:“还请先生教我。”

    边章说道:“许多将士之所以跟随将军起兵叛乱,只因遭受贪官污吏与地方豪强压迫。”

    “若将军整顿军纪,占据金城,只杀贪官污吏与素来作恶之豪强,不仅会让麾下将士归心,亦会得到百姓支持。”

    “若有我出面,或许还会让将军得到一些世家的支持。”

    “剩余世家纵不会支持将军,亦会保持中立,如此则根基稳固,何惧朝廷讨伐之兵?”

    韩遂说道:“只如此,尚且不够。”

    “当今天子宠信宦官,世家大族多恶之,吾去岁蒙大将军召见,向其建言铲除宦官,大将军却不采纳,我这才辞别返回凉州。”

    “将军以叛军之名肆虐凉州,必不能长久。”

    “若打着清君侧、除阉宦之名,凉州士族必然响应,就连朝中公卿亦会对我等心生好感,如此方为长久之策。”

    后世有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流氓如此,叛军亦如此。

    边章、韩遂的建言,足以让北宫伯玉及其麾下叛军,在凉州掀起天大波澜。

    北宫伯玉闻言大喜,道:“若能安抚民心,又得到士族支持,吾何惧朝廷大军?”

    韩遂目光微微闪动,而后故作迟疑的说道:“话虽如此,其间却有一个难处。”

    北宫伯玉急忙问道:“是何难处?”

    韩遂犹豫半晌,道:“将军毕竟乃是先零羌首领,虽得到羌人支持,然世家大族心中高傲,未必愿意屈居将军之下。”

    北宫伯玉眉头微皱,随后一手拉着边章,一手拉着韩遂,道:“两位乃海内名士,凉州无人不知,我愿奉两位先生为首领,共襄大举,可否?”

    边章、韩遂再三推辞,奈何北宫伯玉执意奉两人为首领,他们最终也只能接受。

    只不过。

    虽说边章、韩遂乃是名义上的叛军首领,但是兵权仍旧掌握在北宫伯玉、王国、宋建手中。

    议事完毕以后。

    北宫伯玉当即采纳两人建议,开始约束麾下士卒,严明军纪,并且领兵返回允吾,打出“清君侧、诛阉宦”的旗帜,还让麾下士卒帮忙乱民重建家园。

    有了边章、韩遂的帮助,叛军推行了很多举措,终于开始逐渐收拢民心。

    就连那些对叛军敬而远之的世家,也逐渐有人暗中与北宫伯玉联络。

    看到二人建议卓有成效以后,北宫伯玉越发器重、信任两人,甚至还给了两人征召士卒的权利。

    短短时间之内,叛军实力就开始急剧膨胀。

    那些得到了恩惠的汉、胡两族百姓,再加上边章、韩遂、北宫伯玉的号召令,各个羌人部落纷纷来投。

    不过半月,叛军已经啸聚十万之众。

    韩遂也趁机招募了许多汉人,并且对那些新来投奔的羌人部落施以恩义,韩遂在叛军之中的名望,也开始水涨船高,甚至隐隐还在北宫伯玉之上。

    韩遂制定奖惩制度,有功必尚,有过必罚,叛军所过之处,只杀贪官污吏以及地主恶霸,对于百姓秋毫无犯。

    短短月余时间,叛军已经在金城郡站稳跟脚。

    与此同时。

    朝廷得知边章、韩遂反叛,带领叛军杀死了金城郡太守,攻克金城郡以后,当即朝野震动。

    宋建却是暗中寻到王国,道:“北宫伯玉未与我们商量,便私自奉边章、韩遂为首领。”

    “如今义军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却没有招收到太手下,反而因为军规之约束,很多事情都不能干,远远没有当初啸聚一方快活。”

    “更何况,我们当初软禁韩遂、边章,将他们生生逼反,他们岂能不怀恨在心?”【1】

    【6】

    【6】

    【小】

    【说】

    “若二人没有掌权,我自然不怕。”

    “可那韩遂手腕极其高明,在军中威望越来越重,我担心他以后会报复。”

    “以我之见,我们不妨带了离开义军,返回家乡逍遥快活。”

    “料想有韩遂等人吸引朝廷注意,只要我们行事不要太过张狂,朝廷亦不会派遣大军前来围剿。”

    “如此,岂不好过寄人篱下,每日看人脸色行事?”

    王国闻言,却是反驳道:“韩文约乃当世名流,胸襟宽广,岂会在意往日之事,你这是杞人忧天?”

    “我与你想法正好相反,边章、韩遂皆乃做大事之人,跟着他们举兵造反,岂不好过始终为一流寇?”

    宋建见劝不动王国,当即趁着夜色,暗中带领麾下兵马脱离义军,返回了老巢陇西枹罕。

    或许是王国的那番话触动了宋建。

    他也感觉,始终为一流寇并非长久之事。

    宋建想到如今朝廷注意力被韩遂等人吸引,索引一咬牙,直接在枹罕据地称王。

    宋建自封为河首平汉王,并且学着朝廷那般改元,设百官。

    他暗自想到:“他们爱怎么闹怎么闹,闹得越凶越好,我就在这里做我的土皇帝。”

    “只要不称帝,想必朝廷也不会派兵来剿。”

    就这样,汉末第一位称王,且割据三十余载的诸侯,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