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9章 欧洲访问之旅
    除了邓启昌,高卢植的访问团也和德国政要们进行了友好会面。

    高卢植郁闷啊,他是户部尚书,不是外务司司正。

    这活不是该由唐仪负责吗?退一步说也应该由礼部尚书胡军席负责,怎么又把他派到了欧洲?

    派他来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方面,昭武皇帝想给二德子全方位的输血。

    另一方面,还要和二德子在商业和工业方面展开全面的合作。

    虽然有外挂的加持,大夏在顶尖技术方面不虚欧洲。

    但二德子的军工发展,还是有帝国借鉴的地方。

    蔡司、克虏伯、毛瑟公司等一众大牛,帝国也想和他们交流交流经验。

    伟人说了,固步自封要不得。

    高卢植在德国,足足访问了一个月的时间。

    德意志作为欧洲与大夏关系最好的国家,德国民众对大夏的印象是最好的。

    甚至很多德国人在私底下喊出了兄弟国家的口号。

    高卢植一行人在德国受到了热情的接见,不管从哪方面看。

    之后就是一揽子协议的达成。

    夏德两国,在军事方面展开互信合作,德国对大夏开放蔡司、克虏伯、毛瑟等军工企业。

    而大夏则是对德国开放京造局、晋造局和津律造船司。

    当然,两边都是老狐狸,一些尖端技术不付出点代价是看不到的。

    除了这些,帝国还向二德子出口了大量的煤炭、铁矿石等基础资源。

    德国的短板就是资源,不管是二德还是三德。

    而夺取澳大利亚的大夏,一跃成为了拥有最多工业基础资源的列强!

    也就是石油还没有广泛应用,要不然大夏单靠出口工业基础资源每年都能吃的满嘴油。

    帝国在旧港宣抚司,陆续发现了一些油田。

    只不过亚洲石油的集中地印尼,还在荷兰人手中。

    因为吃的太饱加上荷兰在战争中严守中立,所以大夏最后也没收拾它。

    但荷兰这个破落户,帝国想要收拾太简单了。

    反正印度尼西亚就在那里不会跑,啥时候帝国想要了,顺手的事。

    这次高卢植除了访问德国,其中一个任务也是探探荷兰的口风。

    ......

    昭武四年1902年10月4日,结束访问的高卢植从陆路来到了奥匈帝国。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同样热情接见了帝国访问团。

    对于这个强行拼装的帝国,高卢植出发前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

    明面上,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今世界列强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的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

    仅次于沙皇俄国,人口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但帝国主体奥地利和匈牙利矛盾重重,两地在立法、行政、文化、税收、海关、铸币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权,

    总体财政、外交和国防这三项需交由奥匈的中央政府管理。

    奥匈帝国国内除了这两大民族,还有很多巴尔干的斯拉夫人。

    现在的波斯尼亚、罗马尼亚大部、都是奥匈的地盘。

    这里因为种族、信仰等问题,乱的丫批。

    奥匈根本没有整合国家的能力,所以一战后直接裂成了无数小国,和红毛解体有的一拼。

    同为斯拉夫人,沙皇俄国对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毫不遮掩。【1】

    【6】

    【6】

    【小】

    【说】

    这也是沙俄最后成为协约国一员的重要原因。

    帝国对于奥匈没什么需求,所以简单访问一周达成了一点贸易协定后,

    高卢植又转道北上,从德国进入了荷兰。

    荷兰对于大夏是恐惧的,因为他还占着大夏的“自古以来”呢。

    背后的大哥牛牛都被大夏掰断了角,他只能装鹌鹑。

    荷兰巅峰的时候,拥有比利时、卢森堡等地的统治权。

    只不过,后来这两小国陆续独立了出去。

    此时的荷兰统治者是威廉明娜女王。

    整个荷兰完全靠着殖民主义的余晖勉强支撑着。

    加勒比海的苏里南和安地列斯群岛还在荷兰人手里,印度尼西亚同样如此。

    听到高卢植提出的赎买印尼的方案,威廉明娜不敢明着拒绝。

    要知道,此时的印度尼西亚每年为荷兰本土提供600万荷兰盾的收入,已然成为了荷兰最重要的财政支柱。

    本来,如果帝国开价高一点加上帝国的声势,威廉明娜女王说不定就卖了。

    但大夏只给了50万龙元,折合荷兰盾340万左右。

    这已经不是交易,而是明抢了。

    但高卢植暗戳戳的表示,帝国可以一分钱不给明抢的,但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昭武皇帝还是给了50万龙元的预算。

    总之一句话,不要不知好歹!

    威廉明娜只能用考虑考虑来搪塞高卢植。

    对此高卢植也不慌,他只是来试探的,能买到最好,买不到也无所谓。

    所以,高卢植呆了两天就窜到了法兰西。

    高卢鸡对于大夏的感官是复杂的。

    因为短暂的蜜月期,两国一度互惠互利赚了很多钱。

    但因为亚洲殖民地的归属问题,高卢鸡和大夏最终分道扬镳。

    法国民众对于大夏不冷不热,甚至有丁点仇恨。

    这个仇恨来源主要是大夏和死敌二德子走的太近了。

    对于大夏撕毁《阿瓦协定》,并把法国赶出缅甸宣抚司和暹罗。

    法国民众没有一点怨恨,或者说只是面子上过不去点。

    为啥?

    高卢鸡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除了缅甸宣抚司得到了一点点利益,其他地方都还属于投资阶段。

    缅甸因为大夏打好了基础,但其他东南亚国家就扯淡了。

    也就暹罗,原来还能向高卢鸡提供一点粮食,但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反过来还要高卢鸡投钱。

    没有利益的东西,丢了就丢了,民众也没什么意见。

    卢贝总统按照外交礼节接待了高卢植。

    两国现在没啥好交流的,所以,高卢植的法国之行除了再次强调一下互相尊重两国东南亚势力的申明,并没有其他成果。

    最后采买了一点葡萄酒,准备带回国内进献给昭武皇帝。

    下一站西班牙则是此次访问的又一大目的地。

    因为昭武皇帝盯上了西班牙在亚洲的那几个岛屿。

    西班牙在亚洲的存在感不强,但多少有点东西。

    因为隆昌帝的原因,西班牙失去了殖民菲律宾的机会。

    但原有的摩鹿加群岛,一半在西班牙手中,另一半在葡萄牙手中。

    摩鹿加群岛就是欧洲传统意义上的“香料群岛”。

    是后世组成印度尼西亚的几大主岛之一。

    只是现在,世人眼里的印尼并没有包含摩鹿加群岛。

    除了这里,太平洋上的关岛,也在西班牙手中。